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中,投研中心青山资本整合数据:
“80.0%的中年求职者愿意从事新就业形态,其中,考虑生活服务、电商、外卖骑手和快递员的人占比分别为40.4%、39.9%及10.6%。”
1月30日,昵称@胡尕峰的网友也像佐证数据般,在小红书敲下了这么一段:
离开大厂转行宜家才发现……
“40岁离开大厂转行宜家卖家具,我才明白工作十年,月入一万,是正常的;
40岁换工作,面试是有公司接受的;
身边年纪40+,50+的同事很正常;
到点就可以准时下班......生活依然继续。”
点开她的头像,你会发现这篇笔记是她近一年互动最多的,而我看着她无比柔软的互动区,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了35+的焦虑彻底粉碎的松快。
35+的互联网人还有出路吗?
去外企、去做讲师、去考公、去创业、去国外、去做服务行业,我看着一个又一个真实的35+职场人的选择,心里也有了不一样的答案。
“外企,成了大龄互联网人
脱口而出的第一道救命符”
《那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35岁以下,35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知乎上,这个被访问了4800万次的话题下,很扎眼的回答就一句:
“外企!美国70岁还在竞选总统,我们35岁就找不到工作了,是正规的跨过公司让你看到了希望。”
果然,2.6w的高赞答主@沈世钧,开篇就亮出了大众都想奔赴的出路:
“40岁,世界100强外企(欧美),正在做技术专家。”
他就是30岁去的外企,一呆就是10年,从软件开发工程师(3年),做到了开发经理(5年),现在做回了技术专家。
沈世钧讲外企的晋升机制和工作强度,去了10年都没见过一个空降的经理,普通的中级管理岗更倾向于公司内部提拔,也别指望当了领导后就能高枕无忧:
“底下的兄弟都996了,你好意思让兄弟们在前面拼命,自己早早回家吗?”
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现状,工作强度还算合理,至少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还有时间照顾家庭,也在最后很真诚地给了还尚年轻的互联网人一个忠告:
“35岁前尽量去一个温和的公司,避免盲目的跳槽。”
因为35岁后身体机能就是会下降,到时候别说公司不裁你,你自己也会因为吃不消选择主动离职,同样的,不要小看工龄,因为在多变的职场环境,劳动法n+1的赔偿标准,就是一个中年人重整旗鼓再出发的资本。
“比起转岗跨行,
求职大军从未放弃涌进国企”
紧接着沈世钧的,是一个50岁的答主@莫也。
去外企他也想过,但比起去外企,他心里早就有了更好的答案:
“30岁,我深知程序员是吃青春饭,所以决定给自己找个铁饭碗。”
什么是铁饭碗?
他从港企降薪跳到了一家国企。
进体制,从来都是年轻人职场焦虑,间断性冒出的答案,也是那段时间,他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的各项大业。
按常规的走向,他的职业生涯本该在国企这就落下帷幕了。结果,他讲起了当时入职的国企,后来上市的“中科曙光”。
他进的是深圳的分公司,好巧不巧当年政府给曙光深圳公司支持了一块地,然后地被一家房地产公司看中了,就将曙光深圳公司连带土地权收购了,结果房地产公司不搞it,研发人员全被遣散。
各中细节无法追溯考证,去国企被裁这件事他还是慌了:
想渡过年龄危机,铁饭碗得真铁才行!
他开始研究自己,分析自己的竞争力,编程天分如何?时间管理和资源处理能力如何?几番自我拉扯他给自己找到了下一个出路:去冲管理岗。
编程天分强的去冲开发组长,其他能力强的去冲项目经理,他选了后者,甚至一度自评35-40岁的自己:就是那个时期,深圳一流的项目经理。
“搭上时代浪潮的人,
通过下海重新捡拾生活热情”
当然,除了去外企进国企当领导的,也有一部分人不甘打工下了海。
22年中,一条采访了一批35+的前互联网高层,阿猫(化名)就是很早期的互联网大厂人,
只不过之前一直在国外(大厂驻外),直到2017年,35岁那年回国,职级升了一级,年薪达到了百万级别。
当然他身边也不乏搭上互联网大厂高速发展那几年的朋友,从小厂跟着走到大厂,还有期权,做着领导,怎么看都可以摆脱中年危机的魔咒,但这也是后话。
2017年的他,离职了。
原因听起来也很让人诧异:“相恋4年的女友因为异地和他提了分手。”
他诉说着当时的心情,生活长期被工作占据,就像魔怔了一样,异常低落,甚至都没有理性得规划以后,只想逃。
他试图挽回感情,无果后算了下积蓄,用了2年时间去和喜欢的事情在一起,然后在37岁时开了一家咖啡店。
35+的互联网人还有出路吗?
故事写到这里,互联网人找出路的故事本该落幕了,但生活终究不是电影,不会在某个高光的瞬间,恰到好处的谢幕。
那个40岁在外企呆了十年的@沈世钧,在长长的自述后其实还说了一句:“在外企能干到60吗?”
外企在国内生存压力变大,他评估了下自己事业部的盈利状况,只能确保自己短期失业概率不大;
那个跳去国企被遣散,后来当了高层的50岁大叔@莫也,在22年年底最新的回复里说,本来想在那家小公司养老的,还是失业了,目前在考二级建造师证;
还有最触动我的、想找回热情放弃百万年薪开了咖啡馆的那个高层@阿猫,一年后他在成都社区开的咖啡馆亏掉了半套房子的钱,他衡量利弊关了店,在21年他38岁时去了一家非盈利组织,月入一万多。
触动我的不是他选择了非盈利组织,而是他在采访最后无意识的吐露。
他说看到自己的现状后,还是会忍不住地自问“从年薪百万的大厂管理层到月入一万的非盈利组织,算不算‘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原本离开大厂他是抱着不行还能回去,再赚钱的想法,结果3年后,学了法餐、咖啡、调酒、遇见了很多认真生活且有趣的人后,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那是条消耗了自己太多能量的轨道。”
他说不会再去问自己算不算失败的问题了,不过都是选择,他甚至笃定现在的工作不会是终极使命。
那是他真切得活过后,修炼出的自洽和从容。
而30就焦虑40还能不能有工作的我们,好像也忘了:
“停下脚步自问的那刻,该问的从来不是确切的答案,而是‘到底怎样才是令你心甘又期待的生活?’”
只可惜,我们从来匆匆,根本不懂得时间的微妙,它不是只会流逝,还会回卷,像涨潮时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