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认为,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讲,而且孩子还小,我说的话他也听不懂,不会在意。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孩子面前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
结果呢?
孩子两三岁后,开始喜欢“学话”,就是将听到的父母的话原封不动地学出去。所以很多人逗弄孩子的时候,就会问他“你爸爸说我什么了?”“你妈妈讲我什么了?”
如果不幸你的抱怨被学了出去,不但很尴尬,还容易得罪人。
即使孩子慢慢长大,心眼儿变多,知道有些话不能学。但是因为孩子的判断力不强,很容易受父母影响,很多抱怨责怪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务必要牢记,有三种抱怨,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讲,再不满意也要憋着。
1、埋怨长辈的话
瑶瑶妈妈回婆婆家过年,结果闹得挺不愉快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瑶瑶的一句话。
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当奶奶问瑶瑶“回奶奶家过年好不好玩啊?”
没想到瑶瑶却“我喜欢,但是我妈妈说了以后再也不回来过年了,奶奶你事儿太多,是个‘事儿精’,妈妈不开心。”
话音一落,奶奶的脸瞬间就拉下来了,全场氛围非常尴尬,接下来的几天奶奶对瑶瑶妈不冷不热,瑶瑶妈赔礼道歉也没有用,夫妻俩还为此吵了一架。
瑶瑶之所以多嘴,真的不能怪孩子。
瑶瑶妈妈对婆婆有意见,从来不避讳,经常会当着瑶瑶的面说。和瑶瑶爸爸吵架也会说,和姥姥聊天也会说,结果瑶瑶就记到心里去了。
童言无忌,结果就闹得所有人都不愉快。
和老人再有矛盾,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首先孩子很容易学话,将抱怨传过去。其次,父母的抱怨会变成榜样,让孩子对长辈不尊敬。
2、吐槽伴侣的话
父母离婚后,壮壮跟妈妈一起生活。壮壮对爸爸仇恨极大,每次爸爸来看自己,壮壮都不冷不热,甚至还躲着不见面。
实际上,壮壮父母离婚的原因仅仅因为性格不合总吵架,并没有其他问题。可是为什么孩子如此讨厌父亲呢?
原来壮壮妈妈很喜欢当着孩子面数落爸爸的不是,抱怨爸爸的各种不好,末了还总会加一句“你长大可别像你爸!”
离婚之后,壮壮妈更是对前夫口不择言,经常当着孩子面痛骂前夫,搞得孩子一边痛恨自己的父亲,一边生气自己有父亲的基因。
当父母之间出现矛盾,请一定避开孩子私下解决,而不是不管不顾当着孩子面大吵大闹。尤其是和孩子说伴侣坏话的行为,绝对要禁止。
这样只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增加厌恶感,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对孩子的成长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3、抱怨老师的话
元宝老师最近找了元宝妈,反应孩子在学校对老师非常不尊敬,经常顶撞,出言不逊。元宝妈回家后问儿子,元宝不以为然地说“不是你说的吗,我们老师水平不行,不负责任,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这下轮到元宝妈尴尬了,没想到儿子这么“傻”,竟然将自己平时的抱怨原封不动地搬了过去,以后还怎么和老师相处?
可是这能怪谁呢?
元宝妈妈经常当着孩子面说老师,私底下了解了老师的八卦,也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今天抱怨老师没能力,管好班级,明天抱怨老师就知道留作业。
这些话被元宝听进去,元宝开始变得不尊重老师了。
如果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有意见,建议和老师直接沟通解决,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发泄不满。如果父母处处表现出对老师的不满,孩子只会有样学样,对老师不尊敬。这样破坏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更会让孩子在学校的处境变尴尬。
我们总觉得孩子小,所以在他们面前说话无所顾忌,可是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以为孩子在玩,其实他一直竖着耳朵听你的,你的每一句话都打在他心上,对他产生了影响。
1、孩子无意中变成了传话筒
上文中的瑶瑶和元宝,都在无意之中做了传话筒。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嘴巴大,怎么能到处乱说?可是如果你不说,孩子怎么会传话呢?
孩子心思单纯,没有心机,不会判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想让自己不尴尬,不得罪人,父母要先学会闭上嘴,不当着孩子面说别人的坏话。
2、孩子的心理发生变化
壮壮妈妈对伴侣的抱怨,让壮壮对父亲有了很大的意见,还对自己是爸爸的孩子感到羞耻。壮壮妈妈的话已经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
《非暴力沟通》书里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这些抱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开始痛恨父母抱怨的人,认为是他们给父母带来了痛苦和折磨。
父母的抱怨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让孩子的思维出现了各种偏差,开始敌视对方,蔑视老师,心理认知发生了扭曲。
3、变成抱怨型人格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同样消极满腹牢骚的人。他的行为情绪、思想三观不断被这种负能量干扰,造成心理阴影,成为性格行为上的缺陷。
《亲爱的三毛》一书里写道:“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反思自己,如果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抱怨,到底是我们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我们是否有能力解决改善这个问题?
其次我们要学会嘴巴严一点,不当着孩子的面随便抱怨别人,不背后议论他人,不讲别人坏话。孩子越大,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越要注意尺度和分寸,别只图一时之快,造成“无心”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