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新生已经开学快一个月了,作为一名一年级&幼儿园新生家长,这个月可把我忙坏了:
每天2个孩子早中晚来来回回接送孩子,接完大的接小的,给孩子做饭;
每天时不时盯着手机等待老师各种通知,不停地在家长群里爬楼,准备老师需要的东西、各种指令;
每天放学后作业辅导……。
看似很简单的三件事,实则一天时间全耗在上面了。更让人糟心的是:每个班有那么几类家长,总是听不懂老师的话,干一些“不着边际”的事,加大老师工作量不说,弄得其他家长也很反感。
第一类:不停地在家长群回复“收到、收到、收到”
就拿上周五来说,老师一天之中发了4个通知,其中只有1个是要求家长协助完成的,其余三个仅仅是老师的通知提醒,家长只需要看一看,记下来就行了。并且老师在发布通知后,特意注明了:无需回复!
结果有那么一批家长看都不看,就开始回复“收到”,然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不停地跟下来回复收到。等你忙了半天再次去看手机的时候,你得爬几十甚至几百楼,去看老师的通知是什么,这种感觉我想不仅老师糟心,家长更是觉得挺烦的。
家长在家长群发表言论,一定要“看清楚”
一般来说,家长群主要是老师发布班级、学校或孩子情况的地方,而且是全员针对性地发布。如果仅仅只是针对于某个孩子的事,老师会选择私聊的方式,一是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家长误会;二是避免重要的群通知被遗漏,所以家长们在家长群以下三点尽量不要做:
①关于孩子的问题,不要总是在家长群@老师,老师一般不会回复,有事单独私聊;
②仔细看清楚老师的群通知要求,尤其是通知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要求,看清楚再回复;
③不要在群里随意发布一些“自己想发布的东西”(比如我曾经就在幼儿园家长群里经常看到有些家长晒孩子的一些跳舞、唱歌的视频,觉得很可爱。实际上你觉得可爱,其他家长觉得很烦)。
第二类:一过节就各种“主动献殷勤”
前不久不是刚刚过教师节,过节前几天,大宝班上的一位家长突然就说:“马上就到教师节了,给老师送个什么礼物呢?这是孩子上小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们买个体面一点的礼物送给他吧!”
此话一出,连着就有几位家长硬核:“好啊,我们先商量商量给老师买什么,然后大家再平摊费用。这样吧,我们先接龙,各位家长发表下买什么礼物给老师,最后统计下票数”。
最后的结果是:全班50个家长,30个家长参与了接龙,其余20位没回复。然后有位家长觉得不爽就出来说话了:“你们要送自己拉个小群,喜欢送啥就送啥,不要拉上我们。我就打算让孩子送个小贺卡给老师,这不是更有心意吗?你们有钱送套房给老师我都没意见!”
然后,家长群里就没人说话了……。说实话,有些家长(尤其是家委会的家长),一过节就喜欢提出一些“献殷勤”的策略,其中目的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做法先不说老师会不会喜欢,但如果被人投诉,这不是害了老师么?再者送不送礼是家长的心意,而不是被迫送。
过节可以提议给老师“送礼”,但请注意“分寸”
过节给老师送礼的确是件好事,因为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人情世故,还可以让老师感受到过节的快乐。但是怎么送、送什么不是家长说了算,更应该是孩子的心意:
可以是一张写满孩子心意的贺卡;
可以是一个精心制作的手工礼物;
也可以是一个苹果……。
这都是孩子对老师喜欢和尊敬的表达,而不是家长去定义“该给老师送什么”。因为送贵了,会给老师带来麻烦不说、其他家长也会觉得不满。
第三类:喜欢找麻烦、事多的家长
大宝的班上就有一个很奇怪的家长,这才开学半个月,不是看到她在家长群里提醒老师干这干那,就是跑到学校找老师理论:
“老师,请问我儿子XX为什么坐在最后一排啊?他本来就注意力不好,坐到后面压根听不到课了”;
“老师,我儿子这两天有点咳嗽,麻烦你今天多提醒他喝点水,喝多了别忘了提醒他上厕所,不然会尿裤子”;
“老师,我儿子跟我反应,他的同桌今天打他了,不知道你发现了没?能不能给我儿子换个同桌呢”……
这位家长第一次在家长群里因为他儿子的事跟老师说时,老师耐心地答复了他,并且后面还附加提醒了一句:“以后关于孩子的问题,麻烦私聊老师”。结果后面这位家长又在家长群里说,老师就没回复了。
在某次接孩子放学时,我看到这位家长直接找到老师私聊关于孩子的问题(好像是孩子的衣服被其他同学的笔划了印子,因为衣服贵,所以希望老师帮忙找到这个人赔偿)。
当时我能从老师的表情中,感受到她当时有多反感这位家长。只能站在那不停地听家长嘀咕,然后跟她解释。
家长有事可以找老师交流,但要有“分寸感”
老师的一天是很忙的,因为他们不仅要管理教育孩子,还要完成一些领导的指令安排,做一些信息统计。如果你整天“孩子坐在哪里、衣服弄脏了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去找她,会加大老师的工作量。
孩子步入小学后,应该要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学校是来学习的,而不是在幼儿园,是来被老师照顾、训练生活技能的。小学一个班级人非常多,如果真的是有特别重要的事可以单独私聊老师帮忙处理,如果整天因为一点小事就不停地发家长群或找老师,不被反感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