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烟花三月
在“我阳了”成为新的流行社交名词之后,我家也不幸中招。
病毒来势汹汹,我和老公的症状都比较重,体温居高不下、嗓子似吞刀片、浑身酸痛无力,只能躺在床上养着。
儿子的症状相对较轻,烧到39.2摄氏度之后,体温开始下降至正常范围。
我一边庆幸儿子很快恢复正常,一边又为他的饮食起居无人照料而担忧。
没想到,儿子信誓旦旦地说:“这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刻,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虽然他已是12岁的大男孩,但是一想到他平时大大咧咧,学习不够勤奋的样子,我对他的话没有半分相信。
可儿子之后的做法出乎我的意料。
他先做好防护,按时给我们端水送药,服药1小时后,他又送来水果,让我们补充维生素C。
他还在网上学做简单的菜,西红柿炒蛋、青菜炒肉、白菜粉条、海米疙瘩汤等,一日三餐,我们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在儿子的精心照料下,我和老公挨过高烧的3天后,不适症状逐渐减轻。
痊愈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经历此事后,我不得不重新认识我的“学渣”儿子。
他在学习上不能给我们带来荣光,但是他知道感恩、懂得反哺,在我们需要他时义无反顾,用行动温暖我们的心窝。
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我的“学渣”儿子,真是来报恩的。
那个“学渣”孩子,真的是来报恩的
还记得电视剧《人世间》中,周家的三儿子周秉昆吗?
他的脑子不太灵光,成绩在班里倒着数,初中没上完就进厂当了工人。
恢复高考后,他的成绩根本够不到大学的门槛。
可正是这个“学渣”孩子,在母亲突然昏厥成为“植物人”后,为了不让在外的父亲、哥哥和姐姐耽误工作和学业,以一己之力扛起照顾母亲的重担,也使得这个家不至倾颓。
那几年里,不管白天工作有多忙多累,晚上他都会去看望母亲,或把家里的近况说给母亲听,或给母亲按摩、擦洗身体,从没抱怨过一句。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周母的身体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
周母感慨地说:
“妈一直觉得,你比你哥你姐强。
你哥你姐六九年离开家后,妈是真的觉得他们走了。
你在家,妈心里就踏实。”
像周秉昆这样的孩子,给父母的孝,是“养口体”式的,即在父母身边伺候,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
这何尝不是父母的幸福呢?
我的表妹从小不爱学习,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念完中专就在镇上上班了。
这让小姨在同事面前丢尽了面子。
因此,小姨几乎不给表妹好脸色。
有一次,小姨上班途中被水管绊倒,把腿摔骨折了。
表妹一接到消息,就赶忙回家看望小姨。
三个月的时间里,都是表妹照顾小姨的吃喝拉撒,还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得益于表妹无微不至地照料,小姨的腿伤恢复得很不错。
从此,小姨不再觉得表妹给她丢脸,而是开始在外人面前夸表妹。
那个“学渣”孩子虽然不能给父母挣得光鲜的面子,却可以给父母最温暖的里子。
在父母需要的时候,他能常伴左右,嘘寒问暖,奉上热汤热饭,使父母的身心熨帖。
优秀的“白眼狼”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是灾难
想起曾经在微博刷到的一个事例。
23岁的女孩在西班牙留学,因为对生活费数额不满意,竟在网上公开辱骂自己的父亲。
女孩父亲每月的工资有1.3万,给女孩的生活费是1.1万,可女孩还嫌少。
当父亲询问钱都用在什么地方时,女孩的回应很冷淡,觉得父亲是在找茬吵架。
当父亲表示她应该节俭一些,独立一些时,女孩直接对父母开骂。
父母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掏心掏肺、付出所有,竟然养出一个不懂感恩、不知心疼父母的“白眼狼”。
可这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网友@苹果妈妈的爱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家住湖北襄阳的赵先生老来得女,全家人都对女孩疼爱有加,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女孩也不负众望,学习成绩一路领先。
老师曾对女孩父母说,即便考不上清华、北大,她也能考取复旦、人大等名校。
高考成绩出来,女孩果然考得很不错,父母高兴极了。
填报志愿时,女孩却铁了心要出国留学。
面对巨额的留学费用,父母犯了难。
可一想到女儿这么有上进心,父母决定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上学。
女孩留学7年,共花了100多万,其中40万是父母跟亲戚借的。
父母本想供女儿念完书,女儿找到高薪工作,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可是,定居国外的女儿根本不回国看望他们,连他们相继患病住院都不曾露面。
赵先生提出让女儿尽赡养义务时,遭到女儿的拒绝,理由是德国人都是各过各的,互不打扰。
赵先生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视若珍宝的女儿会如此对待父母,寒心至极。
网上流行一个词,叫“新型啃老”:
“新型啃老多是拿捏着父母的爱子心理,以体面的由头,行啃老之实。
他们享受着父母服务和资助的同时,却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只是把其当作不劳而获的借口,父母被蒙骗其中,还以为孩子有进取心。”
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永远都是灾难。
父母会渐渐发觉,一张优秀的成绩单,根本弥补不了子女不孝造成的伤害。
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福气
把孩子培养成才,不一定是父母的福气。
孩子懂得感恩和孝顺,才是父母的福报。
其实,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并不难,它就藏在点滴的生活中。
1.舍得用孩子,让孩子真实感知父母的不易
一位卖卤菜的妈妈,经常把儿子带到摊位上。
儿子在耳濡目染中渐渐掌握了一些技能,也看见妈妈的辛苦。
别看小男孩只有7岁,装菜、打包都不在话下,动作标准娴熟。
每逢饭点顾客多时,他顾不上吃饭,饿了就抽空扒几口,累了就在椅子上躺一躺。
看到妈妈流下汗水,他会踮起脚帮妈妈擦汗。
他心疼妈妈,每天放学都来帮忙,已经干了3年了。
妈妈表示亏欠孩子太多,而我却从妈妈脸上看出幸福的模样。
作家毕淑敏说: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父母舍得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不仅能掌握生活技能,还能体会劳作中的辛苦,从而理解父母的不易,懂得心疼和感恩父母。
2.父母做好表率和引导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不孝敬家中的老人,他们嫌弃老人不卫生、动作慢。
仅仅因为老人手抖夹不住菜,经常把菜掉在餐桌上,他们就把老人赶下餐桌,给老人一个破碗,让他蹲在角落里吃饭。
终于挨到老人去世,妈妈迫不及待地把老人用过的破碗扔掉,年幼的儿子却不让,说:
“妈妈别扔,留着它,等你们老的时候,我要用它给你们吃饭呢。”
父母在做,孩子在学。
作家莫言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孩子是最灵敏的接收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吸收内化,并用行动表现出来。
如果父母想养出孝顺、懂得感恩的孩子,那就要孝敬家中的老人,让自己也有一颗感恩之心。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在父母的教化中学会感恩,懂得疼惜父母。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对孩子有美好的期待。
希望他学业有成、出人头地,给自己带来荣光。
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可不懂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用。
希望父母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也注重品行教育,让孩子早些长出感恩之心。
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
愿为人父母的我们榜样先行,将来能被孩子温柔以待。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