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12月8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其中提到了儿童退热的常用药及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1.儿童退热常用药
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为准,只要体温超过38.5℃,就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热药(但特殊儿童除外,如,有高热惊厥史的。需提早在38℃或之前的发热阀值用退热药),而一般在发热温度低于38.5℃时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儿童可以选择的退热药推荐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两个名字都是药品的通用名,他们的商品名可能有很多种,但是只要通用名相同就是同一种药。常用的剂型为口服混悬剂,对于口服不能配合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栓剂,药物也是以上两种。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而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选择一种药物服用即可。针对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如温水浴等。
服用剂量可以参考相应药品的说明书,说明书中会根据孩子体重或年龄有相应的推荐剂量。但是不同药品说明书的药物含量是不同的,所以记得一定不要弄混。
2.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1)以上两种退热药选择一种使用即可,一般不需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物,因为退热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发热带来的身体不舒适度,而不是一味的把孩子体温降到最低;只有在使用一种退热药后不到4小时,体温又恢复到38.5℃以上时,可以考虑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但一定注意计算好用药剂量。
(2)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不要与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物同时使用,如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这些药物里面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同时服用会导致剂量叠加带来危险。不推荐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药物退热。
(3)口服的液体混悬剂用前摇匀后再服用,因为液体混悬剂易沉降,每次使用这些混悬剂的时候,一定要先将混悬剂摇匀,这样才能基本保证每次使用时药物的浓度大致是相同的(如果没有经过混匀的过程直接使用,很可能混悬液的上层药量较少,下层药量较多,会造成服药浓度不准确,进而影响疗效)。
(4)有惊厥病史的宝宝及早用退热药物(腋温>38℃或之前惊厥发生的体温阀值前)。高热惊厥是因体内温度急剧增高,造成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出现突发的全身抽搐。
(5)孩子服用退热药后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现象,注意适当减少和更换衣物,避免着凉。
(6)一般体温低于38.5℃时请耐心护理,采用物理降温,勤测体温。
配合物理降温
·可以温水浴或30-40度温水给孩子擦洗身体。
·多喝温开水,清淡饮食。
·可以辅助用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
·孩子出汗时要及时减少、更换衣服散热。
·不推荐冰水或酒精擦浴方法退热
以下情况必须就医
发热时如果孩子吃过退热药体温降下来后,精神状态较好(这点最重要),玩耍自如、吃喝正常、皮肤红润。这些情况表明孩子的病情并不严重,可以继续观察;但是如果出现了下面一些情况,就必须要去医院就诊了。
·拒绝吃、喝或精神差,表现出非常不舒服的样子。
·出现了脱水表现,如哭时眼泪少、排尿少、皮肤弹性降低、口腔粘膜干燥等。
·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如频繁头痛、呕吐、腹泻、呼吸出现明显困难等。
·发热超过了72小时仍然没有缓解。
推荐阅读:
北京发布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
编辑 刘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