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长(共1740字,阅读约4分钟)
“你的孩子,真的爱你吗?”
曾经有一个街头采访,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有7成家长的反应是:
“当然爱了,我自己的孩子能不爱我吗?”
还有一部分家长犹豫了一下:“应该是爱吧。”
极少数的父母表示:“他爱不爱我无所谓,反正我爱我的孩子。”
很多父母总是认为自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总会感受到的,但,父母这样默默付出的爱,往往换不来孩子的将心比心,换不来孩子的一句暖心话。
爱往往是下行的,父母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孩子,但孩子能够反向做到吗?
★宝妈推电动车险摔倒,儿子却“专心”打游戏不愿下车
在这样一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妈妈骑着电动车带着自己的儿子,这个孩子看起来个头快赶上妈妈了,坐在后座一直低头看着手机。
不一会儿,不知道是动力不足还是道路不平等原因,电动车突然侧翻了。
就在这时,妈妈赶紧使出全身的力气想要拉起来电动车,但奈何自己的力气太小,始终无济于事。而坐在后排的儿子,却一直在低着头打游戏,没有一丝一毫要起来去帮忙的意思。
妈妈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电动车扭转过来了,然后吃力地推着往前走,而这期间,她的儿子仍然一直稳稳地、心安理得地坐在后座,手捧手机,并不关心妈妈是否能推动,是否会累。
但在几分钟过后,妈妈由于体力不支,完全没有办法支撑电动车和儿子的重量,最终电动车还是重重地倒在了地上。而这时,坐在后座的儿子才缓缓起身站了起来,但全程还是低头打着游戏,对于电动车无动于衷,也没有帮妈妈的意思。
★看到这个孩子慢慢悠悠、毫不关心的样子,大家忍不住了:
“这个孩子看起来十几岁了,怎么连最起码的孝都不懂呢?妈妈推车那么难,这个儿子都不心疼妈妈吗?坐在那里那么的心安?看的我真揪心!”
“慈母多败儿,这位妈妈看似很伟大,看似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其实这是教育的悲哀,以后有更寒心的行为在等着她。”
“孩子的孝顺,是父母教的,看来这个妈妈平时没少惯孩子,他不懂自己也是要为父母付出的。”
“很多人都在心疼这位妈妈,但其实,应该关心的是这个孩子的未来。这样一个不懂孝顺、没有爱心的人,未来的人生会很难走甚至处处碰壁。”
回顾全程,这位妈妈不管自己多难多累,都没有让孩子下来帮自己,没有打扰孩子看手机,也舍不得让孩子推电动车,怕累着孩子。
而这样看似是伟大的母爱,实则却容易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教育要趁早,锻炼不能少
孩子是否爱爸爸妈妈,并不是嘴上说说就算了,而是在于——平常的行为细节。
他们的心里是否真的有父母,能否做到孝顺、理解父母。
●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的建立,是要从小培养的。
孩子在2岁的时候,妈妈被扎着或者哪里疼了,可以在孩子面前委屈地说:
“哎呀,妈妈受伤了,好疼。”
让孩子看到妈妈受伤了,体会到妈妈的疼,然后教他帮妈妈吹一吹就好了。这时孩子渐渐的就会习惯于帮助妈妈,认为自己对妈妈是很重要的。
孩子4岁时,应该做到自己的袜子自己洗,而爸爸妈妈的袜子,他们也要适当的替父母分担,帮父母洗一洗。让孩子知道,他们还小,大件的衣服,爸爸妈妈帮他们洗,那么小的衣物,孩子可以帮忙完成,这样,大家互相帮助,才能合作共赢。
又像是,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让孩子帮忙拿拖鞋或者倒杯水,这样小小的细节,都可以培养孩子孝顺的内心以及关心父母的习惯。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孩子帮了多小的忙——父母都要给予孩子奖励以及肯定。
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让爸爸妈妈很开心很欣慰很感动。如此,孩子也会越来越愿意帮助父母,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内心的那种成就感会让他们越做越好,越做越有信心。
锻炼孩子不分早晚,不要总觉得孩子才1岁、孩子还小、他们做不好、他们不懂……
其实,孩子什么都能明白,只是家长不舍得放手或者不想让孩子去做罢了。
父母该锻炼孩子就锻炼,该放手就放手,该狠心就狠心,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挫折,什么是付出,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辣妈语录:
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反而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让他们失去了变强大的能力,成为一个只会索取,不懂付出,只会靠父母,没有拼搏能力的“啃老巨婴”。
好孩子是父母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而不是一味的溺爱就能换来的,希望家长可以理性的爱孩子,让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拥有独立的能力,帮助他们成长的更优秀。
家长们,关于这个孩子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