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虽然现在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所加强,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学生,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到每一节课堂当中。
在教学《百合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碰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遭遇。下面,我就将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分享出来,以此反思教学。
小说《百合花》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娟的代表作,由于极具代表性,又质朴感人,被选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成为广大学生的必学课文。
《百合花》这篇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
中秋节当天晚上,战斗打响了。小通讯员为了保护战友自己扑在了一颗手榴弹上。随即手榴弹引爆,小通讯员牺牲了。小说的最后,“新媳妇”亲自将缝着百合花的新婚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
《百合花》这篇小说非常感人,它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清新、柔和的语言,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小说个性鲜明、生动传神表现了革命战争年代难能可贵、崇高纯洁的军民情谊,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
二、令人惊讶的“教学调查”
为了反馈学生的预习和阅读情况,在教学《百合花》的课堂上,我对学生做了三项即时调查:
1、读完《百合花》整篇小说的同学举手?
调查结果:100%举手。
信息解读:班上一共62人,举手的同学也有62人,也就是所有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课前预习,所有同学都读完了这篇小说。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说非常满意,因为要在课堂上教学这篇课文,学生必须要提前阅读、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否则,既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也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内心非常感动的同学举手?
调查结果:6人举手。
信息解读:全班62人,只有9%的同学被这篇小说打动了,这个结果让人有点意外。为什么这篇小说就不能打动这篇小说呢?我猜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有些同学根本没有认真读,囫囵吞枣,了解大概的故事情节,读完即结束,没有任何理解和思考;另一个是一些同学读过之后,真觉得这篇小说没有什么值得感动的地方,这是真实的信息反馈。
3、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为之感到流泪的同学举手?
调查结果:0人举手。
信息解读:竟然没有一个学生为这篇小说的描写,为小通讯员的牺牲而流泪的,这让我感到无法理解,甚至我在课堂上当堂发怒了,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为这个年仅19岁的年轻小战士的牺牲感到痛心和流泪?随后我告诉学生,我在第一次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真的是流下了眼泪,结果没想到课堂上产生了一些声音不大但非常刺耳的笑声。我顿时疑惑了,这究竟是一种时代的鸿沟,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
三、临时设计的“爱国教育”
当时,我感觉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这是一种可怕的无知。我必须想办法改变他们的这种无知。
如果学生无法为《百合花》而感动,那么说明学生对小通讯员的牺牲生命的意义就没有理解,如果不能理解小通讯员生命牺牲的意义,那么他们又怎能理解革命战争年代所表现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呢?
反过来,如果学生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牺牲的意义,那么就会为小通讯员的牺牲而感到难过和流泪,至少为感动于年轻小战士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
我现在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感动;如果实在不能感动,那就必须要产生“敬畏之心”。
为此,我临时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
第一,让学生们理解“悲剧”的意义。
首先,我反问了学生两个问题:
一个年仅19岁、连婚也没结的小战士就这样牺牲了,你不觉得痛心么?
一个刚才还活生生的年轻战士,转眼之间就僵硬地躺在木板之上,你不觉得痛心么?
随后,我给学生们解释了“悲剧”的概念。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一个腼腆羞涩、憨厚淳朴、关心战友、勇于牺牲的战士,一个鲜红的生命,这正是“有价值的东西”。
然而,这样一位可爱、高尚、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无限忠诚的战士,就在敌人的炮火中牺牲了,这就是“毁灭”。
说到这里,我发现讲台有些同学在记笔记,有些同学目光停滞,似乎正在思考。
第二,让学生们理解“幸福日子”的来源。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们理解革命战士在战争年代牺牲生命的伟大意义,我又开始了“纵向讲史”和“横向对比”。
所谓“纵向讲史”,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梳理革命战争历史。我重点给学生讲述了新中国的诞生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新中国的诞生让我们摆脱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中国人才算真正“站着生活”。
然而,让中国人真正拥有尊严和地位的历史事件,还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我们在百废待兴、物资贫乏、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战胜了装备精良、号称无敌、高傲无知的美国联军;这一场战争让美国人开始“仰视”中国,给中国人争取到70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所谓“横向对比”,就是将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以及乌克兰的现状讲给学生们听,让他们明白当别人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我们却在一个和平稳定、幸福美好、物质充裕的条件下生活,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日子,不正是无数个像年轻通讯员那样的无名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而换来的吗?
讲到这里,已经有不少同学在课堂上开始应和老师的语言,他们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改变。
第三,干脆直接告诉学生“绝不能在那些舍己救人的精神面前无动于衷”。
为了进一步巩固爱国教育的成果,我干脆在课堂后面直接告诉学生,“绝不能在那些舍己救人的精神面前无动于衷”,包括革命先烈和现实中的英雄事迹。
以“重庆山火”为例,今年8月,因为极端干旱天气,重庆多个区县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山火,这个时候,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冲上前线救火的,是许多90后、00后青年。
他们忘记了自身的危险,奋力救火,转移山火周围的居住百姓,用钢铁般的意志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面对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如果我们仍然无动于衷,既不感动,也不称赞,甚至也没有敬畏之心,那就不但是一种“无知”,而且也是一种“无德”。
无论是那些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还是这些舍己救人的平凡英雄,他们都是我们这些人(人民群众)的和平卫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说到这里,我发现讲台下面一片安静。他们都在认真听,此时此刻,我知道我的说教似乎开始发挥作用了。
四、爱国教育“任重而道远”
从这一堂课的反思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已有价值观”和老师们心中认为的“应有价值观”并不一致,老师在课堂教学时绝不能只顾传授书本知识,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现在的青年学生,面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思维西化”较为明显。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是所有教师),都绝不能袖手旁观,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价值观矫正。
我不知道这堂课到底有多少学生理解了革命先烈们牺牲生命的意义,我也无法做到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接受了老师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我知道,我必须继续坚持这样教育学生。
在一群懵懂的青年学生面前,爱国主义教育仍将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