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威胁着每一个高龄产妇的安全。为什么说高龄产妇?这是因为,其多发生在高龄(大于35岁)的产妇身上。不仅仅威胁着母体的安全,胎儿也存在着高风险,如胎儿畸形、流产、巨大儿等。
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严控妊娠期糖尿病。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远离它呢?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它,才能战胜它。下面,我们用一点时间为大家阐述一下相关问题。
如果您身边的亲朋好友尚不知其危害,可以讲解给她听。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和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GMD)。
妊娠期糖尿病有几个关键性特点:
1.妊娠合并糖尿病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
2.随着妊娠进展,妊娠早中期孕妇血糖水平逐渐降低,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此时若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易发生GDM;
3.临床表现不典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4.处理原则是积极控制孕妇血糖,预防母儿合并症的发生。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具体危害:
1.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容易发生胎儿畸形、流产、早产;
2.使妊娠期高血压的可能性增加2-4倍。临床上发现,这两种情况几乎都是成对出现的;
3.感染。不只是妊娠期,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免疫力都下降,都有感染风险高的特点;
4.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10倍。因此,这样的产妇腹围通常都很大;
5.因巨大胎儿发生率增加,使难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增加。实施分娩镇痛的时候,也让我们非常担心分娩安全的问题以及顺转剖的问题;
6.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7.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33-69%。
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对新生儿还有哪些危害?
由于多为大体重,相对不成熟的肺无法满足“巨大的”身体氧耗;另外,由于过度肥胖,这类孩子容易出现呼吸窘迫。除此之外,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也相对高。近期的国际研究显示,孩子成年后的肥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发生率也相对高。
那么,哪类孕妇是可疑的妊娠期糖尿病?
1.孕妇因素:年龄>=35岁、肥胖、糖耐量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
2.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
3.妊娠分娩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巨大胎儿、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GDM史。特别提示,GDM不是终身性疾病,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
4.本次妊娠因素:妊娠期发生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者。
发现孕妇具备以上因素,就应该怀疑!
怎么诊断?
这部分内容虽然很专业,但也有必要介绍一下:
1.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人进食糖类后血糖会暂时升高,0. 5--1小时后升到最高峰,但不超过8.9mmo/l,2小时后回到空腹水平。糖尿病病人及耐糖量异常者则不遵循此规律,出现血糖值升高及节律紊乱;
2.空腹及餐后1、2小时血糖值分别为: 5.1、10.0、8.5mmo/l;
3.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孕期到医院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前三日正常体力活动及饮食,前一日晚餐后禁食至少8小时,但也不要过度禁食、以防低血糖。
假设一个人是糖尿病,如何判断能否怀孕?
1.糖尿病患者于妊娠期应确定糖尿病严重程度。未经治疗的重度糖尿病一旦妊娠,对母儿危险均较大,应避孕,不宜妊娠;
2.器质性病变较轻、血糖控制良好者,可在积极治疗、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
3.从妊娠前开始,在内科医师协助下严格控制血糖值。确保受孕前、妊娠期及分娩期血糖在正常范围。
应该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
一般情况下,这个不是主观意愿的。如果需要剖宫产的,你想顺产也不行。
首先,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不是剖宫产的指征!
选择性剖宫产手术指征:
1.糖尿病伴血管病变及其他产科指征,如怀疑巨大胎儿、胎盘功能不良、胎位异常等产科指征者;
2.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好,胎儿偏大或者既往有死胎、死产史者,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也就是说,这些情况应该进行剖宫产。
一旦选择剖宫产,这些细节需要注意:
1.在手术前一日停用晚餐前精蛋白锌胰岛素,手术日停用皮下胰岛素。低血糖事件,更加值得我们重视!停用胰岛素,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2.术晨监测血糖及尿酮体,再次评估风险以及做好应急预案;
3.输液按3-4g葡萄糖+1U胰岛素,并按每小时静脉输入2-3U速度静滴;
4.每1-2小时测血糖一次,尽量控制术中血糖6.67-10.0mmol/l;
5.术后每2-4小时测血糖一次,直至饮食恢复。
关于实施哪种麻醉方法好,主要看所在医院的麻醉科实力,这里既包括硬件的、也包括软件的。术中安全,不仅仅需要有强力的麻醉科以及产科实力,更需要各个科室密切的配合和良好的准备。
最后,我们再强调一个问题:无论孩子出生时状况如何,均应视为高危儿!尤其是孕前血糖控制不满意者,重点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应在开奶的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作为产妇或者家属,一定一定要听劝,不要一意孤行!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