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子养废后终于醒悟:见不得孩子高兴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作者:肉肉妈·主创团

过年期间,我们姐妹三个在大姐家聚齐。

两个外甥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大姐开始数落大外甥:

“现在玩得欢,开学前该着急补作业了。”

“天天就知道玩,学习也不见你这么积极。”

“你弟弟成绩好啊,有资格玩,你考第十名你凭啥玩?”

说到这儿,大姐转头问二姐:“没见你催你家孩子学习,他不用操心啊?”

见二姐点头,大姐继续问:“有啥秘诀没?”

二姐看了一眼情绪越来越低落的外甥,对大姐说:“孩子高兴的时候,我从来不说扫兴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的那句话:“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办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有一种父母,总见不得孩子高兴

看过一个视频,为了给妈妈演奏《生日快乐歌》,女儿努力练习拉小提琴。

她以为妈妈听完后一定会惊喜地说:“我的天,是生日快乐歌耶!”

然而令人窒息的一幕发生了,妈妈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本来可以弹得更好。”

女孩表示抗议之后,妈妈不仅没停止批评,反而变本加厉:“在你表现最好的时候,才能得到我的认可。”

视频的最后,女孩无奈地说:“我再也不想拉小提琴了。”

视频下方的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父母宁可打击批评孩子,也不愿意说一句鼓励支持的话?

这或许跟他们的童年经历有关。

我大姐上学时候成绩不太好,没考上大学。

步入社会后她才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努力了几年终于拿到了成人自考本科文凭。

尽管如此,每一次经历职场变动的时候,在同等工作业绩的情况下,她却总是不被选择的那个。

因为自己走了弯路,所以她希望改变孩子的命运。

从大外甥出生起,大姐就辞职回家,把全部时间和心力都花在了培养孩子上。

每当大外甥抱怨学习任务太多、玩耍时间太少的时候,大姐就会唠叨“宁可吃学习的苦,也不吃生活的苦”。

过去几十年,有的人靠读死书改变命运,有的人尝遍了不读书的苦,导致他们心里始终有一种恐慌:哪有简单快乐的人生,学习和生活都是苦的。

他们越希望孩子未来能够获得幸福,就越担忧孩子在本该成长的年龄沉迷于快乐。

似乎只有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才有动力学习。

于是,他们总会在孩子最放松、最骄傲的时候,向孩子展露现实的残酷。

父母的本意是督促孩子进步,殊不知刻意中断孩子的快乐体验,带给孩子的不是动力,而是伤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见不得孩子高兴,毁掉的是孩子的内驱力

网上流传一个视频。

女儿对爸爸说:“有时候你老是让别人不开心,这是一个缺点,你能改掉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能。”爸爸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他给出的理由是:“我现在就要让你经常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

女孩默默眼泪,委屈地反驳:“小孩老是不开心,就会得一种不开心的病,那样就不能健康长大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时候吃苦,长大后才能享福。这是典型的“东亚父母心态”。

其实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孩子自己发挥主动性去探索的。

正如康德所说的:“谁也不能迫使我以他的方式获得幸福。”

父母凭自己的经验去否定孩子的快乐,即使孩子成绩再好,获得再多的成功,也掩盖不了内心的荒芜。

长期以往,小女孩口中“不开心的病”将会成为现实。

也就是近些年被广泛讨论的“空心病”。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发现,北大每年有高达30.4%的新生厌学,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他们都是走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是万里挑一的佼佼者,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阳光普照》中,大儿子阿豪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老师同学都喜欢他,父母也以他为傲。

但在某个深夜,阿豪从高楼一跃而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近乎完美的孩子,为什么会绝望到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原来,阿豪努力学习是为了达成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而不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喜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电影的一个细节验证了这件事。

父亲每年都会送给阿豪一本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笔记本,但他从来没有在上面写过一个字。

表面看阿豪的人生没有阴影,活在全家人的关注和欣赏中,实际上他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

“空心病”是一种时代病。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会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式。

可惜的是,心理专家陈默说:“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在社会更加富裕繁荣的今天,仍有父母过度强调外力驱动,对孩子耳提面命“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等到孩子上了大学,他们才发现,一个人真正变好是自我驱动的结果——幸福的人生不是毫无方向的努力,而是带着快乐学习,带着热爱工作。

所以想让孩子恢复对人生的掌控感,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将主动权交还给孩子,激发孩子内在的能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允许孩子高兴,才能养出积极主动的孩子

孩子的内驱力从哪里来?心理学自我决定论认为,自驱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纯兴趣(我相信我能做到),

第二个是自我效能感(我想通过自己来做到),

第三个是连接感(我有信任的人支持关心,并能彼此分享)。

放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具体为三件事:允许孩子做他热爱的事情,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鼓励。

一言以蔽之,允许孩子高兴,才能养出积极主动的孩子。

首先,允许孩子做他热爱的事情。

有一句话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想让孩子主动做一件事很简单,只要有兴趣,他就会立刻行动,并且能够坚持下去。

纪录片《小小少年》中,有一个叫殷然的男孩,疯狂地迷恋昆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儿子这个小众的爱好,殷然的父母并不觉得怪异,反而表示尊重和理解,支持他在家里养了200多只昆虫。

他们认为,热爱真正的价值,在于丰富孩子的人生,在于培养孩子的坚韧性。

现在的殷然,不仅成了学校里知名的昆虫小专家,还收获了几段忘年交,业余时间会跟真正的昆虫专家一起走进山野探索自然。

孩子的兴趣五花八门,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天赋,尊重孩子的喜好,支持孩子迈出主动做事的第一步,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其次,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彭凯平认为,孩子在欣赏自己的成功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

这种奖励激素,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

父母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可以不断地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

不要求女儿做一个完美的人,正是谷爱凌妈妈的教育理念。

谷妈妈说:“小的时候我要是不考100分就是特别大的错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了女儿后,她才意识到,激发孩子内驱力,根本不需要外在的奖励和惩罚,因为成就感是最好的催化剂。

即使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孩子也会感受非常棒,相比那些外在的,孩子更享受这种内在的喜悦。

更值得一提的是,成就感是可以迁移的。

在擅长的领域,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在不太擅长的领域,这种内在的自信能够驱动孩子往前走。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一个在运动界、文化课、时尚圈全面开花的谷爱凌。

最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心理专家李玫瑾说过:“渴望被肯定,是人最大的弱点,更是孩子对父母最热切的渴望。”

《伟大一步:尼尔•阿姆斯特朗》中提到一个故事。

6岁小男孩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月球上去!”

听到儿子的童言童语,妈妈没有打击他,而是微笑着说:“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回来,回家吃晚饭。”

妈妈这句爱的鼓励,更加坚定了小男孩的梦想。

33年后,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返回地球时,面对记者最想说什么的提问,他说:“妈妈,我会准时回家吃晚饭。”

父母无条件的信任和关爱,是点燃孩子内驱力的关键。

那些跟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内心会有无尽的力量,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未知,因为他们知道,任何时候父母都会在身后支持和鼓励自己。

孩子也会愿意向父母倾诉、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朝着父母的期待,成为终身学习、热爱生活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如果一个孩子在愉悦中度过童年,那他会自然生发几乎所有的人类美好品质,比如独立思想、创造力、热情专注、同理心,并且成年后继续给自己创造舒服的人生,持续感受到幸福喜悦。”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父母拿着鞭子追着赶着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愿前进的力量。

好的父母,从来不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糕,而是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喜悦,成为更好的自己。

标签: 孩子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