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花20元买玩具,妈妈嫌弃浪费钱,被“穷养”的孩子有多可怕?

文|凝妈悟语

知乎上一个女孩提问:妈妈说我乱花钱,是我错了吗?

女孩大三,来自一线城市,还有一个弟弟。家中有一套房,父母收入合计1.5万左右,之前做生意存了几十万。

女孩正在实习,每天收入100,每个月生活费1200左右

因为看了一个电视剧,喜欢上了走马灯,就在很便宜的平台,花20块钱买了一个。结果拿回家之后,妈妈见了脸色特别差。

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开始数落她购物欲太强,没有公主命还把自己当公主,自己宠自己,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幼稚不成熟。

此前,妈妈还让她去超市买油买米,女孩要报销,妈妈就说她掉钱眼里了。

女孩特别憋屈,花20块钱买传统玩具,并不贵。平时自己也是省吃俭用,一顿饭不超过20。实习的时候也不跟家里要钱,还存了1万块钱。就这样,怎么在妈妈眼里就是浪费钱呢?心里特别难受,难道是自己错了吗?难道这是自私吗?

看了女孩的经历,直观感觉是女孩很懂事、很乖巧、很体贴、很节俭,是个值得珍惜的孩子,她没有错,是妈妈冤枉她了。

什么这么好的孩子反被误解?都是父母穷怕了惹得祸啊!

父母把自己窘迫的生活经验强加在孩子身上

在一线城市,两个孩子,家庭月收入1.5万,本身收入不高,经济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认为只有生活必需品才值得买,其他东西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创造财富,不值得买。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在满足生理需求的情况下,才会满足更高级的需求。对父母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应该是温饱问题。对孩子来说,被父母满足了物质需求,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父母和孩子的观念有显著差异,自然会发生冲突。

在父母眼里,一个小玩具只是一个占地方、耗费精力的东西,过几天就被淡忘,20块钱不是白花了吗?还不如一顿饭来得实在。

他们不知道,孩子得到这个玩具之后,内心的愉悦感,比同等价格的美食来的长久,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喜欢夸大事实,脑补糟糕的未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走路太快,父母就说“小心摔倒,摔倒了,磕破了膝盖,你疼得哇哇大哭,我们也不管。”孩子吃饭太快,父母就说“吃这么快,饭要是呛到气管里,还要把气管切开拿出来。”

这就是父母的一贯作风,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已经预见到不好的结果,用极度夸张的语言描述出来,以此吓唬孩子,限制孩子的行为。

父母从20块钱的玩具想开去,会扩大到孩子以后花钱大手大脚,担心孩子在消费的道路上刹不住车。因为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够宽裕,生活拮据,怕孩子消费太高,生活过得太清苦。

我年轻的时候,也会买一些大人看来无用的东西,也会被教育。舅舅还给我下了一个定论:有多少钱也能花光,根本攒不住钱。

现实中,月光族真的不少,父母总觉得手里攒下一些钱才有完全感,年轻人则觉得“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喜欢教育孩子的父母,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发泄怨气的机会

妈妈让女孩去买油买米,女孩却想着报销。父母肯定觉得,平时给女孩支付学费、生活费,女孩现在实习还发工资,又不是没钱买,又不是不吃,为家里做点贡献不是应该的吗?为啥非要分得那么清楚!买玩具,自己倒是舍得买,买吃的却要报销?这有点说不过去了。

父母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怨气,必须要发泄出来。所以,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都坐下来了,正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开始喷薄而出。

软柿子,容易被拿捏。女孩平时应该是逆来顺受的样子,不太发表自己的观点,父母已经掌握了女孩的性格,想说就说,没有丝毫顾忌。

硬骨头,一般很难啃。如果平时女孩总是惹不起,特别逆反,父母说一句,她有一万句等着,父母肯定不敢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父母不知道,自己心里痛快了,却让孩子倍感痛苦,自己无法走出阴影,不得不到网上发泄求助。

看了很多网友的支招,发现父母这步棋是走错了。穷养孩子,会让孩子变成可怕的样子。

在父母面前不再光明磊落、落落大方

女孩也想过反抗,但是等待她的是更猛烈的批评,无法改变父母的观点,所以选择了忍气吞声。

每次谈到钱,妈妈就反问她:你为家里做过什么贡献?

女孩马上自知理亏,才上大三,刚实习还没工作,确实没多少钱,确实没为家里做贡献,就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妈妈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女孩不会蚍蜉撼大树。但是,自己肯定还会有一些购买欲望,这些物品很有可能是父母不喜欢的。那怎么愉快地购买和享受呢?就是偷偷地买,不让父母知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隐瞒自己的财务状况

有人说,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会被人惦记,建议女孩不要跟父母说自己存了多少钱。

“扶弟魔”的案例多有报道,就是家中的姐姐常常被要求帮衬家里的弟弟,从学费到工作到结婚生子,无所不用其极。很多人对此非常敏感,总是担心再有一个被搜刮的姐姐。

父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要求就会收敛很多,总是试探却摸不透,对女孩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

这实际上就是在母女之间树立了一道坚硬的墙,孩子对父母开始防备的时候,亲子关系就开始紧张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和父母产生隔阂,减少和父母的联系

还有的劝女孩毕业后赶紧离开家,少跟家人联系。担心父母对自己索求太多,干脆躲起来少见面,这样,可以逃避父母的指责和要求。

但是,这样做,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分崩离析,好像不太符合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

虽说现代化的观点不是养儿防老,而是让孩子大大方方做自己,但是亲子之间的联系还是很有必要的,常常沟通,彼此心里慰藉。如果把孩子养大了,孩子就远走高飞,和父母的关系寡淡如水,总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又被认为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要求孩子节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孩子已经做得非常好的情况下,还要求孩子降低精神需求,那就不合理了。

穷养孩子,也许能节省一些钱,但是对孩子精神的穷养,会破坏亲子关系,亲手把孩子送到自己的对立面,让孩子防备自己、疏于联络,相信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所以,还是更新一些观念,尊重孩子的一些必要需求吧。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标签: 孩子 父母 玩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