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累死累活也难教出自律的孩子,问题出在这3点,4招激发内驱力

☛如果你的孩子有内驱力,那么要恭喜你,至少在孩子的学习这件事情上,你将是一个非常轻松而又满足的家长。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内驱力,那也没有关系,看完此文,或许能带给你一定的教育启发,找到解决孩子内驱力不足的问题方案。

寒假期间,有家长朋友反映,孩子几乎一整个寒假都是在闹腾,且不说要如何科学规划寒假生活,哪怕是作业量少得可怜的寒假作业都没有好好去完成。

哪怕大人软硬兼施,甚至一再跟孩子放低要求,说只要把寒假作业完成好、每天看1小时的书、锻炼1小时,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了,可孩子依然是拖延懈怠,我行我素。

家长朋友表示毫无办法。

可我发现,同样都是一个班级的另一位孩子,却大不一样。

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太懂事了!除了大年三十这天帮爸爸贴春联、帮妈妈做年夜饭,以及初一这天走亲访友之外,她几乎一整个寒假生活都按照计划开展,如每天坚持至少1小时的阅读,每天坚持英语听力,每天背诵唐诗、宋词、论语、孟子及古文观止等,每天锻炼1小时,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天坚持写作以及完成寒假作业等。

虽然看起来很忙,但其实把时间合理安排好,这些事情很快就能完成,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孩子实际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少。

虽然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孩子,但这种天壤之别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其根源在于孩子是否建立起内驱力。

缺乏内驱力的孩子,即使是父母天天盯着也没有用,孩子依然摆烂躺平。

而有内驱力的孩子,根本就不用父母提醒,自己就能主动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并能从中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这种价值感和成就感反过来又能激励孩子继续坚持下去。

01 三种常见的破坏内驱力的教育方式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这些有内驱力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有内驱力?那些缺乏内驱力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没有内驱力?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实际上,每个孩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都有内驱力,它常表现在孩子对新生事物和周遭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不是吗?大部分孩子在小时候都喜欢问我们家长,“这是什么……”“为什么……”“我想做这件事……”

越是喜欢提问和尝试的孩子,他们内心深处就越是有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些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能够得到我们家长的呵护,终有一天会成为孩子的内驱力。

可在现实中,有不少家长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没能促进孩子内驱力的进一步发展,相反,还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

这使得孩子对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在学习上陷入越来越被动的局面。

以下三点是家长最为常见的破坏内驱力的教育方式:

一是对孩子控制和包办,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自主权

孩子的学习自然是家长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但问题在于,有很多家长出于不放心孩子学习的心态,常常采取控制和包办的做法。

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剥夺了孩子在学习上的自主权,使得孩子产生学习是为父母而学的错觉。

正是由于孩子缺乏掌控学习的自主感,他们也就不会在学习上产生主动性、自主开展自己的学习。

因此,我们家长只有充分放手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这样才能实现孩子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是对孩子反复唠叨,引发孩子的厌烦心理

对孩子反复唠叨也是当下不少家长的“通病”。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孩子心生厌烦心理。常表现为家长说得越多,孩子就越是不爱听。

孩子心里有不满,却又不敢表达出来,只好把不快迁怒到家长反复提到的“学习”上,“学习”替家长的唠叨“背了锅”。

家长减少唠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是对孩子实施不合理的奖惩方式,削弱了孩子的上进心

家长对孩子实施不合理的奖惩方式,也会削弱孩子的上进心。

比如,家长事先给孩子承诺,如果能达到要求,就用各种物质来奖励;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惩罚孩子抄写作业等。

这种错误的奖惩方式会破坏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喜爱和兴趣。

这使得孩子把获得物质奖励作为学习的目标,而不是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前者是外在动机,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后者是内在动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正确的奖惩机制是:

1.我们不要事先给孩子承诺物质奖励,孩子确实有付出努力并取得成绩,可在事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不能以物质为主,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大精神奖励的比重。

2.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要求或者表现欠佳时,我们不能以罚抄孩子写作业等方式来作为惩罚方式,这本身就是在暗示孩子——学习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惩罚孩子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02 四招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要想培养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关键点是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也就是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之后,孩子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又能获得一番成就感和价值感,那么,孩子也就在学习方面获得良性循环的发展,越学越好,越学就越投入。

1.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一开始就要给孩子立好规矩,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果是学习领域上的习惯,自然是要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同阶段的孩子,在学习习惯上都有相应的要求,这也是孩子在这个阶段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养成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习惯的养成。

随着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后,他就能逐渐实现自我管理的目标。

2.给孩子确定合理的目标

一个合理的目标,绝不是那些看起来“高大上”、但又可望不可即的目标。

我们给孩子确定合理的目标,就必须要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保证他们只要踮起脚就能够得着。

确定合理目标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实现目标,而实现目标后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孩子就越来越有信心,不断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3.不当孩子头顶上的“直升机”

如果我们想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就不能做孩子头顶上的“直升机”,什么事情都去干涉,而是要充分放手让孩子管好自己的学习。

可能在一开始,孩子还不能很好地管好自己,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只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才能发挥出他们在学习上的能动性,消除对父母产生依赖性的可能。

4.要给孩子适度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不少家长习惯于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以为这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可实际上,并不是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越满就越好,这只会让孩子感到身心俱疲。

合理做法是:要给孩子适度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这个时空中放松身心,有时间去思考问题,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能让孩子在劳逸结合中,实现更大的学习目标。

结语

孩子如果在学习上不够自律,通常就是缺乏内驱力,那么,我们就要在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上下功夫,帮助孩子实现内驱力,而以上四招则为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思路。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