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慈母”和“严母慈父”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差距很明显

小米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成绩一直是班里面的魁首,这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欣慰,觉得孩子非常棒,而孩子也以自己突出的学习成绩为骄傲。

但是,在又一次考试中,小米却没有考出来好成绩,虽说小米的总体成绩仍旧是班里前列,不过这和平时小米的成绩是差距很大的。

而小米看到自己的成绩之后,就感觉非常的委屈,其实里面的几道题自己是完全不应该做错的。

对于小米考试成绩下降这件事,老师特意地找小米谈了话,嘱咐小米要戒骄戒躁,保持成绩,这样的谈话,也让小米感觉更委屈了。

回到家之后,小米的爸爸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小米当时已经做好了被爸爸批评的准备,但是出乎小米意料的是,爸爸并没有眼力的批评小米,也没有说小米的不是,而是充满温暖的抱了抱小米,之后对小米说:“好成绩就像是蜜糖,吃的时候感觉很甜,吃多了就可能会牙疼。而坏成绩就像是治牙疼的药,虽然说很苦很难吃,会让你痛苦,但是却会治好你的病。以后好好加油吧!”

爸爸的一席话,让小米感到非常的温暖,心里面也充满了幸福的感觉,心情也逐渐地平静了下来。

而在以后,小米也不断地提醒自己,要避免骄傲的情绪,对待学习要时刻保持专心、细心的态度,不能够因为自己屡次考出好成绩,就觉得好成绩理所当然的属于自己。所以,在之后,小米再也没有因为马虎大意、骄傲自满而丢过分。

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些爸爸确实也像是小米的爸爸一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实施“慈父”态度,但是有些家庭中,却是“严父慈母”状态。那么,这两种状态都有什么表现呢?

“严父慈母”和“严母慈父”都有怎样的表现?

《教育学术月刊》中提出:“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担任两种不同且互为补充的角色,管教严格程度的差异是实现角色互补的重要途径。”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孩子得到全面的家教效果,那么父母最好以两种严格态度来对待孩子,这样可以起到互补的效果。

那么,“严父慈母”和“严母慈父”到底都是怎样的呢?

“严父慈母”

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因为在我国的传统理念中,父亲就是严厉的代表,父亲更有力量、有威严,这也让孩子们对父亲普遍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孩子天生会对父亲的话更为遵守。

同时,因为男性天生就比较理性一些,所以父亲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往往可能会表现得缺少情感因素,这会让孩子 有一种“父亲比较冷漠”的感觉,从而更加大了孩子对于父亲的敬畏心理。

同样的,在传统理念中,家里母亲的形象就是慈祥亲和的,孩子将会从母亲身上获得更多的情感慰藉,并且女性一般都带有阴柔美,这种特征能够让孩子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觉得母亲更能够抚慰自己的心灵。

另外,“严父”的存在也会促使“慈母”的出现,毕竟父母都是很心疼孩子的,有人严厉,那么就需要有人和善,以帮助孩子维护健康的心理环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严母慈父”

与严父慈母相对应的,就是严母慈父了。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上逐渐增多,主要是因为新时代女性的强势逐渐显现出来,女性开始变得独立。

这样的家庭中,母亲一般对孩子都是比较严厉的,而为了平衡家庭教育环境,爸爸就比较温和了,这样的状态其实是比较好的。

因为母亲虽说看起来“柔弱”,但是却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另一种坚毅,而父亲虽说看起来有力量、有威严,但是却非常和善,这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并且能够让孩子更加注重父母身上的闪光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严父慈母”和“严母慈父”,不同家庭养大的孩子,这些方面差距很明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

而父母的不同教育状态,也会展现出不同的效果:

◎孩子的宽容程度方面

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一种有力量、有担当的形象,而在严母慈父的情况下,父亲的和善,会让孩子感受到强大的安全感,并且认识到父亲的宽容性。

毕竟父亲本是力量的象征,但是这时候却将自己的“长处”放下,反而以平和的状态来对待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一种宽容。

孩子长期地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话,就会潜移默化地被父亲的这种宽容所影响,从而也变得宽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男孩子长大之后更容易变成暖男,而女孩子长大后也将会变得更加温柔和善,惹人喜爱。

在严父慈母的状态下,孩子则不容易感觉到宽容的力量。

◎孩子的自信方面

在严母慈父的环境中,父亲是一个力量的象征,但是父亲却并没有滥用自己的力量,而是将力量用在该用的地方。

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就不易受到来自父亲的棍棒教育,能够更好地获得成长,这就会让孩子拥有更强的成长积极性,从而变得自信而不自卑。

在严父慈母的环境中,孩子则更容易受到来自父亲的暴力教育。因为父亲本身的爆发性就比较强,再加上严厉的家教态度,那么很容易会激发起父亲的粗暴教育,当情绪维持不好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况,这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自我认识,变得自卑而不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的自由和约束方面

在严母慈父的环境中,孩子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有原则,但是却不会过度地受到约束。

因为慈祥的爸爸将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只有,而严格的妈妈则会给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教会孩子恪守己任。

在严父慈母的环境中,孩子很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因为由威慑力较强的父亲来制定规则的话,会让孩子“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会将爸爸所制定的规则进行错误的影射,从而受到极大的局限性,不仅原则性被破坏,孩子也将会因此而失去自由。

所以,客观地看来,还是严母慈父更好一些,而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也同样提倡严母慈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孩子避免这三个误区,让孩子更有出息

宋庆龄说过:“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们在进行家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误区。

※避免“丧偶式育儿”的情况

传统家庭理念中,有一个很容易让人麻痹大意的理念,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简单地说就是男人主要在外面赚钱养家,女人主要在家里相夫教子。

乍一看,这种理念似乎没错,甚至还有人认为这种状态是非常幸福而美满的,但其实,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那么将会形成“丧偶式育儿”的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也就是说,如果父亲经常在外面工作赚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那么就会导致孩子缺失父爱。

我们要知道,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缺失了某个家长的存在,那么孩子的成长都是健康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丧偶式育儿的出现。

※避免“各教各的”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虽说态度不同,但是理念却应相同,避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现争议,教育者一旦在被教育者面前表现出争议,那么将会严重降低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度,也就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影响孩子的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另外,如果一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家长屡屡干预,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趋炎附势”意识,从而轻慢“弱”的一方,致使家教无效。

比如父亲教育孩子的时候,母亲总是说父亲的不是,父亲向母亲妥协之后,孩子就会认为“父亲无能”,在以后就不会接受父亲的教育,如果被父亲批评,还很可能回去找母亲“告状”。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双方一定要保持统一战线,切勿出现“各教各的”的情况。

※避免以同样的严格程度对待孩子

父母在进行家教的时候,要做到一黑一白、一严一松,这样孩子既能够得到教育,同时也能够得到情感慰藉,在纠正错误、学习成长的同时,也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但是,如果两个家长都很严厉,那么孩子将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为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宽慰。同样,如果两个家长都很宽容,没有人给孩子立规矩,那么孩子很可能会“长歪”。

你们家是怎样的教育环境呢?你觉得“严母慈父”好,还是“严父慈母”好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