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香港,落马洲支线口岸恢复服务,前往深圳的旅客在排队。 (视觉中国/图)
2022年12月31日下午4点,距离新年还有8个小时,一封来自香港入境事务处的电子邮件送抵张睿杰的邮箱,批准了他八小时前提交的“高才通”申请。
“高才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主要面向高学历和高收入人士,获批者可以在未来24个月内体验香港的工作和生活。12月28日,该计划正式开始接受申请。
张睿杰家住深圳,从事汽车研发行业,他申请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方便来往深港两地。张睿杰花了半个工作日准备申请材料,没有找中介,只是向已经获批的朋友电话请教了十分钟,他说这是他尝试过最简洁的入境申请。
2023年1月4日,香港劳工和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向新闻媒体透露,“高才通”计划申请开通一周以来,已经收到2600份申请,其中1400份已获批准。
至于申请者的来源地和行业结构,孙玉菡表示目前手上有的仅是整体数字,过一段时间会有仔细分析。
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首次披露将推出“高才通”计划。
按照香港政府的预计,接下来三年,包括“高才通”在内的各项人才输入计划将吸引超过十万名外来人才在港逗留12个月及以上,继而促进香港创新科技和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
高才通计划开启后第二周,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9位获批人士,他们大多在第一周即提交申请,目前多暂无前往香港工作和定居的具体打算,但都憧憬着自由往来香港的未来。
“你们百分百能够获批”
张睿杰申请过日本永久居住资格,向移民中介付了三万多元的代办费,准备了五个文件夹的证明和文书,还去领事馆排队交材料,前后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却因新冠疫情无法满足滞留要求而失败。
“高才通”的申请过程令张睿杰印象深刻——“只需要在网上提交电子档,我只用了7页文档”,包括学位证、毕业证、两页成绩单、工作经验证明、街道盖章的赴港工作同意书以及港澳通行证的扫描件。
张睿杰是通过学历条件获批“高才通”的。根据规则,取得全球百强大学的学士学位并在五年内有三年工作经验即可获批。
该计划指定了四个全球大学排行榜,最近五年内上榜过其中任意排行的前一百位的高校均可视为全球百强高校。四个大学排行榜包括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共有176所高校在列。
其中,中国内地高校共有9所入列,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张睿杰毕业于南京大学,当他在朋友圈中公开申请获批的邮件后,本科时期的同学们在评论区讨论热烈,超过10位同学向他咨询申请细节。“你们百分百能够获批。”张睿杰回复道。
Windy Chow从事香港移民咨询近十年,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相较香港其他引才计划,‘高才通’清晰简单,只要满足学历或收入条件中的一种就能快速获批。”
以2006年起推出的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即“优才计划”为例,申请人需提交学历、工作经历、收入证明、无犯罪证明、语言能力等多方面资料参与综合计分,在满足基本分数的前提下进入甄选程序,每年还会设置额度限制,审批过程耗时近一年。
与之相对,“高才通”两年期满后的续签条件也更为严格,申请人届时需获得香港公司聘用或开设公司自聘用,而优才计划的续签更为容易,只要求申请人在生活和业务上与香港保持联系。
“高才通的续签条件与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安排(IANG)比较类似。”Windy Chow解释,该安排面向留港留学生,在其毕业后先提供两年的无条件签证,而后则需满足受雇等条件方可续签。
Windy Chow已协助两位客户提交“高才通”申请,他们均满足年收入高于250万港元的条件,原本计划通过“优才计划”等渠道获得香港身份。
“职业经理人依靠个人所得税证明比较简易,企业主如需凭借公司利润则比较繁琐。”一位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主,提交两次申请均未通过,原因是企业的“股权关系比较复杂”。
粤港澳大湾区的申请者
向张睿杰咨询的朋友虽然不少,但只有两人快速付诸行动。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常住深圳,香港近在咫尺,“‘高才通’至少可以便利出行”。
地理位置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9位获批者中,7位都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企业主凭借公司利润申请虽然相对繁琐,但来自广东中山、年轻的灯具商人陈思温仍然获批了。陈思温34岁,大专毕业后从事灯具设计,他通过跨境电商创业积累财富,企业年销量数千万元。
2019年以来,陈思温的灯具出口业务受到贸易战等因素影响。据他观察,部分有外籍身份的同行更容易通过在香港地区或其他东南亚国家注册贸易企业,借助转口贸易经商,便萌生了申请香港身份的念头。
按照“优才计划”的规定,陈思温的大专学历达不到本科学历的门槛。
“香港此前的入境政策倾向于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中小企业主并不友好,陈先生这样的申请者很难获得身份。”Windy Chow解释,而“高才通”对收入的定义明确且广泛,为这部分申请者提供了通道。
申请者本人之外,“高才通”还为申请者家属提供了入境、就学等一系列便利,对申请者颇具吸引力。
2023年元旦期间,还在坐月子的钟乐窈提交了“高才通”申请。在早先的计划中,她打算在香港分娩,以便让孩子获得香港身份,继而成为“深港跨境学童”,在香港接受教育。
疫情打破了她的计划,但“高才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钟乐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现年31岁的她计划去香港寻找一份财务或审计方面的工作。
按照规则,初次获批的两年内,“高才通”申请者需在香港找到固定工作或创办企业,收入或营收达到要求后方能续签,七年后才能申请香港居民身份。
“我感觉能拿到身份的不确定性很多,但我想试一试。”钟乐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此前在深圳的工作年薪40万元,她希望能在香港找到年薪60万以上的工作。
Windy Chow接触的内地客户中,七成以上都是珠三角地区居民。她发现,“珠三角客人的终极目标主要是取得香港身份,北方客人更多是为了能在香港工作,香港身份更多是附带的结果。”
身在北京的猎头陈慧圆对此也有体会。她负责帮金融机构的香港岗位寻觅候选人,这几年香港金融业人才短缺,经常需要在内地找寻。“京沪的金融从业者普遍不太考虑香港的机会,我推介的候选人九成以上都来自深圳和广州。”
2023年1月9日,香港,恒生指数收市报21388.34点,上升396.7点。 (视觉中国/图)
金融科技人才
金融业仍是香港最具人才吸引力的行业,但相比传统的金融人才,香港金融界和政府层面均意识到金融科技人才的短缺,“高才通”也更希望招揽更多科技人才。
香港大学2022年公布的《金融科技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近半数金融相关企业都存在金融科技职位的空缺,其中软件开发人员的短缺最为严重,其次是产品开发、数字货币专家和人工智能专家。
为创新科技产业延揽科技人才是“高才通”的一项初衷,供职于深圳某大型科技企业的陆安鹏就是一位科技型“申请者”。
陆安鹏暂时并无更换工作的打算,但他对取得香港身份感到“胜券在握”,因为其供职的企业在香港注册有分支机构,企业同意用该分支机构与员工签约,以帮助其获得香港雇佣身份。
“深圳的大型科技企业基本都在香港有分支机构,达到一定级别的员工可以提出类似的要求。”陆安鹏说,他身边有五六个同事提交了申请。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发展创科产业,我们认为跟邻近的兄弟城市,例如深圳的合作是很重要,所以来这边工作的人才,他们的视野和服务舞台就不单纯是香港,起码是整个大湾区。”
陈慧圆供职的猎头服务公司专注于香港人才市场。据她介绍,该公司的互联网、半导体等业务条线主要业务是从香港高校寻觅人才,服务于内地的科技企业,过去几乎没有香港本土科技岗位的需求。
事实上,香港自2018年启动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涵盖人工智能等13个科技范畴的科技人才,但历年通过该计划审批的人数大多在数十人左右,仅2020年突破100人,达到116人,均未达到当年的相应配额。
抢人才的同时,香港也在着手抢企业,以增加相应的匹配岗位。陈茂波在2022年底的记者会上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已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目标是吸引1130家企业,其中100家为科创型企业。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在答复立法会议员质询时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香港公立大学中攻读STEM课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人数为6000至8000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本地生源占绝对多数。这意味着香港培养的本土创科人才其实数量颇为可观。
2023年1月8日,时隔将近三年,香港与内地恢复首阶段免检疫“通关”。当天,深圳的7个通关口岸有3.3万名香港居民进入内地,1.21万名内地居民进入香港。
通关次日,有超过47万名香港居民预约进入内地,深圳11个出入境业务大厅的香港签注业务也已排到1月下旬。当天是通关后首个交易日,港股收涨1.77%,创2022年8月16日以来新高——人与财富都在加快脚步。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