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结果,7所中国内地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其中,南京大学位列第95名,首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百强引发关注。同时,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世界大学第166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8位,被网友称为“黑马”。
据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识官菲尔·巴蒂针对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结果评论称:“中国内地高校近年来在全球排名中上升潜力惊人。”
对于排名,南方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薛铮回应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排名只能在某一个维度作为参考,而不是能认定学校达到某种水平的标准。学校发展的整体概念还是要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探索人的未知,以此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才是一个好的学校……对学校的评价应在一百年之后。”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7所中国内地高校跻身前100名
专家:排名是社会评价而非专业评价
薛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南方科技大学)不是在所有的世界排行榜中都表现得好,泰晤士排名稍微好一些,因为泰晤士强调学校的国际化,相关指标权重更重一些。”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论文发表作为一项硬指标,这些年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论文发表数量的提升。
2021年9月2日,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网发布了“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世界排名200强,位列第162位,在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9位。这也是南方科技大学连续第4年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跻身中国内地前十。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结果,今年104个国家和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37所,是此排名19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中国内地高校再创纪录,7所中国内地高校进入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清华大学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16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球第17名。南京大学首次跻身世界排名百强,位列第95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网介绍,泰晤士大学排名对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核心任务则为具体绩效指标,分为5个方面:教学(学习环境);研究(论文数量、收入和声誉);引用(科研影响力);产业收入(知识转化);国际展望(学术人员、学生和研究)。其中,教学、研究、引用各占30%,产业收入占7.5%,国际展望占2.5%。
以南京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为例,两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上的国际展望得分均高于清华大学。
其中,南京大学从去年的105名提升到95名,首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百强。2023年,南京大学总得分63.6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产业收入87.3分,引用类指标即科研影响力为74.3分,教学得分58.4分,研究58.2分,国际展望55.2分;南方科技大学2023年世界排名166,总得分56.8分,其中引用类指标即科研影响力得分最高,高达95.5分,紧随其后的为产业收入77.9分和国际展望59分,教学得分29.8分,研究得分42.9分。
那么如何看待现在的世界大学排名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世界大学排行榜只是对大学办学进行的一种社会评价,而非专业评价。但由于其提供的是直观的大学排名结果,因此受到社会舆论关注,成为受教育者选择大学、社会机构选择大学合作者的参考。从参考角度看,世界大学排行榜的真实价值是方便受教育者、社会机构获得大学的信息,而不需要一个个去查找,同时,提供一个比较、分析不同大学的角度。但这种比较是很表面的、粗放的。
薛铮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每年都有学生家长对排名数据表示关注,但是教育从业者们并不以排名标榜自己,也并不会为新的排名进行宣传。
如何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南方科技大学:不把排名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评价高校应在一百年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南京大学表示,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5月,据央广网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传闻也曾引发公众关注。
熊丙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高校宣布退出并不影响排名机构继续将其纳入排名,这是排名机构的行为。“关键在于大学转变对排行榜的态度,不要认为排名提高,水平就提高了。大学排行榜最多给大学提供一个参照。如果按照大学排行榜指标来办学,那在乎的就是一些功利性的、线性的指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就必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坚定推进高等教育的开放与国际化办学。”熊丙奇说。
薛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南方科技大学并不会为前述排名做出宣传。“排名只能在某一个维度作为参考,而不是能认定学校达到某种水平的标准。学校发展的整体概念还是要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探索人的未知,以此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才是一个好的学校……对学校的评价应在百年之后,把目光放长远,看100年来对人才的培养、对科学的探索达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突破。”薛铮说。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王辰元 实习生 吴琳
编辑 余冬梅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