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游戏上瘾,我把电话手表摔了……事发后,才知道问题出在哪

“摔个手表,能除掉他的游戏瘾,也值了!”

当孩子爸突然夺过儿子手中的电话手表,猛地往地上一摔时,我和孩子当下都懵了!谁都没有料到,爸爸会发那么大脾气,可确实,孩子最近的表现不尽人意。

近段时间,儿子突然热衷电话手表,表不离身,上车翻,下车玩,做作业的间隙,也总时不时把玩着。如果问他,永远都有借口:

“我查个资料”、“刚刚有同学问我作业,回复一下”……

次数多了,儿子玩表的行为就进入了我们的注意视线。也就在这当口,当孩子爸再三要求孩子把手表拿过来,儿子却磨蹭着“等一下”之际,只见爸爸夺过手表,猛地往地上一摔,只听“啪嗒”一声,表瞬间碎了。

事后,孩子爸事后,孩子爸豪言:如果废一个表能让孩子断瘾,值得!

但在我看来,用“摔”的方式吓唬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不成未来继续摔手机?摔电脑?

一、“心理师儿子也迷上了游戏!” ——孩子为什么容易上瘾?

孩子沉迷游戏,似乎是一个静悄悄的过程,等父母察觉,常常已经出现了“瘾症”。很多父母其实并不反对孩子玩游戏,不能接受的是:为什么孩子玩着玩着,就会游戏上瘾?

《广州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位心理咨询师妈妈,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十多年,接手过大量游戏上瘾的孩子,自以为深谙游戏成瘾之道,却猝不及防地发现:自家10岁的儿子,竟也迷上了游戏!

这位心理师妈妈没有摔孩子的手机,而是选择和孩子一起打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游戏之于孩子的魅力”,妈妈的“陪玩”路,便成为了一条“解毒”路。

综合这位妈妈的经验,也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心得,今天的这篇文章跟各位家长聊一聊关于“游戏上瘾”这件事,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出问题先找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游戏之所以吸引孩子的原因在哪里。

1)不可抵抗的大环境。

儿子手表被摔以后,我跟他谈过心,他告诉我,频繁用手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手表里有一些游戏软件,每天可以定时刷积分,积分可用来换个性装扮,班里同学都在玩,大家私下会攀比谁的装扮更炫酷。二是聊天,写完作业没事干,同学之间就会无聊地发发表情包,聊一些神魔鬼怪的话题,让他感觉很有趣。

心理学沈家宏老师在心理著书《根本停不下来》中指出: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条就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

随着科技设备成为孩子们的必备品,孩子接触游戏唾手而得,为了刺激产品销售,网络程序员更是努力开发游戏和娱乐软件,最大限度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孩子自控力弱,也便一玩就上瘾。

2)孤独感和可控感

儿子在向我阐释玩手表原因的时候,强调过一句话:“你们现在都不陪我玩,我很无聊。”

的确,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再忙都会耐下心来陪孩子玩一玩,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对于孩子的耐心几乎都耗光在各种陪读和作业检查中,一旦搞定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提出的“陪玩”要求,基本都是“拒绝”姿态。

我想,游戏就是这么“趁机”入侵了孩子的业余生活。

与此同时,当孩子打开一个游戏软件,不管他摁什么按钮,游戏都有强回应,这能够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这种互动有无的良好感觉,也就深深吸引了孩子,让他们无法自拔。并且,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掌控感,他可以主导游戏角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还可以通过勤练级得高积分,帮助他们购买自己想要的装备。

种种在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回应感、可控感、荣誉感,吸引着孩子忍不住频繁打开游戏软件去探索。

3)释放压抑感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孩子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中,因为受到的关注多,管制也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玩,孩子处处受到压制,却因为个体力量小无法反抗。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在虚拟世界里称王称霸,无形中释放了不少对于外界的不满,游戏甚至满足了孩子某种假想的攻击。

二、“我儿子两年没出家门!”——如何判断孩子游戏上瘾?

亲戚家有一个孩子,本该毕业参加工作的年纪,结果愣是在家“休养两年”才回归正常生活。

在那两年中,他的生活半径就是自己的卧室,非必要基本不出房门,昏天暗地打游戏,连吃饭都是做妈的送到他床头。

所有亲戚提到这个孩子时直摇头:这孩子完了,游戏上瘾着魔了。

如何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具“上瘾”倾向,从而帮助父母及时引导孩子?

家长不妨自问3个问题:孩子行为正常吗?亲子冲突频繁吗?孩子是否有不良癖好?

① 如果孩子虽然玩游戏,但是依然能保持学习,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那么家长基本不用太担心,孩子的“社会功能”未受损,未达“上瘾”层面。

② 家长自查亲子关系是否紧张。有很多孩子自从迷上了玩游戏,情绪波动异常,易躁易怒,有些还变得特别忤逆。排除青春期的原因,则需要考虑是不是游戏导致。

③家长应该留心孩子是否有不良癖好,比如熬夜,比如偷钱,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虚荣心,会偷钱买装备。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家长要引起注意,这些孩子处在危险地带,推一把还是拉一把,关系孩子的前途。

三、“我用这方法,儿子游戏不上瘾。”——沉溺网瘾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

生活中,也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虽然玩游戏,却不上瘾。 儿童大王郑渊洁曾在著书《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中提到过他发觉儿子游戏有瘾时的做法,值得思考。

作为中国第一代拥有个人电脑的家庭,儿子郑亚旗还在需要拨号上网的年代,曾经因为玩游戏,家庭电话费一个月高达6000元。

当郑渊洁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他心里明白:如果对儿子说,你要少玩游戏,不仅没有作业,反而会起反作用。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设置一个表格贴在冰箱上,然后召开家庭会议宣称:每月进行一次电脑游戏家庭比赛,每个人都要争取获得电脑大赛第一名。

果不其然,当大人开始认真玩游戏,孩子本能对游戏淡了兴趣。郑渊洁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有时候孩子玩游戏,其实是想在某一方面显示比家长厉害!

因为孩子在生活其他方面得不到优越感,电脑游戏则可以让他们拥有这种优越感。

由此可见,孩子玩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瘾,而成瘾的深层原因则在于:现实中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遭到了破坏,逼使孩子与游戏建立了亲密关系。换句话说,游戏是亲密关系出问题的“替罪羔羊”。

当孩子游戏上瘾,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离开游戏,重建亲密关系呢?

1)家长首先要“自我反思”,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给了孩子压力?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2)保持中立态度,游戏和结果都是孩子的需求,是可以兼而有之的。也就是说,父母要引导孩子管理好游戏时间,而不是禁止孩子玩游戏。

3)建立游戏规则。家长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到孩子手里,自己起到监督执行的角色,孩子拥有自我管理的感觉,才能培养自我效能感,从而迈向自律。

4)引导孩子找到游戏背后的价值。把游戏当作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引导孩子从游戏中学做一个有趣、有价值的人。郑渊洁的儿子后面慢慢学会了做网页,并以此为技能兼职赚钱,后来不仅没时间玩游戏,更别提游戏上瘾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但如何让孩子有节制的玩游戏,不仅考验着父母的教育态度,也考验着父母的处事智慧。“堵”不如“疏”,现代父母,更需要换位思考,才能走近孩子,帮助孩子。以此共勉。

我是诺妈,专注亲子成长研究,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