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偶然间看到一个视频,视频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视频中是一个大约初中的男孩(于浩洋),坐在餐桌前玩手机。舅舅询问:“于浩洋你干嘛呢?怎么不吃饭?玩手机超时了吧?”
“要你管?你是我爸还是我妈?”于浩洋马上开始顶撞舅舅。
然后,舅舅反问妈妈:“这就是你教育的孩子?”
妈妈训斥了孩子,可于浩洋筷子一扔,说了句“不吃了我”就回屋继续玩手机了。随后,舅舅对妈妈一顿数落,对于现状妈妈表示无奈:“玩上手机就不撒手,有时候连爷爷奶奶都顶撞,都是爷爷奶奶惯的。”
舅舅看不下去了,拿起一把戒尺狠狠地教育了自己的外甥……结果如你所料,皆大欢喜,尝过了戒尺的“味道”,经过了5小时面壁,于浩洋承认了错误,并写下了保证书。
以这个视频为例,我想要说说自己的分析和态度:
首先,不提倡体罚,更别说打孩子!原因很简单:打孩子,意味着攻击性行为出现,人在愤怒情绪下,很容易失手,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换个角度来看:打孩子这样的方式,打得轻了,起不到惩罚的效果;打得重了,容易伤害孩子。可是轻与重,我们要怎么衡量呢?
其次,打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最容易的一种教育方式。打孩子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不需要过多的技巧,简单易行,取材方便,不受场地限制。
再次,孩子表现出的温顺,或是因为屈服于舅舅的戒尺之下!换个角度看:如果孩子能打得过舅舅是不是就可以不接受惩罚了?所以,这样以“武力战胜”孩子的做法,并不可取!
那么,遇见这样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呢?@37度暖爸,再来分析一波:
第一,家长看到的是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一般的考虑方式是: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杜绝孩子这样的行为。但是,多数家长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经验,在使用常见的“说教法”之后,发现无效,愤怒情绪也就出来了。愤怒、打骂,实际上是家长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的一种心理状态。
第二,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相应的心理动机,不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只是解决当下行为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例如:视频中,舅舅通过戒尺的确让小外甥低头认错,但孩子形成玩手机行为的根源依然还在。如果离开舅舅呢?会不会依然我行我素?不得而知,也就是我们在就医时,常说的“没有除根儿”!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一般都有以下的共性原因:
1、父母亲互动方式,造成孩子得不到积极关注,孩子产生了无价值感。在手机游戏中,他就是那个“掌控者”,可以自由支配,获得价值感。
2、孩子在学校因为欺凌、成绩、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厌学情绪,与同龄人相比价值感低,无法在同龄人中获得认同。转移到网络的虚拟社交环境中,可以获得认同、存在感与自我价值感。
3、父母亲以手机为哄孩子的手段和工具,长期积累,孩子对手机产生了依赖。
4、父母要求过于严苛,孩子怎样努力也无法令父母满意,久而久之,形成了无助、无望、无价值感的“三无”心理状态,慢慢产生自卑心理。而手机是寻求自我价值感和快乐的最便捷途径。
举例说明:看小视频,可以获得快乐,现在网络上随处可见有很多的搞笑视频;玩游戏,自己做角色甚至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掌控者,从而满足自我价值感的需求。
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孩子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涉及的社会方面比较少,如果在环境中无法获取价值感,那么孩子就会想办法自己进行寻找。
分析完原因,我想你大概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一,对于轻度手机依赖的孩子,可以采用陪玩,聊感兴趣话题等方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而不是以一个“执法者”的姿态出现,这很容易让孩子进入到“抵抗者”的角色。双方形成了对抗态势,无法沟通。
第二,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再多的“网络成就”也难以媲美生活中的亲情关怀。父母多给一些鼓励、肯定,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孩子自然会从网络世界中脱离出来。
曾经,我问一个10岁的男孩:“你为什么很喜欢玩手机呢?”
他说:“很好玩啊!等我到下一个阶段,我的战力就能到227w了!”
孩子在表达游戏带给自己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家庭中得不到,只好将触角伸向外部世界,手机、游戏,是孩子们能做出的最简单、成本最低的选择。
结语: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生长环境,尤为重要,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巨大。当我们纠正孩子的某一个行为时,一定要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而不是停留在纠正行为层面,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还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双方进入对抗姿态,堵塞亲子沟通管道,将事件继续朝着恶化发展。
编后语:本篇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每个家庭都有独特性,所以方法一定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家长无法实现自我成长,有些方法给出来也是做不到的。例如:文中提到的陪玩、陪聊、拉近距离,我相信会有很多家长存在抵触心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视频素材来自于视频号“梅英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