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11点多,福建省立医院南院,一阵有力的哭声响彻产房,一个7斤多的新生命被助产士双手托出,无影灯的光亮照在他的身上,看起来满是希望。
剪断脐带,打一个标准的结,擦干羊水,盖上毛巾被,当那张小小的、粉嫩的脸贴向自己时,手术台上王晨(化名)终于松了一口气,一脸虚弱的脸上泛出初为人母的喜悦。
在医院,产科是最让人感到快乐的科室。但只有产科的医务人员知道,这个科室压力重重,因为每一个新生的降临关乎的不止一个生命。
春节前夕,记者走进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和它背后的“支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NICU),记录这两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医务人员在疫情期间全力以赴、共迎“新生”的场景。
医护们没有“停下来”的选择
感染新冠病毒后,许多人或许可以给生活和工作按下“暂停键”,而孕妇和妇产科却没有“停下来”的选择。回想起那段时间妇产科医护减员过半的艰辛,省立南院产房护士长林常芳无比感慨。
时间倒回到2022年12月中旬,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孕产妇纷纷受到波及。
“那些阳性产妇本身呼吸不顺畅,再加上顺产时用力、喊叫,我们不可能要求她们一直戴口罩,因此带着病毒的气溶胶、飞沫就可能喷溅到我们身上。”林常芳一边摇头一边唏嘘地说,“即便做好了个人防护,我们一个班上下来也几乎‘团灭’。”
这种情况下,大家工作期间都不敢摘口罩,也基本不喝水,但饭总得吃。于是一些人拎着饭盒,钻进自家车内,或寻一处空旷通风的地,匆匆扒上两口饭,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很快,产房里26个护士分批阳了21个。对于自己确诊阳性这件事,大家第一反应不是“躺平”,而是生怕自己“倒下”会给同事带来更大压力。
“当时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坚守到最后一刻,有不少值班医生即便出现一些症状,但他们仍坚持拿到阳性核酸报告那一刻,才离开岗位。为了保证科室运转,所有主任医师也全部下沉,退一级值班,保障急诊和紧急分娩产妇的需要。”
谈及最难熬的12月25日那一周,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妇产科主任林靓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大家都很努力往前冲,我们全力坚守保障每一名产妇的就诊需求。
和妇产科一样面临巨大压力的,还有与产房一门之隔的重症医学二科(NICU),人手最紧张的时候,科里只剩6个护士,而床位基本是满的。
形势开始变得焦灼起来,每个值班护士只能“硬顶”,不仅看护的新生儿数量增加,每天的工作时间也拉得更长,有时第一天是夜班,第二天还是夜班,回家睡一觉又来了。
在12月中下旬的日子里,重症医学二科(NICU)护士长张亚需记得科里几乎每天都有护士测出阳性,但很多人只要稍微好转、不发热,都主动要求返岗,甚至有些护士发烧两天后就要求回来顶班,她们给张亚需发的微信里写道“我年轻,我可以”。
“工作十多年了,这是我遇到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但她们一直没有忘记这身白衣赋予的使命感、责任感,太让我感动了。”当大家义无反顾选择坚持的一个个瞬间浮现眼前时,张亚需不禁声音哽咽,忍不住在记者面前湿润了眼眶。
“我们全力护佑母婴健康”
在妇产科住院部,记者见到了前一天刚刚“升级”为二胎妈妈的陈芳(化名)。斜靠在床上的她口中发出“嘚嘚嘚”的声音,逗着怀中的宝宝,眼中满是爱意。
就在去年12月底,陈芳也倒在了这波新冠感染的“洪流”中。身上发着烧,全身出现各种酸痛症状。药能不能吃?出现不适怎么处理?腹中的孩子会不会受影响?满脑子的问题,让她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担忧。
当时正是发热门诊患者激增的时候,不愿挤医院的陈芳通过妇产科建立的阳性孕妇微信群,向医生们提出自己的困惑。
很快,她的问题得到及时解答,医生还指导她通过热敷等方式缓解酸痛,让她感觉舒服了许多。
几天后,陈芳阳康了。因为胎儿较大,且有疤痕子宫,林靓给她制定了择期的剖宫产手术。手术当天,母子平安。
疫情之下,孕产妇是一类特殊人群,不少阳性孕产妇对新冠病毒感染非常畏惧、焦虑。
“面对新冠疫情,孕产妇的身体情况比平常更复杂,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也比平常更艰巨。越是这个时候,心理、情绪方面的疏导,可能比药物治疗更重要。”林靓说。
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急孕产妇之所急,马上采取应急预案,在原有孕妇管理群的基础上成立阳性孕妇咨询微信群,因为入群人数多,微信群被升级为能容纳一千人的企业微信群,以更大限度地解答大家对新冠感染的困惑。经过医生们的反复解释,大家心态渐渐放平,顾虑也少了。
为避免发生院感和交叉感染,妇产科还将病房分区,分别入住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后来大多数产妇都阳了,但新入院的孕产妇还是会尽量安排在单间,以确保母婴安全。“我们一定是应收尽收。”林靓对记者说。
家长不愿带宝宝出院:在这里我们最放心
12月22日,NICU收到第一位阳性宝宝小可(化名)。因在家中被感染,出生20多天的小可因发热、呕奶、呻吟入院。经过5天左右的治疗,小可的临床症状消失,已符合出院的标准。
但奇怪的是,小可的父母却以各种理由推拖,不愿带宝宝出院。
经过多次沟通,医务人员才知道小可家里人都阳了,父母担心孩子回家后再被感染,才不愿离开。
小可家人说:“孩子在这里,有你们照护我们最放心。”
之所以能得到家长这样的肯定,在NICU,医务人员除了承担普通医护的责任,还充当着“临时妈妈”的角色。
记者来到NICU时,查房结束的NICU副主任医师张敕正用奶瓶给一个宝宝喂奶,一边喂一边用手轻拍安抚。
温柔,是NICU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除此之外,他们还拥有一双细致的“慧眼”。
面对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述求的宝宝,甚至无力啼哭的早产宝宝,要判断宝宝的病情变化,考验的就是大家的细致观察。
奶量能否完成、呼吸是否暂停,甚至宝宝的微小变化如皱眉、呻吟,都会被护士一一观察到,并及时反馈医生,以便更好地治疗。
当然,平日动作轻柔的医护人员也有麻利干练的一面。在NICU,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加压给氧等新生儿抢救操作经常遇到。
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中,实施抢救就得争分夺秒,动作迅速,准确到位,考验着一个团队的配合能力。
尽管这里的小患者不会说话,但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足以融化大家的内心。
“特别是出生只有几百克的早产宝宝在我们照顾下慢慢长大,出院后家长还频繁和我们互动、发微信,甚至来这一起过生日,那种满足只有从事这份职业的我们才能深深体会。”张亚需说。
寒冬终将过去,“新生”总会到来
探访期间,记者恰好遇到在NICU呆了5天的宝宝小宇(化名)准备出院回家。护士们开心地给小宇穿好衣服,裹上包被,告诉他“要回家了”。
与此同时,门口等待的爸爸则不住地探着头,搓着手向门口张望,内心既有喜悦又有些许紧张。
由于胎位不正,小宇出生时因呼吸窘迫转入NICU。施先生老家在三明大田,孩子妈妈出院回家后,他便彻夜呆在医院地库的小车里,随时关注孩子病情的变化。
为减少传染风险,这段时间NICU没有安排家属探视,施先生都是通过电话和医护人员了解宝贝的情况。
当护士陈海英推着婴儿床出现在门口时,施先生一个箭步奔了过去。
见到宝贝的那一刹那,一切的辛苦和不安都卸下了,千言万语就汇聚成了一句话:“太谢谢你们了,现在就想赶紧带宝贝回老家,让他妈妈抱抱。”
结束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先前倒下的医务人员大都已经阳康返岗,妇产科和NICU正最大限度地提高诊疗效率,全力以赴守护生命。
至于未来是否面临一场持久战,没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寒冬终将过去,病毒阻挡不了“新生”的到来。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