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
“
当孩子开始哭泣时
我们应当停下手边的事
去倾听他
不打断他的哭泣
【一斤二两·养育语录】
简简周 / 文
在全网寻找江西15岁失踪少年胡鑫宇106天后,他的遗体在学校后山的一处粮仓被发现了。
根据警方通报的调查结果,胡鑫宇是自缢死亡,发现尸体的粮仓就是第一现场;录音笔也找到了,其中的音频不是阴谋论的“犯罪证据”,而是他自己录下的自杀意愿。
至此,胡鑫宇案件真相大白。之前越传越吓人的“化粪池碎尸”、“器官买卖”、“校园杀人”等均不存在。
根据公安机关梳理掌握的情况,关于这起事件有超过120多种虚假信息。
之前为了找到他,警方和救援队动用了各种技术排查,抽干了学校的人工湖和化粪池,搜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掘地三尺”都没有发现他的踪迹。紧接着,网上的各种阴谋论和猜测,愈演愈烈。
但事实的真相,既简单,又残酷。这个年仅15岁的花季少年,独自经历了犹豫和纠结,最后选择躲在一个很难被发现的角落,悄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没有人愿意相信孩子是自杀。当警方的证据摆在面前时,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肯相信,觉得一定有阴谋。
在家人的描述中,胡鑫宇“懂事、听话、成绩好且孝顺”,但实际上,他自从进入高中后,一直适应不良。因为多科测试成绩在班级排名中下,他感到学习吃力、压力大、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睡眠不好。
胡鑫宇原本有希望考到铅山一中,但因为中考时发挥失利,最终被私立学校致远中学录取。据说,这也是当地一所数一数二的中学。
入学时,胡鑫宇的成绩在全校排名是中游,但他进的是重点班,所以成绩在全班65名同学中排名第58名。
中考失利的打击、对高中学习和生活的极度不适应,导致他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多次求助无果后,最终选择了绝路。
在此之前,他曾在书本上写下很多悲观的文字:
“吐了!新环境真的难以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也不能全怪性格吧,毕竟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东西来缓解这份心情。”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近视会加深了,一直盯着桌上的书看,几乎不抬头看黑板。因为我怕老师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然后又不耐烦地讲。”
“来校几天后状态依旧差,睡眠可能有问题,但影响不大,昨天11点半左右睡,5点半左右醒,醒了一直赖床不愿起,因为害怕别人说打扰他休息。”
他课本的最后一页,还赫然写着:“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成什么样?”
在他的录音笔记录中,他也表达了很多厌世消极、无助无望的感受和念头:
“已经没有意义了,快零点了,干脆再等一下,直接去死吧,可以的,因为我今天已经有点不清楚了,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只可惜当时这些声音都没有人能听到,或者说,没有人真正放在心上。
根据官方发布的调查细节,胡鑫宇在入学一个月内,曾三次与母亲通话,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国庆节时,母亲和哥哥还专程从福州赶回来安抚他。国庆节后,地理测试的成绩公布,他的排名依然在全班末位。
或许,这就是压到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便这样,当胡鑫宇失踪后,他的家人也没有往“轻生”的方向去想过,妈妈在报案时还说,孩子“并无异常”。
家人眼里的胡鑫宇,跟真实的胡鑫宇,判若两人。或许,这个15岁的少年,从来就没有被人真正地看见过。
他曾在社交软件上留言:“试着销声匿迹,原来真的无人问津。”
没有不遇到问题的孩子,只有看不到问题的父母。
胡鑫宇并不是个例。全球每年有将近46000名青少年自杀。
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很多人会责怪自杀者,不爱惜生命、不能承受挫折。在胡鑫宇事件的新闻下,也有人留言说他是懦夫。
但这些冷冰冰的指责,并不能更好地挽救生命。它们背后的潜台词是,你的痛苦不值一提。
对绝望中的人来说,否定、忽视他的痛苦,都只会让他更绝望,而有人看见、有人倾听,才是能照进他心底黑暗的那一束光。
自杀的人,从来都不是为了终结生命,而是为了终结痛苦。在真正采取行动前,都会反复在生和死之间挣扎。
能够敏锐地识别出他们求助的信号,看见他们内心的伤痛和挣扎,才有机会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但在任何青少年自杀的悲剧发生前,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绝对不可能!孩子能有什么想不开的?不愁吃、不愁穿的,就算心情不好,睡一觉也就过去了。
尤其是那些从来不给家长添麻烦的、懂事的孩子,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更是不会被留意到。
即便是那些给家长“添麻烦”的孩子,家长看到的,也只是“行为需要矫正”,认为是孩子“欠收拾”。
但其实,孩子厌学、逃学、上网成瘾、叛逆对抗……都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是他痛苦的呐喊。
所以,不要再把一切都简单归结为“叛逆期”,粗暴地将孩子再一次推向深渊。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修理”。
包括胡鑫宇在内的无数青少年,是在用生命的代价,唤醒我们对孩子内在世界、心理健康的关注。
但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够重视。
首先,烦恼和困扰跟年龄无关,儿童青少年也一样会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竞争激烈、不断内卷的现代社会,所有的压力通过层层传递,最终都会导向孩子。
如果父母不懂得做“压力调节器”,不能帮孩子过滤无谓的压力,反而在孩子身上层层加码:可能是父母对孩子寄于的厚望,可能是严苛的高标准、高要求,可能是对孩子情感的漠视和无动于衷……都会成为孩子肩上不能承受的重。
孩子的成长确实需要适度的压力,但如果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承压能力,过度的压力就会变成侵蚀孩子心理健康的毒药。
第二,学习成绩再重要,也不能成为孩子唯一的价值标准。
从小缺乏有力量的情感支持,把学习成绩当作自我价值的唯一来源,那么,一旦学习感到吃力时,孩子的自我就会坍塌。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学习压力。
第三,如果每个父母只学习一项养育技能,那我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
真正的倾听,是要你放下自己,把所有的关注点、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去。不要带着你的主观判断,不要带着你下意识的评判,仅仅只是尝试站在他的位置,真正地去理解他、共情他。
父母的倾听,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疗愈。
不管怎么样,孩子选择了决绝,最痛的都是父母。旁人再惋惜、再唏嘘,转头也就忘了。
但愿从此往后,每个孩子内心的声音,都有机会能够被及时听到,每个孩子的挣扎和痛苦,都能及时被爱温暖和疗愈,不要再一次以这种惨烈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成年人,我们想要告诉孩子“人间值得”,一定不是靠讲道理,更不是靠抒情信,唯有让他真的能够感受到,“人间,值得”。
简简周
壹父母联合创始人
儿童心理咨询师(游戏治疗)
父母游戏力认证讲师
亲子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