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初中后,很多家长会赫然发现一个之前很少听说的新名词“小中考”。
估计一些不熟悉现在中考模式的家长都会一头雾水,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没有小升初的“小考”了,怎么在升高中的中考之前还有一个“小中考”。
一、什么是“小中考”?
以2022年沈阳中考为例,满分为7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个主科各有120分,物理85分、化学65分、历史60分、道德与法治40分、生物学50分、地理40分和体育与健康60分。
其中,生物学和地理这90分的考试并不是放在初三中考时进行的,而是安排在初二年级学生结业时与当年的中考一同进行,考试结束后,两科成绩计入第二年的中考,这就是“小中考”。
二、“小中考”不可轻视
有些家长认为,生物和地理两个学科难度都不大,而且据说“小中考”所出考题也不难,只要考生掌握一下学科重点一般都能得到优秀成绩。
对于有些地区来说,生物和地理考试的成绩并不计入中考总分,只按不同分数划分等级,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考重点高中,如果分数过低划入较低的等级,则只能考职业高中。
在这些只分等级的地区,小中考”考80分和81分基本没有区别,似乎考生确实可以不用太费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地理和生物。
但是,凡事就怕万一,如果孩子过于放松发挥失常导致“小中考”分数被划入较低一档,那等于在初二就被剥夺了报考重点高中的资格,岂不是悔之晚矣。
关键是,对于很多地区比如沈阳来说,“小中考”并不是划分等级的,而是把分数直接计入中考,这种情况下,“小中考”的90分和中考的90分就没有什么两样。
还有一个考生心理问题不得不重视,如果考生在初二的“小中考”发挥出色得到满分,那到了初三就可以轻装上阵攻克中考。
可如果考生在“小中考”时发挥一般甚至发挥失常,那就等于在初三还没开始时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同学,孩子将带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初三最后一年奋起直追,这种压力可能要陪伴考生一年之久。
三、每分必争
就因为“小中考”地理和生物的考题不会太难,才越容易造成考生每分必争的局面,一分都不能马虎。
以沈阳为例,2022年中考竞争非常激烈,总分比别的考生少一分,可能就有一操场的考生排在了你前面,每一分都很重要。
在2021年沈阳“小中考”中出现了一个极大的争议,考题中有一个关于“创可贴”的问题,创可贴到底属于外用药还是医疗器械。
在2014年版的学校教材上,创可贴是属于外用药的,但在2018年最新医学标准划分中,创可贴又被划入了医疗器械,而且本身创可贴在成分和功效上就有“含药”和“不含药”区分。
原则上讲,既然是“小中考”,还是应该按照教材为标准,但很多家长认为教材有问题,甚至联名上书要求有关部门认定该题作废。
无独有偶,在2022年沈阳“小中考”中,又出现了伏尔加河到底属于外流河还是内流河的争议,本来是无可争议的内流河答案,但有些学生因为看书不太认真导致认知模糊答错,因为书上有关于伏尔加河可以“五海通航”的文字,这一道题也引来了一些家长的质疑。
近年来,沈阳几乎每年“小中考”都会闹出争议,由此可见这一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四、学习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和地理其实是很有趣味性的学科,对于一些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两门课就像看课外书一样轻松。
但是,对于一些知识面不是那么广的学生来说,生物尤其是地理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尤其是世界地理,对于没有地理概念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笔者的儿子刚上初一,从小学刚毕业,笔者就开始给他灌输地理概念,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植入”他的大脑,让他在脑海中形成牢固不破的地图印象,说到哪个地区或哪个国家,脑海中会立刻浮现该国家的轮廓和周边,说到经纬线,脑海中会立刻形成具象。
培养这种天然记忆当然不能依靠死记硬背,而是应该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简单说就是让他在生活中能时刻看到相关地图。
于是,笔者在儿子的房间的窗户上安装了地图窗帘,让他每天进入房间时都能看到,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浏览窗帘上的地图,其他地方看到相关地理知识也可以迅速在窗帘上找到对应地理位置和信息。
这种地图分为两种,挂钩型和卷帘型,相对来说,挂钩型比较传统,卷帘型比较平整,笔者推荐使用卷帘型。
这种方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孩子对地理的概念形成,不光对于“小中考”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孩子的知识面开拓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说在最后,“小中考”虽然分数不多,但在比较内卷的中考形势下,每一分都很重要,如何让孩子在不付出太大精力和时间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小中考”,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