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新:现代高中以及未来教育的模样,应该渐趋淡化中学与大学的边界|校长谈

清代教育家郑观应说:“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更能培养出好的人才?笔者以为,学校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理应对接国家人才战略,对接社会生活之需;学校办学应该回归教育初心,重构育人资源,追寻教育的“道梦空间”,实施多元融合育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明体达用——着力造就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人才战略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核心在于“拔尖、创新”,其本质就是要培养“能思想”的人才。

学校人才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要义,在于培养“能思想”的人。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例如被苏东坡誉为“东南学宫之首”的苏州中学,在其近千年的办学历程中,“能思想”一直是贯穿其中的内核。苏州府学创始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天下”情怀,本身就是“能思想”的写照。范仲淹创建府学,延聘胡瑗推行“明体达用”“分斋治学”的“苏湖教法”,倡导儒学诸生“君子九思”,治学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就是突出“能思想”。

清代理学家张伯行兴建紫阳书院时,治学管理更是讲求“学思并进”“慎思审择”“学之以思,研之以用”,师生之间时常学术争鸣、会讲“思辨”。时任1929年苏州中学校长的汪懋祖先生更是将“能思想”写进了《苏中学生修养标准》:“勤学业、勇服务、守纪律、重卫生、尚公德、谨态度、习言语、能思想、富兴趣、修社交。”

培养“能思想”的拔尖创新人才,就要聚焦人才培养的思维品质,就要让质疑批判、理性思辨成为学习日常,进而让学生变得更有活力,让学习变得更有张力,让教育变得更有魅力,让人才如雨后春笋且自能适应未来世界的挑战。

空间融合——构建学术思考与生活交际融合的学习型社区

潜在课程理论认为,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除了显性课程以外,内容上涵盖了学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空间上涉及学校的每个角落,人员上容纳了所有的师生员工。因此校园空间的精心设计与打造,是学校建设与内涵追求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未来教育管理的新征程中,学校办学应该追求空间上的融合,不妨借鉴古代书院经验,重构现代校园空间,努力将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融为一体。

比如在教学区创设多处集研讨、阅读、交友、茶歇、小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空间,同时在生活区创设多处钟书阁式的学生自习室、阅读角、研讨中心、文化沙龙区等多功能高颜值的复合空间。这种物理空间的融合性,还可以表现在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室,而是融通课堂内外,实施开放教学。道山亭上的国学课、樱花树下的写作课、春雨池边的舞蹈课,都可以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甚至推开一扇门,走进文庙碑刻博物馆,上一堂博物馆里的人文课,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教育社区、融合型的“南园小镇”。

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生活化的行为,其本身就是生命存在和生活体验的共同体。因而现代学校乃至未来教育,当追寻融合校园山水、人文建筑与文化教育资源,集教学教化功能、学术研究功能和生活娱乐功能于一体,合力打造教学相长、师生从游的多功能育人空间,将校园建成学习型社区,将学生真正作为全面发展的人来培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道还淳——破解时代教育内卷之策在于合规律守正创新

当今教育,内卷不止,功利主义、应试主义甚嚣尘上,破解之策究竟为何?笔者以为,学校教育,宜当坚守育人之根本,秉承“学道还淳”,坚持守正创新。作为“东南学宫之首”的苏州中学,近年来正在努力探寻破解时代困境的“苏中之道”。

这里的“苏中之道”,可以有三层意解。其一为苏中道山之道。道山者,苏中校园一土丘也,相传为五代吴越王钱元镣筑南园掘池垒土而成,后府学诸生为纪念周敦颐在此讲学而建道山亭,嘱后世学子以“耕道得道,学山至山”。其二为苏中校园“入门三重”之道,寓入泮规学、修身立学、德善优学,经校史文脉、尊经观德,辗转学道石径,“立己达人、弦歌不辍”。其三源自苏中御碑亭的“学道还淳”,此为康熙帝题赠苏州中学前身紫阳书院之匾额,后继有乾隆帝所题“白鹿遗规”、同治帝所题“通经致用”,共同揭示教育宗旨、教学之法与育人目标,此为“还淳”之“学道”。故“苏中之道”,内涵丰富,究其根本,在于“还淳”,“淳”之所向,在于守正而创新。只有坚守传统,于传统中寻求革新突破,方能不迷失自我,永立潮头。

追寻“学道还淳”,就是回归教育初心,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教育最质朴、最本真的状态。这应是学校教育的价值理性所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书院精神——现代学校乃至未来教育育人模式的有益补充

未来学校教育,应突破教室之限,突破校园之限,广纳天地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成长过程。这种依山傍水、融通生活的读书所在,颇具中国古代书院的影子。在中国古代,书院既不同于规制统一、形式严谨的官学,亦不同于多元混杂、各有所本的私学,而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成为与官学和私学平行交叉发展且兼具私学自由灵活和官学规制精致的教育载体。

苏州中学的前身苏州府学就带有浓厚的书院特质,范仲淹当年捐地南园重教兴学,便将曾经读书就学且经年为官后又受聘掌教的应天府书院的规制与精神融入其中,培养出了大量经学与治事人才。这种书院格局与治学方式,历经多代延续,尤其是1713年张伯行又在此增设紫阳书院后,一直传承至今。

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大可将这种师生同舍生活、教学互助相长、注重修身养德、崇尚学术会讲的方式,融入现代高中学校管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借鉴古代书院精髓,融合英美书院优良,开展现代书院制育人模式探索。比如以书院制的方式,实行导师制、学长制,开展浸润式、体验式教学,综合构建以“面向全体、自主选择、高阶研修”为宗旨的书院制育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让书院制育人模式成为现代学校乃至未来教育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让书院式校园生活成为学生自主成才的“书香庭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大学之道——未来高中应该成为具有大学特质的学术摇篮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种“从游”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大学,同样适用于高中。

无论是府学书院时代,还是新学师范年代,苏州中学一直拥有大学的基因,也因此苏州中学向来被坊间誉为“最像大学的高中”。把一所现代高中,办成具有大学特质的学术殿堂,这正是作为“学术苏中”对“大学境界”的追求。“大学境界,天下胸怀,奋斗精神”,是苏州中学的办学追求,也是对全校师生的成长诉求。

近年来,苏州中学积极探索基于书院制的导师制、学长制,让学生自高一起始就双向选择导师,组建综合实践项目组或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导师和学长的“双师”引领下,沉浸体验学术研究的其乐无穷。同时,学生个性化的竞赛课程定制,校本化的各类课程选修,贯通高校的大学课程先修,行走乡土中国的社会考察,多元素融合热闹的体育节,活跃超凡的数十个学生社团,这些多在大学才能见到的场景,在苏州中学已经成为日常。

现代高中以及未来教育的模样,应该渐趋淡化中学与大学的边界,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人生成长的主人,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对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有更多的自主权。

《礼记·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今天的苏州中学校园内,有一座范斯沃斯风格的建筑“道梦空间”,这是一处融读书学习、对话交际、碰撞思想、修养身心、调节性情、涵养精神的综合性生活社区。基于“道梦空间”的明体达用、空间融合、学道还淳、书院精神与大学境界,或许就是一个校长应该追寻的理想教育。

标签: 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