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肉肉妈
前几天,看到网红张踩玲的一段视频。
过去三年,张踩玲因为疫情滞留国内,女儿崽奥达都是跟着爸爸在国外生活的。
张踩玲问崽奥达:“用一个词来形容爸爸,你会用什么?”
崽奥达不假思索地回答:“有用的。”
这个答案令人惊讶。
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们吐槽:“爸爸是世上最没用的母婴产品。”
传统的中国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爸爸们白天在外工作,回到家精力也放在手机上,不是回复工作消息,就是刷视频、打游戏。
“忙”、“挣钱的”、“没什么存在感”,就是多数孩子对自己爸爸的评价。
就像画家刘墉说的:
“许多爸爸在孩子图画里,没有手。因为在孩子记忆里,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还有的爸爸喜欢在家里“指点江山”,指责妈妈不会教育,孩子这里做得不好,那里不对。
但在张踩玲的视频中,我们看到,崽奥达爸爸每天都会陪孩子玩,从不指责、唠叨,更多的是带着他们去探索世界。
原来,孩子们眼中的“有用”爸爸就是三件事:不说教、多陪伴、做榜样。
不说教
知乎上有网友问“父亲爱说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个高赞回答是:
“每天睡前我爸都会跟我说,年轻人不要睡那么多觉,早睡早起养成好习惯,清晨是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学习工作效率最高……
有时候早上我都爬起来开始穿衣服了,一听到我爸敲门或催促的声音,我就会钻进被子再睡一两个小时。”
武志红在一场讲座上说:“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
父亲的思维偏理性,总是喜欢以过来人的姿态,硬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经验。
说教意味着否定,表面看是关心,实际上是指责、不信任。
哪怕这些话是父亲几十年人生的经验总结,可对没有经历过的孩子而言,感受到的只是强迫。
情绪不好的孩子,听不进任何“道理”。
同时在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即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多久,从而引起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就会导致父亲越讲道理,孩子反而越抗拒。
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最不该被忽视的,是孩子的感受。
表哥讲过小女儿朵朵的一件事。
3岁的朵朵吃饭又慢又少,表哥担心营养不够,总会强迫她多吃几口,嘴里还絮叨着:“再吃点儿,再吃点儿,吃得多才长得高。”
每一次吃饭,朵朵都会大发脾气,表哥心想她真不知好歹。
直到有一天,朵朵吃苹果,第一口很甜,她就想喂爸爸吃。
表哥说自己不想吃,朵朵就像没听到似的,拿着苹果就硬往他嘴里塞,还一边催促:“爸爸你吃,爸爸你吃,就吃一口。”
表哥刚要发火,突然就意识到,朵朵被逼着吃饭时的感受,跟自己现在的感受是一模一样的——无助又愤怒。
从那以后,表哥再也没有强迫过朵朵吃饭。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自从朵朵可以自己选择吃什么、吃多少之后,她不仅吃饭吃得香甜,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再不高兴也不会发脾气,而会跟父母好好说话。
有一句话是,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是被父母重视他的感受。
有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
只有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孩子才能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将关注点转移到事情本身上。
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当父亲停止不厌其烦的说教,看到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听得进父亲的话,才能主动变得更好。
多陪伴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了一个“神仙爸爸”。
为了让女儿少玩手机,郑州的张帅用纸箱、矿泉水瓶等,亲自为女儿设计了上百种好玩又益智的玩具。
100多款玩具,每一款都让女儿爱不释手,跟爸爸玩得不亦乐乎。
家庭教育是一件围绕幸福展开的事情,这句话在张帅和女儿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孩子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他对未来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弄清楚周围一切未知的事物。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父亲的陪伴。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父母的带娃方式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妈妈会更多擅长于孩子的喂养工作,而父亲更倾向于陪玩。
心理学家格尔迪也说:“男人更具有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宽容精神、求知精神,这些特点会淋漓极致地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如果说妈妈的陪伴是安全感,是滋养孩子一生的底气,那爸爸的陪伴就是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源头。
看过一个新闻。
丹东的徐先生,发现14岁的儿子学习状态非常差。
一段时间的批评、打骂教育之后,儿子的厌学情绪不仅没有缓解,整个人也变得更加暴躁了。
徐先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陪伴太少、了解太少了。
为了改变儿子对学习和人生的看法,同时修复早已伤痕累累的亲子关系,徐先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辞职,孩子休学,一起游中国。
他们开着房车,途径了山海关、洛阳、西安等文化名城,全程四千多公里。
在旅途中,徐先生鼓励儿子每天写一篇日记,帮着儿子找到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回到家后,孩子表示:“就算学习很苦,我也会逼着自己吃这个苦。”
这趟“相依为命”的旅途,也迅速拉近了徐先生和儿子之间的距离。
父亲教会儿子做饭、摄影,儿子逐渐在父亲面前展露出更为真实的一面,曾经剑拔弩张的场景消失了。
前央视主持人凯叔认为:“让孩子成长是父母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的是体验快乐,是感受愉悦感。”
所以说,讲一百遍大道理,不如让孩子体验一遍。
当孩子体验过了,感受到了,他才能真正明白学习和生活的道理,才会主动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成长。
做榜样
父爱,不仅是陪伴,还是榜样。
哲学家安伯托·艾柯说过:“孩子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父亲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教给了孩子什么,而不是父亲在说教的时候表达的东西。”
爸爸处理问题不急不躁,孩子学会了情绪稳定;
爸爸爱玩、会玩、玩得高级,孩子学会了实践中求知;
爸爸接纳孩子错误、尊重妈妈想法,孩子学会了爱自己和爱他人。
“神仙爸爸”张帅就发现,他在做手工玩具的时候,女儿在一旁看着,这个过程也提升了女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她遇到问题,会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
好的家庭教育,都是说得少,做得多。
正如《银河补习班》里父亲马浩文的那句台词:“我不需要说太多,我自己做给你看才是最好的教育。”
儿子马飞问爸爸:“我也可以不睡觉吗?”
马浩文当然知道儿子的小心思,他没有拒绝,也没有说教,就回了一句:“你自己的事情,永远不用问我。”说完就继续伏案工作。
看到父亲在忙碌,马飞也拿出了教材学习。
父母希望孩子养成哪些习惯,讲再多的大道理都没用,直接示范给孩子看就够了。
做孩子的榜样,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督促自己变得更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父母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断进修,端正自己的观念和品性,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
眼科医生陶勇分享过一件事。
女儿赖床到将近九点,家里三个大人的做法完全不同。
老人担心孙女生病,摸摸她的额头,发现没发烧就放心了。
妈妈不停地念叨“饭菜早就做好了,还不起……”女儿当没听见。
只有陶勇没管女儿,而是把用来叫女儿起床的时间积累起来,好好读书学习。
他开玩笑地说:“等着她来啃老。”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给孩子做榜样,不是要求孩子变得更好,而是鞭策自己成为更优秀的父亲。
父亲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父亲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孩子发展得就越好。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在其中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
也就是说,让孩子没有感觉到被教育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优秀的孩子,不是父母管教出来的,而是影响出来的。
父亲对孩子的爱,不是说教,是陪伴,是榜样。
父亲学会尊重与理解,学会高质量陪娃,学会以身作则,永远比讲道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