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科培训收费一次不超过5000元,监管难点在哪儿?

记者|陈振芳

学科类培训机构得以压减治理的同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问题凸显:如资质欠缺、质量难以保证;过度营销、抢占市场,无端制造焦虑;过于牟利、趁机抬价,扰乱行业秩序。

12月29日,为深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下称《意见》)。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央“双减”意见既包括学科类培训治理,也包括非学科类培训治理。

《意见》新增了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的规定,防止一次性收费过多增加资金风险和家长负担,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培训机构的收费时长或金额。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要求,线上机构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这些要求均在《意见》中得以重申。

12月29日,广州二年级学生家长李明告诉界面教育,她通过私人聘请艺术学院学生,为孩子提供萨克斯乐器培训,每小时收费160元。据她了解,外面的培训机构收费为200元/45分钟。

因为担心机构暴雷问题,李明一般不会购买超过半年的课程,也很少去校外培训机构购买课程。

“超过5000元就要警惕了。我一个朋友交了4万多的英语培训费用,最后都没有退回来,说上网课抵扣。”李明告诉界面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研究员储朝晖对界面教育称:“一些机构披着非学科培训的马甲,实际进行学科培训。这次的《意见》规范,有明显针对这类现象的意向。”在他看来,国家在对学科类培训进行规范以后,非学科培训是进一步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的步骤。

储朝晖认为:“收费监管主要是为确保不存在商业欺诈,让培训机构和被培训方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

12月29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表示:“非学科培训监管难题,关键在于执行。”他指出,此前对于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超过三个月等措施,并未得到落实。

“有家长认为一次性收费不超过三个月很麻烦,他会配合培训机构提前缴纳一年或两年的费用。”熊丙奇指出,很多机构也更希望家长一次性缴纳长期费用,常见的做法签多次合同,单个合同的时限和金额是合规的。

“如果家长对资质、课程、交费没有自身要求,监管措施再严,最终只能停留在文件上。”熊丙奇建议,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经营,需要强化过程监管,以及过程评价。

“非学科类培训的收费普遍较学科类偏高,如不能有效监管,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带来资金安全风险。《意见》的出台能管住收费、稳住价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执行院长朱旭峰在教育部官网撰文指出,要加大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预收费的检查力度,防止变相或违规收取费用,防止收费进入银行监管专户以外的其他账户。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撰文指出:“《意见》出台为资本在非学科校外培训领域亮出了‘红绿灯’,对稳定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者的发展预期具有“定心丸”作用,客观上为非学科校外培训行业规范稳定前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级市场上,港股教育板块午后跳水。截至12月29日收盘,新东方(09901.HK)跌近6%,思考乐教育(01769.HK)大跌超26%。全通教育(300359.SZ)、凯文教育(002659.SZ)分别跌9.36%、4.49%。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