95后女教师受不了私立中学的压榨,已经裸辞,下一步该咋办

今天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丝小伙伴的职业规划案例分析,她跟我说道: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女教师,今年27岁,在职业生涯中正面临一个很大的困惑,很难的抉择,已经纠结了一两年。

一、首先说说我的原生家庭情况。

我的家境很普通,父母都是南方山村的农民,后面来到东北一个小县城打工20多年,家里有我(老大)、弟弟(老二)、妹妹(老三)三个孩子。

我的父母在东北小城干着比较危险的工作,爸爸在煤矿里当矿工。母亲因为长年身体不好,一直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照顾一家人的生活。

现在我已工作四年,弟弟也已大学毕业,今年毕业正在找工作。妹妹已经上了高三,明年高考。所以家里负担可能没那么重了。

现在只剩爸妈和妹妹留在东北县城。我和弟弟都来了南方另一个二线城市。爸妈他们在外漂泊二十多年,更想回南方老家,但是一辈子抚养我们三个孩子读书长大,他们现在也没有多余积蓄。

回老家没有房子,也觉得自己五十多岁了找不到当煤矿工人那种高薪且熟悉的活儿,还怕老家的亲戚朋友们看不起,自己也没法生存。所以他们关于回不回老家很矛盾。

二、其次,再说说我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

我毕业于东北某师范大学,一本师范院校。毕业后因为喜欢南方的气候环境和高薪,选择来到了南方沿海省份。

前三年,我在一个四线城市的老牌私立名校,当初中语文老师,带了一轮,班主任当了一年,每月到手七八千左右。

现在跳槽来到了同省份的二线城市,一所只办了四年多的新私立学校,工资到手一万二左右,不当劳累的班主任,只教两个班的语文。

虽然工资上升了很多,但自己却很不开心。特别不喜欢这边的这种绝对服从、无止境地压榨老师、每天没有自己的生活、教育教学都特别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也很没有人情味,缺乏对老师们的尊重和关心。设置了各种条条框框来约束、监视老师,毫无幸福自由和价值意义。

三、最后再说说我本人的自身性格和兴趣爱好。

我本人自认为属于很社恐内向的人,不太愿意和人交流,更喜欢独处。但遇到能聊得来的人又能说很多。学校安排的各种琐事和临时任务,随时都会找我顶上(因为我不当班主任)让我心烦意乱,焦虑不安。

同时,由于从小到大与人交流少,刻意与人疏远,孤僻性格很难改。导致自己当语文老师讲课时说话不够自信、流畅、清晰,讲课语言也比较枯燥乏味和无趣。我也深知一切都是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于是我买书、看课例、看优秀教学设计,但始终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人又温柔体贴,抓差的学生基础又觉得烦乱,感觉很力不从心。我知道自己并不喜欢教语文,害怕面对一大群的孩子,对他们讲课,又对自己要求过高,害怕讲不好。总是在内耗、纠结和自我否定中,身心俱疲。

所以,目前我的打算是先辞职,不打算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裸辞,想静下心来考虑自己一生的长期职业规划,带着更明确的职业目标去更有动力地工作,而不是随便看着高薪迷茫地跳槽。

目前我已有大概10万存款,打算裸辞自己在外租房考编考公,折腾半年,如果实在不行再回来安安心心当老师,不再怀疑纠结。

当然也可以继续和学校续约,忍者为王,在职考编考公,这样收入不断,自己也会少些焦虑。

但是学校领导前两天找我谈话,又极力挽留我,希望优秀的我能继续留下来,她支持我的梦想,但觉得有点冒险。

且我们学校今年民转公,以后可以借着本校教师优势去考编制。但具体以后如何,老师们的工资待遇,是否有编制,怎么考?学校领导也没有明确的回复。

但是纠结了好几天,我内心更大的欲望是想走,说我逃避也行。我不知道在如今的疫情经济环境下,这算不算冲动、不成熟、小孩子气。

在这里带着每天无精打采,痛不欲生,可能也是自己心态的问题,周围也没有人倾诉。所以我最终还是拒绝了领导的盛情挽留。

今天期末监考,我看见了两个班孩子们的可爱笑脸,同学们的作文中还写到了我,我又心软了,不舍得和他们分开。

而且真的裸辞了,我年迈的父母的最终返乡计划,可能也会因为我的裸辞变得遥遥无期。作为家中的老大,我内心的责任感又让我对自己冲动辞职的行为感到内疚。

再看看同科组同事的其他人,反而天天吐槽抱怨的人,最终在一年期满了之后,仍然选择了苟活,为了生存,和学校续约。而我却傻乎乎地真这么做了,感觉自己被人心玩的团团转。

加之我的老弟没找到工作,也来了我这里,现在和我住在一起,现在我裸辞了,以后我们俩的生活开销会更大一些,也会焦虑。

所以,现在我的心情很复杂,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是继续去其他一个人文氛围好点但依旧累的高薪私立学校?还是去一个公办学校当临聘老师,维持基本开销?还是去打零工(服务员、外卖)这种维持生活?还是破釜沉舟,全职备考事业编或公务员?毕竟我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考公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压力也很大。

所以,我现在的心情很复杂。真的不想当老师,但又有很多现实考量放不下,非常地优柔寡断。

我这人兴趣爱好不多,从小到大也没学什么特长才艺,加之为人孤僻,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少,人有点无趣。性格比较内向,但很爱思考各种人和事、社会现象。心思敏感细腻,爱读爱写,比较感性。

但对语文教学没有那么感兴趣。干一行,却很难爱这行。只能说合格入门级,但我做事很认真,有过度的责任心和完美主义,会尽量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哪怕不喜欢。但心里又觉得纠结、拧巴。”

今天,我就借回复这位小伙伴的机会,跟大家说一些我的观点和思路,供其他类似处境的小伙伴们参考。

私立学校的话,基本上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它们的本质是:附带有教育功能的商业服务性机构,教育只是附带的一种功能而已。这些我在去年7月份就详细分析过,我估计你应该已经看过了。

实际上,在这类型的私立里工作,不能对教育这件事太较真,只能是图个赚钱、混口饭吃,放平心态就好。

不过我也能理解你的想法和心情,既然你已经跟领导说定要辞职了,那我也就不劝你留下了。

我给你以下几条建议吧:

第一,既然你是裸辞,那就尽可能地压低生活成本,降低各种风险。

虽然你有10万的存款,能够维持一阵子,但10万元也没多少钱,我认为最多维持2年就已经是极限了,还得是特别节省才行。

既然辞职了,我认为你下一步的求职城市选择,不见得非要局限在当前这个二线城市,可以考虑回家乡所在城市试试,不一定非得回老家那个区域,但是可以试试竞争不太激烈的其他区域。

我的意见是,在这些不太靠市中心的区域,优先考虑去考个体制内的编制工作,不一定局限在教师行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等。如果备考多半年一次性没考上,也可以试试相对比较稳定的其他工作,比如公立学校新开分校区的合同制老师。

总之,我的意见就是,哪里的编制容易考得上,就去哪里,父母所在县城、南方家乡、当前二线城市这几个地方都可以去考虑,最终目的是尽快拿到一个编制工作,并且我不建议你去一线、二线城市,反而是建议你去小一些的城市。

第二,有了编制工作,后期的职业生涯肯定还得从长计议。

你应该也看过我之前讲的思路了,我让很多年轻人优先考编制,不是为了让他们进入体制躺平,而是为了带着这份“压缩干粮”继续前行,去寻找人生的第二份长期职业方向。

所以,对你,我也是一样的建议。有了编制,然后稳中求进,学习一些副业技能。我既然多次提到副业这回事,就意味着我对这个事是有明确概念的,也就是说这条路是切实可行的。不知道的事情,我肯定不会乱说。

副业这条路,肯定是没那么容易,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点我以前也讲过,但是一件事再难,只要有足够的毅力,长期坚持,也能做成,就看你愿意不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如果你愿意按照我讲的这些思路去做,不怕吃苦,愿意长期付出努力,那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前途是一片光明的,肯定能成功,没有意外。在老家自建房,或者在老家县城买新房,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当然了,先把第一步走稳,才能再说下一步。所以,你既然已经辞职,那就找个房租不贵的地方,租个房子,开始专心备考吧,争取明年考到一份编制工作。

第三,至于你弟弟的事,我也随便说两句。

他的就业思路,其实和你差不多,前期不要挑地方、挑工资高低,先找个相对稳定的地方安顿下来,先初步经济独立,然后再慢慢考虑下一步的长期发展,万万不可眼高手低。

刚步入社会,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工作,放低姿态,去虚心学习,而不是抱着赚钱、轻松的心态去工作。

第四,要不要再换一个私立学校的问题。

如果你大学校友的消息可靠,你也愿意为了家人吃这个苦的话,我认为也是可以先换个私立的。

但我仍然想提醒你的是,不存在哪哪儿都满意的工作,换了私立学校,一样会出现其他的矛盾,矛盾肯定永远存在,但你如果为了家人愿意付出,我也是很支持你的。

我也为你的孝心点赞,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五,其他几个要提醒你的问题。

1、大城市往往生活成本较高,并且考编上岸竞争激烈。鉴于你的家庭情况,我一般都是建议普通家庭的孩子稳中求进,先初步经济独立,再考虑下一步的发展。

2、由于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学东西、提高能力不一定必须在大城市的。因为学习的背后机制是反思,如果没反思,一个人即使在大城市呆一辈子也学不到多少东西;反之,如果一个人善于反思,即使没啥学历、没在大城市呆过,也一样能够学到东西。

3、要想改变命运、逆袭,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发展副业,做体制外工作,最终成为自由职业者,这才是未来社会的大趋势。

如果想要改变命运,要想成功,必须要学会前期隐忍,要学会在不为人知的小地方韬光养晦、暗暗努力,而不是去大城市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永无止境的打工赚钱上,然后再花掉更多的钱,去满足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与我互动。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是魏老师,咱们下期再见。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