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以为少年班早就销声匿迹了,看到新闻才知道,清华北大又开设了‘少年班’?”
前两天,表妹转给我一则新闻,说北大清华又开办了“少年班”,从全国各地选拔了一批超常儿童,通过超常规的教学模式,来培养高端的科学人才。
“看这个选拔标准就觉得很厉害!不知道咱家孩子以后有没有机会……”表妹感叹道。
听了表妹的话,我震惊得一口水都快喷出来:鸡娃啥时候开始卷成这样了?难道上藤校都过时了,现在流行上少年班?
相信不少父母看了少年班的招生简章,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既不想让孩子错过超高水平的教育机会,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
但是转念一想,少年班这种超常规的教育模式之所以和常规教育不同,是因为它本来就只针对极少数的“天才少年”。
所以说,要是家里的娃不在“神童”级别,父母们大可放宽心,不用为了“少年班”而焦虑,也别把“少年班”当成鸡娃的目标。
01
“少年班”40年:弱化年龄,突出教育
少年班在我国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1978年,全国第一届中科大少年班招生时,21名中小学生在在全国人民的灼热目光中,走进大学校园。
他们中最大的16岁,最小的11岁,有两个孩子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在那样一个人才断档严重的年代,开办少年班的初衷,是迅速建立起一支小而精的科学人才队伍,为国家发展服务。
而当时少年班的毕业生们,也不负所托,90%攻读研究生,成为了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少年班在高校的迅速兴起,许多教育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有人说,少年班不符合“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孩子无法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有人说,少年班的学习压力大、任务重、竞争激烈,可能会磨灭孩子的学习兴趣,过度消耗孩子的学习动力。
还有人说,少年班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损害了教育公平。
种种问题,让少年班在风靡一时之后迅速沉寂。如今,全国仅有中科大、西安交大、东南大学三所高校,还在开设少年班。
那么,最近火遍全网的北大清华“少年班”,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如今清北开设的“少年班”,和过去传统的少年班,还真不是一个东西。
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少年班”里真正的少年,变少了。
从招生简章中可以看出,北大“物理卓越人才计划”,面向的是初三至高三年级进行招生。也就是说,能够报考的年龄最小的孩子,也已经14、15岁了。
而隔壁清华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更是直接从高考进入学校的学生中选拔了一部分,他们都接受了完整的中小学教育,很多都已经成年。
“少年班”里无少年,它的特殊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答案很简单,教育的方式不同了。
北大清华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培养学术大师”的目标,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例如小班授课、国际化培养、导师制等等。
教学培养的目标,是冲击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因此,清北的“少年班”更像是一种人才培养的“实验班”:对少年的关注减少了,对教育的关注增加了。
02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少年班
14岁考上国内TOP2高校本科,17岁读博,40岁成为院士……如此“开挂”的人生,可能会成为许多少年班孩子的成长轨迹。
看得表妹都心动了!恨不能立即把孩子送进少年班,从此之后一劳永逸,再也不用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赶紧劝住表妹:“别急,少年班虽然好,可不一定适合你家孩子。”
关于“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少年班”这个问题,网上有句话说得好:
低智商,低情商,应该上普通班;
高智商,低情商,应该上普通班;
高智商,高情商,可以上少年班。
少年班招收高智商的“天才少年”,这个很好理解。但是,为什么情商不高的孩子也不建议上少年班呢?不妨看看中科大第一期少年班学生谢彦波的故事。
谢彦波11岁进入科大,15岁读硕士、18岁读博士,导师是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然而,他却因为处理不好和导师的关系,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有人评价说,“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问题尤其严重。”
和谢彦波一样,许多少年班的孩子过早地投入到高强度的学习中,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学术研究上面,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养成。
孩子在中学阶段,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心。
而这一点,在少年班的教育中始终存在空白,需要用孩子自身的“高情商”予以弥补。
因此,少年班不适合每一个孩子。甚至可以说,它不适合绝大多数的孩子。
03
常规教育才是孩子教育的常态
在电影《少年班》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少年班“神棍”王大法,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跟着村里的算命先生走街串巷,精通算卦、占卜。在别人眼里复杂精妙的数学题,他只用龟壳和《易经》就能解出来。
来到学校后,王大法每天雷打不动吃饭、睡觉,就是不怎么上课,但是每次考试却几乎满分。
而“误入”少年班的普通少年吴未,智商中等偏上,在班上学习最勤奋、最努力,却永远都只能考倒数第一。
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出人头地,而这份期待却压得他喘不过气。
尽管电影里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进入少年班,首先要看的是天赋,其次才是孩子的努力和父母的付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了超常儿童,才有了专为他们开设的少年班;而不是有了少年班,所以照着这个标准去培养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的天赋拦不住,他们在常规的课堂上得不到满足,也发挥不了自身特长,所以才需要超常规的培养模式。
普通孩子的天赋也补不回来,不能揠苗助长、跳段学习,而是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先掌握中小学的基础知识,再进入大学学习专业知识技能。
因此,少年班并不应该成为所有孩子学习和努力的目标。
不是“天才儿童”的父母,也不需要让孩子刻意迎合少年班的选拔标准,走上不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
理解、接纳、包容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认可常规的教育模式,鼓励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才是父母教育之路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