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以来,南都围绕“网络游戏防沉迷漏洞”话题连续推出多篇系列报道,引发各方热议。记者调查发现,有部分手机品牌的系统账号实名认证后,能够“一键直通”部分手机游戏,无需认证即可游戏和充值,电商平台也有商家销售此类实名认证过的手机系统账号,极易成为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的办法。有游戏产业分析师认为,防沉迷机制痛点是“实名不实人”,一次实名验证难保后期登录的也是本人。
此外,南都《民生面对面》栏目还邀请多方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化解防沉迷机制的痛点。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协未保委主任郑子殷律师认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单靠游戏公司解决沉迷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为此,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到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工作中。
南都持续报道防沉迷问题,引发多方关注
从2021年开始,南都“记者帮”就已聚焦网络空间治理,通过一系列调查报道,呼吁各方关注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问题。
2021年7月,多位家长向南都反映,自己家孩子通过“租号”或“卖号”的方式绕过网游防沉迷系统,在游戏中的时长也因此不受控制,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一定影响。记者当时调查发现,网络上存在大大小小多个游戏账号租售平台,用户花钱租下实名认证后的账号即可进入游戏,不受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在一些电商平台中,租号交易对未成年人也缺少识别和限制功能,租号的价格甚至更低,用户仅需几毛钱就能租到一个热门游戏的账号。
2021年下半年,南都“网游租号”系列报道发出后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多家媒体跟进聚焦该现象。同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玩网游的时间、注册和登录、游戏时长等各项进一步提出要求。随后,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进行约谈。多家游戏企业、交易平台也发表声明,严格采取措施防范租号,并呼吁行业协同解决未成年人防沉迷问题。
广州家长:监管部门和家长的作用都重要
近期,南都关于“手机账号绕过防沉迷”的报道再次引起热议,部分广州家长受访时表示,线上网课、家长工作和家庭结构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手游,此时面对自家小孩往往有“束手无策”的感觉。一些家长称,自己在反思监督不力的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能参与,共同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出一份力。
周女士(化名)有一个正在广州上初一的女儿。她告诉记者,自己曾尝试让女儿自主安排游戏和学习的时间。“但实际尝试下来,女儿自己很难把控游戏节奏,经常会玩到忘记时间。”周女士说,在那之后她就禁止了女儿玩手游,“十一二岁的小孩心智尚未成熟,还是需要家长干涉和引导。”
虽然已禁止女儿玩手游,但她也知道自己视线之外,小朋友还有很多接触游戏的机会和方法。“我听到过女儿和同学讨论‘借一个账号来充值’,也看到过她在游戏之外,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看别人玩游戏。“因此,周女士非常认同“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这一观点,她希望游戏企业和账号租售平台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识别,也希望监管部门能保持对防沉迷的高度关注。“防沉迷是个很难有尽头的讨论,家长也不能把小孩沉迷游戏的责任全部甩到外界,希望各方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
有家长提到,孩子沉迷网游会导致亲子关系也发生变化,家长如果处理不当只会把问题变得更糟,专业人士的支持此时尤为重要。“我女儿就读的学校会组织课程,指导家长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我们来说受益颇多。”市民管女士(化名)认为,从学校学到的经验让她妥善化解了自家小孩沉迷游戏的危机,“我周围的家长朋友们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与身心健康,所以很少出现孩子过度沉迷游戏的现象。”
市民赵女士(化名)受访时直言,她对14岁儿子沉迷网游“无可奈何”。虽然她儿子没有个人手机,自己有空时也会监督儿子的游戏时间,但是他总能找到办法。“爷爷奶奶很宠他,不会限制他玩游戏,所以一到爷爷奶奶家他就‘放飞’了。”赵女士还提到,儿子的游戏账号都是用奶奶或姑姑的信息注册,网游防沉迷系统并不能起到约束作用。“因为打游戏,他现在的成绩大幅度下滑,特别是线上授课后,他玩游戏的时间更多了”。
在她儿子周围,还有很多未成年人也通过认证家长信息绕过防沉迷系统,她认为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确应该多方发力,同时自己也在反思作为家长监督的不足之处,“我很赞同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家长在其中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采写 南都记者 魏志鑫 实习生 张海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