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
在一场小学考试中,一位00后老师为了防止学生作弊,要求同学们将课本放在走道中间。因为自己当初也被这种方式监考过,所以现在当了老师,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在了监考中,即“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要把别人的伞撕烂”。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孩子们大写的“生无可恋”,小雨伞被老师撕得稀碎。
“撕伞”行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网友们的声音也分成了两种:
质疑的人认为用自己经历过的磨难来折磨孩子,这不就是“公报私仇”吗?
支持的人觉得对孩子严厉些没什么不好,就应该用过来人的经验,让学生们把不该有的小心思收一收。
事实上,很多家长可能会抱有类似的想法,信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教育理念,总想人为制造些“麻烦”,让孩子也感受一下自己曾经历过的磨难。
可仔细想一想,这种“撕伞”行为对孩子成长真是好事吗?
父母撕掉孩子的伞,未必能够使孩子得到教育,反而可能令其人生真的“淋雨”,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家长“撕伞”会引发孩子的反感
记得之前刷到过这样一个视频,让人既看着好笑,又感觉难过。
坐在车上,女儿一本正经地问爸爸:“爸爸,你有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你总是让人不开心。爸爸,我觉得这样不好,你能改掉吗?”
面对孩子哀求的眼神,爸爸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能!”
“我就是故意地让你现在不开心,这样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从容应对,就不会轻易崩溃,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我这是为你好。”
女儿皱着眉头,满脸写着不高兴,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白眼。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越挫越勇”,即便明知道撕掉孩子的伞,会使孩子经历苦难,但仍寄希望于孩子学会“七十二变”的本领,将来能独自面对人生中的“九九八十一难”。
可现实情况却是,人为的刻意制造苦难,只会让孩子承受身心的痛苦,发自内心反感父母的这种行为,即便是长大以后,也很难理解,而这种亲子关系的裂痕,往往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无法修补。
孩子的世界并不缺少挫折
有些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缺少挫折,所以会故意制造成长障碍,试图通过这种方法锤炼孩子,起到教育效果。
事实上,每一代孩子都有自己的苦恼,孩子的世界中并不缺少挫折。
比如孩子会和好朋友意见有分歧,闹矛盾;难以合群被同学所孤立,不知道怎样与人交流;一直努力学习,但成绩却不见起色,还要常常被父母批评。
这些在家长眼中可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而对孩子而言,生活中却好似处处充满困难,难以克服。
如果父母盲目地认为孩子遇到的挫折不够,需要“把伞撕掉”,那么结果不仅达不到磨炼的目的,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很差劲,哪怕成年了,也常常陷于负面情绪之中,难以实现自我认同。
淋过雨的人,更应该为孩子撑一把伞
孩子成长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父母将自己的意志,美其名曰“磨砺”而强加给孩子,只会沦为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感动,不会对孩子健康成长起到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做的,是“自己淋过雨,更要为孩子撑一把伞”。
1.给予孩子情感支持
当孩子遭遇成长困难时,更需要我们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和疏导孩子的情绪,教他们如何去面对、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应对挫折的能力。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困难永远只是暂时的,有挫败情绪很正常,但同时也要迎难而上,不能被困难所击倒。
2.采用鼓励式教育
很多时候孩子对于自身的认识不深刻,无法管理好情绪,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要多采用鼓励式教育,让孩子有信心能够解决问题,有些家长会对孩子百般挑剔,觉得孩子浑身缺点,看哪哪都不顺眼。
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其长处和短处,父母欣赏的眼光,才能造就孩子的优秀。
老苗结语: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没有必要人为的制造磨难,撕掉孩子的伞。
成为“撕伞型父母”很容易,但为孩子撑伞却并不简单,身为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帮孩子真正在逆境中成长,成为生活的强者。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这种“撕伞型父母”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