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妈妈,发现自家孩子还挺黏自己的。
3、4岁的小孩,同龄人都能适应幼儿园或早教班了,但孩子总不太愿意去,需要妈妈在那里陪一会,还总需要回头确认妈妈在不在;
即使是去小区楼下经常玩的地方,如果中间妈妈去上了会厕所,回来必定看到自家孩子在哇哇大哭找妈妈;
晚上睡觉时总爱黏着妈妈,不太愿意分房睡……
把孩子这些表现在网上一搜,不少育儿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说自家孩子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妈妈们就疑惑了,这怎么就缺乏安全感了呢?
不愁吃不愁穿的,也很少会打骂孩子呀。家里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呢,也不会说没人疼呀?
细细讨论后,才发现原来这些妈妈会有这样的共同特征:
经常会自己悄悄离开家,没有告诉孩子。有的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有的是因为要出去玩……
而没有告诉孩子,是怕孩子哭着要跟,所以会趁孩子睡着或是让家里其他人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时候出门。
而当孩子反应过来要找妈妈时,翻遍整个家都找不到,一直喊着妈妈却没有回应,孩子只能嚎啕大哭。
或许家里其他人会及时去安抚孩子,并转移注意,孩子会哭一会就停了,不再找妈妈。
但妈妈们会发现,当自己回到家时,孩子会变得比平时更黏自己,并且这样的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妈妈是在自己午休时离开的,那么孩子可能午休时很难被哄入睡;
如果妈妈是在自己玩时离开的,那么孩子总会尽量与妈妈待在同一空间,不管是自己玩也好还是跟其他人玩也好,总得保证妈妈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温尼科特说: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安全感便是孩子确信自己可以随时回家,不用去反复确认。
而在形成安全感的过程中,孩子便需要反复去确认这样一个事实,妈妈需要随时在场。
而像上述的情境中,孩子在想要随时回到妈妈的怀抱中时,妈妈却不在,让孩子不安,而妈妈不在场的多次累积,不安全感越来越明显,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他需要一直寻找妈妈、用确认妈妈存在来确认自己存在。
这就是那些孩子在找不到妈妈后,过后会一直想黏在妈妈身边的原因。
一次的缺失,便需要多次来补偿。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安全感可以被看做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
所以现在的育儿话题总会强调父母要给孩子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更受欢迎,愿意遵守规则,也更有意愿与别人合作,性格会比较独立,也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去挑战新事物,即使受挫,也能直面惨淡,勇往直前。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我发现,那些认为自己被母亲喜欢或偏爱的人,在生活中会展示对自己的信心、无法撼动的乐观,常常显得英勇,而且总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一书中指出了这些共同特征: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显得心事重重,过分忧虑;
他们会在行为上好斗,经常喜欢搞破坏,做事不计后果,比如从高处往下跳;他们会比同龄人更加焦虑和恐惧;
会回避某些情感,比如会在谈到自己生气或愤怒的事情时吞吞吐吐,害怕用语言表达情感;
行为混乱,做事情漫无目的,也不遵守规则;
总是用被动、无助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例如想要什么东西时,会先行哭闹,即使父母有与自己约定好,也总要撒泼打滚。
显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总会与一些问题相伴,而长大后,也没能忘记那种焦虑不安,世界是可怕的感觉。
有位网友是这样形容自己的不安感的:我觉得自己的脊柱是空的,身后空无一人。
空的脊柱承担不了生活的重量,身后也没有人能支撑住自己,所以当人生受挫时,只想逃避或被压垮;
没有随时可以回去的家,所以无法安心向前发展。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呢?上面提到的妈妈们还能怎么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呢?
简单来说,那就是做那个让孩子随时可以依靠的人,给孩子提供随时可以回家的环境。
妈妈们要明白,孩子会想在你出门的时候黏你,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了,而选择悄悄走,其实更是在加强孩子的不安全感。
学龄前的孩子,其实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不如学着把自己的出行计划提前告诉孩子,让孩子清楚妈妈有外出的计划。
可能孩子会要求想跟着一起,妈妈可以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诉孩子不能带他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不是妈妈不想,而是妈妈不能。
孩子知道妈妈会消失一段时间,但妈妈还会回来,这远比你悄悄的走,却让孩子在平时中总有种妈妈会随时消失的感觉好得多。
安全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无论多大,都知道自己身后有所依,有安全的港湾在。
这份笃定,永远是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END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