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早就看透了人生,不当建筑师当保安。

文 | miki粥

全文2290字,阅读时长大约11分钟。

只有学渣的家长才会焦虑吗?

呵呵,未必。

01

看@作家叶倾城 微博吐槽「有些家长」。

有位家长,今年儿子高考,她觉得儿子考得不好,特别失败,一直心情不好。为此,她不得不去外地散心。

这儿子成绩多不好呢?教育大省,排全省一千名左右吧。浙大呀、同济呀、上交大呀、北航呀、人大呀…他可以平趟。也确实在里面挑了一所去了。

但家长想的就是:没上清北。

她儿子在全省最好的高中,一年能上七八十个清北。他不是这七八十分之一——她觉得儿子对不起自己。

叶老师说自己想到《孔雀东南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当爹妈对小孩的要求也太高。

我想也是,清北的名校光环闪瞎了眼,读211了都不满足,还惦记上了自行车?

但人就是这个样子,总是对得不到的东西充满幻想。

哪怕你告诉她,清华博士都在应聘城管,她也不会觉得这是学历的内卷,只会担忧自己不努力鸡娃,小孩考不上清北,连城管的饭碗都抢不到。

我有不少朋友都这样,明明养的小孩学业才艺俱佳,都是独孤求败的水平了,当妈的还觉得不满足,一口一个普娃,继续加码。

知道这群学霸小孩被鸡到什么程度了吗?单词背得太苦了,拿刷奥数题当娱乐…

天那,谷爱凌至少还拿运动当休息呢好不好?海淀家长却已经早早实现了语、数、外三科无缝衔接…

学琴还不如做题呢,五百万琴童活得都像苦行僧。

因为这是一个更加拼天赋的地盘,奥赛国家队还有五个选手呢,最后坐上巅峰琴凳的,至今不也就是郎朗一个吗?

一代虎妈蔡美儿,也因为鸡娃学琴太过惨烈,才有了虎妈之名啊…

02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家长这么想不开呢?自己把自己卷上了天。

最近看了一本经济学的书《漂亮能当饭吃吗》,发现从买卖到婚恋,人类的行为都能套上经济学的原理,鸡娃和内卷也不例外。

比如说,经济学里个人估值决定商品的价格,总结成公式就是:

价值=客观效用x主观稀缺性。

这就是说,一个东西卖得上什么价,不只是取决于它有什么用,还有在人眼中的价值。同样是包,爱马仕卖百万大家不嫌贵,HM几百块限量版就会嗤之以鼻,是因为爱马仕承载了女人的梦想;

再说读书,从RDF到清北也都是爹妈的梦想,主观稀缺性让他们前赴后继、无底线地投入,所以内卷没有尽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这就要说到概率问题了,里面有一个现象叫「选择的假象」。你总以为自己有选择,实际上你没有,因为那些0.0001%的选择,也能叫选择吗?

可很多人就是会把「可能发生的事」当成「会发生的事」,让自己觉得好像手握一把好牌。

很多家长鸡娃都是以为读名校机会均等,最后的结果拼的是努力。殊不知概率也分三六九等——

有些小孩天赋异禀,不需要爹妈推手就能自鸡成才,奥数竞赛不在话下,中学还没毕业就被招揽进名校寒暑营成为种子选手,清北概率80%+;

有些小孩天生普娃,写作业都要当妈的碎催,学习不督促寸步难行。智商的水平也就是「不傻」,纵使当妈的资源大把,想要进名校概率也就0.0001%,只能靠天降神功来一波爆发…

遇到这样的小孩,清北教授也只能认命。别人觉得爹妈都是当年卷王,有基因有资源有当学霸的心得,小孩怎么能不出类拔萃?

但概率告诉我们,鸡娃成功只是一种可能性。

还有,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好?

我有一个朋友,她总觉得小孩不够优秀。但在我的眼里,那个小孩绝对是别人家的娃:五年级备考托福,把刷奥数题当娱乐,参加花滑比赛各种得奖,突击练冰练到夜里12点毫无怨言…

肯吃苦又耐鸡还有好成绩,学术才艺样样都行,但当妈的还是经常叹气,也许是自己见过的小孩都太优秀了吧。

这在经济学上叫锚定效应。这有点类似谈恋爱,如果初恋过于优秀,一个人大概率晚婚,因为其它人都会拿来和前者比较,总会让人产生不实际的期待。

鸡娃也是因为有锚定的心态。尤其是那些追随海淀上岸六小强家长的妈妈,以为跟着他们学鸡娃技巧,但娃却不是一样的娃。

原材料不一样,越鸡越焦虑,最后只能买买买治疗鸡娃的精神内耗。

03

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小孩不耐鸡,躺平就是一种策略性胜利。

以前读清北,属于一步登天。

那个年代,连大学生都值钱,更何况象牙塔尖天之骄子,就算在校成绩垫底,也能靠校名给企业贴金。

但现在不一样了,学历贬值了。大学连续扩招拓宽了独木桥,原来的单向车道变十六车道,学校都倒追着学生跑。

清北虽然依旧是最顶尖的学府潮头浪尖,但大势所趋,被现实的利刃剥掉一层层光环。毕业生当保姆、当城管,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认知底线——

名校毕业,就这?

过去知识改变命运,凭读书小镇青年就能完成阶层跨越,现在呢?

看过一个段子,说一对夫妻勤奋刻苦,08年赴美留学,为此还卖掉了北京的房子,10年后学成归来,发现连18线城市的房子都买不起…

知识改变命运。

00后早就领悟到了躺平的价值。最近有一条新闻说24岁的妹子辞去了建筑师的工作,当上了保安。

一开始中年人都很震惊,白领职业怎么能高开低走呢?这就是不会算经济账。

原来设计师工资税前六千,不管住宿,光租房就得花2000。还要经常加班,有时候凌晨三点才下班。

一个月拼了命,也就刚够活命…

当保安呢?薪资跟之前差不多,单位还提供住宿。工作时间稳定不用加班,主要任务就是巡逻,也就是变相散步。

拿着钱还能健身,这样的工作大厂都难求。

而且,有时间学习。妹子的终极目标是考公,踏踏实实地躺下,度过岁月静好的一生。这不也是清华毕业的终极目标吗?70%的人争进体制内。

所以,上千万的学区房、百万级的学费,几十万的辅导班,吹拉弹唱培养一圈,周游过世界足迹踏遍七大洲四大洋,最后也是妥妥地躺下…

为啥爹妈不直接躺下?能少走多少的弯路啊。

-END-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