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身边感染者的增多,不少人可能会感到焦虑。而家中的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也更加需要保护。
12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述人群应当如何防护和就医的问题。我们择取一些重点问题和回答,分享给大家。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发热、咳嗽也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症状。
目前南方和北方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略有不同。北方略微干燥,天气较冷,感染者的病情也略重,但病程基本上在5~7天即可好转。
而重症病例主要和自身的基础疾病有关,比如原来有肝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情况下如果感染了,建议及时就诊。
能够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包括新冠病毒。此外还有各种细菌和支原体等。
专家介绍,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以后的表现和成人相似,主要特征有:
1.主要症状: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不典型症状:乏力、食欲不好、呕吐、腹泻,个别孩子出现喘息、声音嘶哑等;
3.症状的个体差异较大;
4.发热的热程一般为2~3天,整体病程一般3~5天,出现重症的概率非常低。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虽然发热,但精神挺好,退烧后能吃能喝能玩,这时候就没必要特别紧张,也不需要马上去医院就诊,可以在家继续观察、对症处理。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
1.发烧持续3天以上还没有好转迹象;
2.精神状态不好;即便是退烧精神依然不好,比如小婴儿持续哭闹、烦燥、不好安抚;大一点的孩子总是睡觉、没精神、脸色不好;
3.病情加重:比如咳嗽变得频繁,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出现喘息、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明显的声音嘶哑等;出现意识障碍、惊厥等;
4.三月龄以内婴儿是特殊人群,一旦发热,建议及时就诊。
目前来看,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后,有几个特点:
1. 常见症状为咳嗽、喉咙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全身酸痛、发烧等,重症非常少;
2. 病程基本上为5~7天,和其他人群类似;
3. 母体胎盘是非常好的保护屏障,基本可以阻断病毒传给胎儿;
4. 即便感染,也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产妇妈妈注意戴好口罩。
作为家属或照顾者,要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比如基础心率、血压、体温和呼吸频率,以及外周血氧饱和度),加强对老年人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大小便和进食情况的观察和监测。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就医:
1. 症状持续或者加重。比如发热持续甚至有加重倾向;
2. 出现新的症状。比如出现了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出现肢体不能运动特别单侧肢体不能运动;不能进食、恶心呕吐;嗜睡;不认人了,定向障碍等;
3. 本身基础疾病加重。比如本身有冠心病的,出现心绞痛;原来有慢阻肺病或哮喘,出现慢阻肺病和哮喘的加重。
1. 接种疫苗,包括全程疫苗和加强疫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罹患重症感染的发生率;
2. 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和密闭的场所,如果一定要去,佩戴好口罩。回家后一定要洗手;
3. 加强通风。如果天气寒冷,通风时老年人可以去其他的房间里,等通风结束、室温恢复正常后再让老年人返回该房间;
4. 正常就诊。有基础疾病或急性疾病的老年人,不用因为害怕感染就不去看病或者取药,影响病情发展。可以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购药或让亲戚朋友购药;
5. 规律生活,不必紧张,合理作息规律睡眠,保证营养,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不推荐储备很多药物,如果保管不当可能导致过期或误服。
此外,不主张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和交替服用。应按照说明书中适应的年龄段、推荐的剂量或者医嘱用药,要注意两次用药之间的间隔时间。
如果自己拿不准,可以通过远程就诊来得到专业人士的用药指导和推荐。
专家表示,根据监测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略低于60岁以下的人群。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其他人群发生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低于百万分之一。
此外,当前病毒传染力强,传播过程隐匿,即便是独居老年人,也依然需要接种疫苗。
只有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急性的、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才是疫苗的“绝对禁忌”,不可以再接种这种疫苗。
而其他的情况,比如正在发热、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治疗期,都是疫苗的“相对禁忌”,不是不能接种,而只是需要暂缓接种。当不适合接种的情况好转(比如疾病痊愈或治疗结束)后,即可及时接种。
正如专家在此次发布会上说的那样,这一波新冠病毒就像一次出海,我们要平衡心态,做好防护,战胜恐惧,我们终究会也一定会胜利返航!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