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了鼓励大家生娃,真的是拼了!
前阵子,生娃不用有老公(当然,也可以不用有老婆),引发讨论。
最近,又有消息称,“辅助生殖”、“无痛分娩”,有望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国家医保局还说,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
先来说说什么是“分娩镇痛”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
“分娩镇痛”好理解,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无痛分娩”。
都知道生孩子是十级阵痛,但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女性减轻疼痛,那就是“打无痛针”。一针的费用也不低,通常是在3000元左右。
以前,生孩子想打无痛,费用都得自理。
现在,医保局说,会把“分娩镇痛”逐步纳入医保,那也就意味着,打无痛未来或许也可以报销了。
不得不说,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广大女性对于“生孩子超痛”这件事情的恐惧。
而辅助生殖技术,则是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方法。
通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IUI)、配子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IVF)。
近年来,我国不孕不育率不断提升。根据乔杰院士团队的最新全国生殖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2007-2020年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
这也就意味着,每6对育龄夫妇里面,就有1对遭遇不孕不育难题。
是不是很吓人?
为什么现在的不孕不育率这么高?
现在环境变差压力大,大家睡得晚,生娃也晚。
说财猫之前做过统计,最近这几年,我国的结婚率是屡创新低。
最近这15年,结婚率最高时,一年1000个人里约10个人结婚了。
现在,1000人里只有5.4人结婚。
不仅大家都不想结婚了,结婚年龄也越来越晚。
下面这个图可以明显看到,30岁以上结婚的人,在结婚人数中占比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已经快要接近50%。
最近,各地也陆续公布了2022年的婚姻大数据,最大的共同点都是: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已经升到了30岁以上。
结婚年龄不断推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孕不育率的逐年提升。
不孕不育人群日益增多,对辅助生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诞生“试管婴儿”约30万人。
但每一个试管婴儿的背后,都是精力和金钱的付出。
根据《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测算,女性在35岁及以下时,平均需要3个治疗周期成功活产,单次取卵周期价格约3.3万元-4.2万元。
这意味着,她们要生孩子,至少需要花费10万甚至更多,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不婚就不育,晚婚代表晚育,晚育又有可能不孕不育,而不孕不育生孩子,又贵得要死…
所以,上层干脆把这些障碍都扫清:
不结婚也可以生娃,非婚生子和婚生子享受同等待遇;
生孩子痛,那就打无痛针,还可以报医保;
试管婴儿太贵生不起?那就也纳入医保;
核心只有一个:让大家生孩子。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拼?答案大家也都知道。
我国人口狂飙增长了几十年,但在2022年,再次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人口负增长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人口老龄化也同步到达。
现在是5个劳动力养一个老人,以后可能2个劳动力就要养一个老人。
将来年轻人的压力,可想而知。
退休人口越来越多,但能交社保的人却逐渐减少。该怎么办呢?
一个是延迟退休。
另一个,当然就是催生
这也是最近大家看到的,国家的动作。
国家宣布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自然也利好辅助生殖概念股。但猫姐一查,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
来,看一下这一份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的辅助生殖概念股名单,是不是感觉有点眼熟?
这当中的亚辉龙、明德生物、兰卫医学、凯普生物、万孚生物、奥泰生物、达安基因等,都曾经是响当当的核酸概念股。
看到这里,猫姐觉得,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之前只是知道,做核酸检测的公司,卖抗原、新冠治疗药的公司,以及不久前卖蒙脱石散的公司,发“疫难财”、赚我们钱的,最终可能都是同一批人。
原以为,大疫三年结束后,这批人应该不能再收割我们的钱了。
现在看来,子子孙孙无穷尽,概念源源不绝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