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分享,一定是好事吗?
晴晴一直是大家口中“性格好,脾气好”的懂事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从来不会产生争执,在小区人见人夸。
晴晴妈为此很得意,觉得女儿人缘好,情商高。
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晴晴妈产生了自我怀疑,开始质疑女儿的性格是不是有些问题。
原来,晴晴的腿前几天受伤了,所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想玩温和一点的游戏,比如过家家。可是当有人提议踢球时,晴晴虽然一百个不情愿,还是同意了,晚上回家,妈妈发现女儿的腿肿得更厉害了。
妈妈问女儿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意见时,晴晴却小声说“我怕她们以后不和我玩了。”
这件事情后,晴晴妈开始注意观察女儿,她发现
女儿正在荡秋千,如果有小朋友想玩,女儿马上就会让出去;
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女儿被分到不喜欢的角色,从来都不反对;
即使在生活中,女儿也很少说不,每次问她意见,她的回答永远都是“好的”、“都可以”。
晴晴妈这才意识,女儿的好人缘,高情商其实都是建立在忍让的基础上,她从来不争不抢,宁可委屈自己,从不敢提出意见,这已经是在向“讨好型人格”发展了。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一书中提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讨好型人格从来不争不抢,好说话,脾气好,被别人称赞情商高,却无人知道他们的内心有多憋屈,多受伤。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以下几个表现,家长一定要警惕。
总是委屈自己,迎合他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他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凡事都听别人的,每次问他的意见,他都说“我没意见”“我都行”。
慢慢地,他们的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弱,慢慢被忽视,最终被边缘化。
不懂得拒绝
即使再不喜欢,再不情愿,也从来不说“不”!
他们完全不懂得拒绝别人,在别人眼里是个典型的“老好人”,“好说话”,脾气好,性格好。
实际上,这些孩子都在委屈自己,哪怕困难全都留给了自己,也会咬牙忍住,表面看云淡风轻,内心却非常压抑。
害怕麻烦别人
总是怕给别人添麻烦,这其实也是讨好型人格中的一个表现。
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让别人为难,所以即使困难重重,讨好型人格的人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即使最终遍体鳞伤,也不肯张口求助。
没有原则和底线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几乎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都是“好好好”“行行行”,最终这类人很容易成为背锅侠,每次好事都归别人,坏事都是自己的。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对人际关系高度敏感,总是不自觉地抬高他人,贬低自己,他们不敢求助,不敢提要求,面对任何过分的要求只会无底线地妥协。
这样的人,一生卑微小心充满痛苦。
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曾说:“讨好行为模式的出现,来自童年创伤。”
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们是不懂的底线和分寸的,他们甚至有些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他们长着长着就变了,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行不敢说,总是看别人的脸色呢?
就是因为错误的教育,让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为了讨好型人格。
父母控制过于严格
控制欲强的家庭养不出有主见的孩子。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竟然与痛失至亲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控制欲强的父母,什么都要说得算。而孩子的成长中,必然会和父母出现很多冲突,在一次次对父母的妥协中,孩子明白了“原来我的想法,我的意愿并不重要”。
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开始慢慢失去自我,任由所有事都由他人说得算。成为了一个随大流,毫无主见的人。
父母情绪不稳定的家庭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
父母情绪不稳定,会让孩子总是感觉到患得患失。
他们为了避免父母发脾气,就会刻意去讨好父母,让父母感到心情愉悦,从而换来片刻的宁静。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特别看重别人的情绪,生怕别人不高兴,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将自己放得很卑微,总是不断讨好别人的人。
从小缺爱的家庭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小时候缺爱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其中有一条高赞回答,就是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工作和感情中都习惯委屈自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松子从小就被父亲忽视,一生都渴望爱,追求爱,为了得到爱,松子的一生总是在委屈自己,讨好别人,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苏珊·福沃德说:“父母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缺爱的孩子是卑微的,他们为了能得到一丁点的爱,总是小心翼翼地和别人相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他们想抗争,想努力,想展示自我,最终总是不得不一次次地放弃,妥协。他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有心无力”,毫无成就感,慢慢地,他们的自信、他们的乐观就被消磨掉了。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我们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另一个生命的一生。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孩子未来幸福,首先就要先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让错误的引导将孩子变成一个只会讨好别人,从不看重自己的人。
只有先看到自己的存在,找到自我价值,孩子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