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妈妈们最头疼的还是这件事…

前几天有宝妈在群里“哭诉”:

“这孩子我真是没法带了!我这边管着,他奶奶那边就护着,更可气的是爸爸还在一旁和稀泥。”

事情是这样的,云闺蜜家的孩子是吃饭睡觉困难户,每天吃饭要看电视,要追着喂,连哄带骗,一顿饭打底一小时。

睡觉更夸张,讲故事,听儿歌,这首不行换一首;抱着悠,自己睡,来回切换;找妈妈,找奶奶,家里的人都找个遍,最后还是睡不着,要求开灯起来再玩一会……

妈妈崩溃,说不能再这么任性了!睡觉只能自己躺着,锁上门谁都不能找。

可想而知,一开始孩子的要求没能得到满足就嚎啕大哭,奶奶就心疼了,过来抱孩子说:“来吧奶奶悠睡吧!”,并且埋怨儿媳:“睡觉前别总惹孩子哭”。

爸爸在一旁附和:“是呀,别让他哭了,大半夜的,要不就让妈悠睡吧!”

有了奶奶和爸爸的庇护,孩子越发不好管教,哄睡更是困难,熄灯后要求开灯再玩一会是必备科目,甚至还学会了告状“奶奶,妈妈又对我不好了”…

云闺蜜说,有时感觉自己好像后妈,做得都不对!

隔辈亲到底有多夸张

一级隔辈亲:护犊子

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监控,记录下了这样一幕——

爸爸正在教育犯错的孩子,爷爷正要上前阻拦,被旁边的奶奶看到,只见奶奶一个健步冲上来,从背后拽住儿子就是一顿擀面杖+巴掌伺候。

一边打还一边教训儿子:“谁让你打我孙子的!”,一旁的爷爷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二级隔辈亲:不爱孩子爱孙子

一个小孩在玩外公家米缸里的米,米撒了一地,外公则选择视而不见,任其随意玩耍。旁边的闺女表示:我小时候也这么玩过,那得来的都是一顿胖揍,现在这差距咋这么大呢!

三级隔辈亲:不知道谁是孙子

哄着陪着那不够,必须最好的服务,最好的态度。磕了碰了怪凳子,吵了闹了怪别人,总之“全天下我家孙子最好。”

隔辈亲的爱是那样的毫无条件,倾其所有,有时候看到老人的疼爱,很多亲亲爸妈都觉得自己做不到!……你家到了哪一级?

隔辈亲给孩子的,是爱还是害?

当这份来自隔辈的爱变成不分对错一味袒护的溺爱时,就会变成扼杀孩子的一把利剑。

我曾经接过一个案例,在爷爷奶奶百般宠溺下长大的孩子,骄纵蛮横,在公共场合让家长难堪,电视剧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家庭里小公主、小王子背后“隔辈的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老人对孩子百依百顺,而妈妈则要求比较严格,这样就会经常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立规矩,老人们赶紧护着。

这些事看似平常,却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的教育变成了拔河,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当找到人撑腰时,孩子发现“他们在同一件事上有不同的观点,好像有时候都不太管事”,所以孩子也并不一定要听谁的,来回钻空子,教育也容易以失败告终。

更容易见风使陀、左右逢源,别说教育好孩子了,往往家庭关系都会搅和的一锅粥,全乱套。

隔代育儿观念冲突如何破局?

年终岁尾,随着带娃归乡的脚步临近,长期未见、“大过年的”、“他还是个孩子”的加持下,隔代育儿的观念冲突会越发凸显。那么,该咋办?

姥姥和我一起写的《隔代养育》里,就有答案----

01、提前沟通,建立统一战线

不论是爸妈的管教,还是爷爷奶奶的“他还是个孩子”“就吃一点没事儿的”“看会电视怎么了”,都是对孩子的爱。首先内心不要排斥长辈的做法,在可以预见的养育问题上提前和家人沟通,确定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方式,就能避免很多矛盾。

双方能够意识到亲生父母的角色在孩子心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长辈可以以一个"帮手"而不是"主角"的身份参与到下一代的养育中,自然会认同并肯定爸妈在育儿中的主导地位。

02、权责对等,确保家庭养育生态平衡

很多职场妈妈不能全时陪伴孩子,妈妈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但等妈妈上班一走,奶奶(姥姥)就开始喂起了饭,因为这样吃的快、吃的多,所以类似的日常养育问题就很难统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我们没办法自己养育时,不如就用老人的方法。如果我们执着于自己的方法而在当下破坏了长辈的权威,就会导致两种极端,要么老人无条件的听从孩子,要么更严厉的对孩子去挽回局面。到头来两败俱伤。

所以承担多大的责任,付出多少辛苦,就要对等的权利,家里的养育生态,也要遵循“谁带得多听谁的”的权责平衡。

03、可以尝试明确家庭成员分工

提前做好分工,譬如奶奶负责饮食起居,妈妈负责知识教育,爸爸负责运动等。这样在某一模块这个人就具有权威性,并且要树立权威,明确的跟孩子讲“这件事就是要听妈妈/奶奶的”全家标准一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学会权衡,要么扛,要么躲

知易行难,如果你没办法说服长辈,为了维护一家三口的稳定关系,为了保证孩子父母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绝对话语权,你和孩他爸可以选择自己扛起育儿的全部责任。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自己独当一面去带娃,也不要对长辈带孩子的具体方法横加指责,也不要无视老人的辛苦付出,更不要抱怨老人相对不那么科学的育儿方式。

其实孩子的养育问题上真的不必吹毛求疵,孩子并不会真的因为吃了一口盐就肾衰竭,也不会因为偶尔一次老人的玩笑话就不爱妈妈,理论从来都是冰冷的,唯有慢慢影响才能让老人去认同新式的育儿理念。

没有完全正确的育儿圣经,只有和谐幸福的养育环境下每个家长对孩子的个性化抚养方式。

年关将至,没有任何教育比积极的家庭氛围更重要,新年希望我们都能良性循环,积极养育!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