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叫庄慕卿的网红上了热搜。他长相帅气,颜值超高。
可惜与他相关的热搜是一起悲剧:年仅21岁的他出车祸身亡。
很多人关注这起车祸,不是因为庄慕卿的颜值和名气,而是因为让他身亡的这起车祸太过惨烈。
他是在摩托车事故中身亡的,事故现场非常可怕。
事故发生在重庆的一条名叫聚贤岩的隧道内,靠近嘉陵江边,是一条网红隧道,限速60码。因为是单向两车道,经常有人在隧道内飙车。
事故发生在晚上11点,据网上的视频发布者说,自己看到一辆KTM1290摩托车在隧道中途开始提速,以较快的速度行驶在隧道内,速度可能超过100码。
而在隧道外,另一名男子驾驶一辆越野摩托,搭载一名女子逆向且高速事项隧道,进入隧道时减速翘头。
即使KTM1290摩托按照规定在隧道内按60码的速度正常行驶,遇到逆行的车辆,也依然可能避让不及,引发严重事故。
在高速行驶的状况下,遇到逆行的车辆,更会来不及反应,两辆摩托车发生惨烈碰撞。
KTM1290摔了之后,又撞到了路过的越野车和踏板车,事故现场有不止一辆摩托车在隧道口附近猛烈燃烧。一名佩戴护具的男子躺在路边,是旁边的人把他拖出来的。
隧道内也有摩托车倒地,地上散落了不少摩托车零件,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面部朝下趴在隧道一侧,另一名绿衣女子仰躺在隧道另一侧。
事故发生后,就很快有人报了警,事发后几分钟,警方和120就迅速赶到。警方迅速将现场封锁,警方、消防和医务人员也对现场进行了处理。
但已经来不及了,有三人当场身亡,现场盖了三块白布。另外还有一人进行了现场抢救,但因为伤太重了,也没有救活。
四名死者除了两辆相撞的摩托车驾驶员,还有两人都是女性,分别是两辆摩托车的乘客。
事发后,KTM1290摩托乘客的男朋友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这辆车的乘客是自己的女朋友,才25岁,平时都喜欢宅在家,那天是好不容易出去一趟。
晚上10点半的时候,他的女朋友还在观音桥与朋友一起玩,谁知11点过就出事了。他和女友的家人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他还说自己从警方了解到的信息是,高架越野摩托车的两名死者都只有16岁,严重违反交通规则。
因为越野摩托车正常情况下只能在专门场地骑行,不能随便上到城市主干道,但这辆越野摩托不仅上了主干道,还逆向行驶、翘头。而当时KTM1290摩托刚好从隧道转弯出来,速度本身就快,也来不及减速,这才发生了悲剧。
看看这些逝去的年轻生命,真是让人忍不住唏嘘。他们的父母要怎么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啊?!
要知道,在短短几个月前,也曾有一名23岁的网红“小鱼爱吃鱼”因为飙车发生惨烈事故而去世。
女孩长得很漂亮,也是平时喜欢机车,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骑摩托车的视频。
但是,她骑车时除了戴头盔基本不做安全措施,驾驶过程中也常常车速过快,还酷爱越线压弯,常常越过黄线冲到对面车道逆向行驶线,与对方车辆抢道路。
这是典型的违规行为,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她出事前,就有网友提醒她“越界了”。她的回复都是“下次不会了”。
她的朋友也曾说过怕她越界自己被撞到,她的回复也是“难得,第一次没把控住”。
但是,她显然并没有把这些提醒放在心上。
在10月7日那天,她参加一个活动,由于车速过快,外加可能越线,她不幸与对面的摩托车发生碰撞,当场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
身为父母,看着这样惨烈的悲剧,可能会想不通:为什么这些年轻人会这样呢?为了追求速度与激情,完全不把交通规则放在心上。既不在意自己的安危,也不在乎路人的安全!
其实,只要多关注一下,就会知道,10几20出头的年轻人,遭受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可能性是童年期或成年期的三倍。
我的青少年心理老师曾经讲过,在他做的青少年有关调查中。他发现,虽然青少年在身体上比儿童或成年人更健壮,但在可避免的原因造成的死亡中,他们却构成了最大的肇事者群体。
所谓可避免的原因是指导致永久伤害和死亡的冒险行为或危险行为。比如事故、药物滥用、伤人、自残或自杀等。
12岁到24岁期间,是人生中最危险的一段时期。很多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会做出极端行为,让他们失去生命和四肢,给自己及他人的生活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当然是青少年喜欢追求刺激的心理原因。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他们运用多巴胺的脑神经回路会变得更活跃,多巴胺产生追求回报的驱动力,它使青少年很容易被刺激的体验和快活的感觉吸引。
也就是说,为了追求快感,青少年很容易一时兴起就片刻不停地采取行动。即使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对,依然会去尝试,这就是多巴胺中枢的威力。
其次,另一个可怕的地方在于,因为青少年思维的局限性,他们很难看到大局,只看重执行某个行为后预计可获得的利益。即使结果会给他们自身带来威胁,他们依然可以为了收获令人激动的潜在益处而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
就像这些出事的摩托车手,他们很容易被那种超速的刺激感吸引,那一瞬间,他们只想感受这份速度带来的快感,根本不在意后果。
再次,还有一个原因是,试探极限、做出危险性行为,并从这些刺激性事件中活着回来,对某些青少年来说,也是他们的“成人”仪式。这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无力的,不是只能屈从于现实,而是可以有力量来对抗世界。
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他们发现自己能创造生命,也能毁灭生命。这份认知,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有些青少年宁愿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在充满刺激性、危险性的事件中,去体会控制世界,征服世界的感觉。
最后,是来自朋友的影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朋友对他们影响巨大,他们特别在意朋友的态度。很多时候,孩子本身可能并不想做某种危险性行为,但因为朋友在场,他们为了面子,同时也为了表现自己,就更容易做出冒险的举动。
就像这两个摩托车手,很可能是为了在女孩面前有面子,而特意耍酷。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很可能做出危险行为,通过更冲动、更冒险的动作来挣得“面子”。
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青少年实施的危险事件。
身为家长,自然会对孩子的这种“不可控”和“不稳定”的状态感到担心。想知道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
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从孩子婴儿期开始,父母就要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让孩子产生足够的安全感与自我意识,这样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也更能灵巧地面对生活的冲击,有意识地减少那些可避免的有害行为。
第二,让孩子有共情的能力。共情能让我们从另一个人的视角出发,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个人的内心。这是通往慈悲与善良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情商的关键。
就拿这起车祸来说,如果网红和逆行的16岁孩子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他就能体验父母的沉痛、体验坐在他后面的女孩的害怕,体验路人的担心,他们就不会不管不顾地做出危险行为了。
第三,让孩子学会整合,既尊重孩子冒险的心理,同时引导孩子用更安全、更有益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内在诉求。
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冒险的心理,都可能会有追求速度的冲动。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看的这类需求的积极面,同时与孩子探讨更多的可以满足冲动的方法,给孩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孩子疏导这种欲望。
就拿骑摩托来说,孩子到达法定年龄后,可以去体验。但是体验激情,不等于可以视公共安全于不顾,更不等于孩子可以在公共场所实施危险行为。要让孩子知道,体验激情更需要做好所有的保护措施,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安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有侥幸心理。
当孩子的心理空间更大了,他们就能看到冲动之外的更多选择。
最后,要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让他知道,他的生命对父母来说非常宝贵,爸爸妈妈是满怀期待迎接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懂得尊重生命,才有能力保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