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企一个月就4000工资,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离职?

昨天四川选调公务员考试,我正好在附近的一家茶楼等朋友考完试,因为茶楼人太多了,我不得不跟人拼座,正好就坐在了一个四十岁的内蒙古大哥对面。

这位大哥非常健谈,人也很豪爽,他上来就问我是不是也是来考试的,我说我不是,我在等朋友呢,也不等我回答,这位大哥就自顾自地说自己也是来考试的,只不过是法考,得两点半才开始,现在还早,所以来茶楼坐一会。

我很疑惑,心想着为啥都四十了还来参加法考,而且大哥还说自己什么也没看,那个考室有一半的人没来。

顿了顿大哥又问我,是不是已经是公务员了,不然为啥不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呢?

我说我没有兴趣,大哥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可别小看公务员工资低啊,实际上别人一点也不低。

大哥给我算了一笔账,刚进去当公务员,可能一个月明面上的工资就几千块,但是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性高不说,甚至还可以为你以后的孩子教育问题做打算。

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卷啊?如果你是公务员,过去好的学校可能要十万的学费,但你有了关系,几万块就可以搞定,甚至还可以更便宜,这就是公务员的能量和社会关系。

说罢,大哥感慨似的说,当公务员,接触到的圈子都不一样,而且这一行是越往后越吃香,而不像你做别的工作,在私企上班,可能三十五岁一过,你就不值钱了,你的收入还会锐减。

我想,这位内蒙大哥在某种意义上,把这个问题给说明白了。

不管是国企也好,还是公务员也好,可能工资就四千块,也许还更少,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离职呢?

如果我们只盯着工资收入来看,那国企当然就只有区区的四千块,但如果我们综合福利待遇结合来看,国企的四千块工资,完全可以吊打私企的八千块工资。

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解释,尽管私企贡献了那么多的能量,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宁愿抢破头皮,也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国企、去事业单位或者去考公务员。

因为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同,待遇不同,自然也就造成了根本不同。

不得不说,老一辈的看法总是睿智且现实的。

昨天我试图就这个问题跟那位内蒙大哥交谈一下,告诉他私企也是不错的,但最后我发现,我其实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因为好的东西,往往总是稀缺的。

国企每年的招聘额还是蛮多的,这是因为国企需要为市场做贡献,尤其是需要缓解就业市场的压力和内卷,因此许多国企每年都会放出来一大批的招聘名额,留给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让他们通过校招的方式,直接进入到国企中去上班。

而国企,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或者说位置,福利待遇其实并不比公务员差。

我两个表哥都在国企上班,一个是在市建、一个是在中建,两者的待遇应该都类似,但由于岗位的差异不同,一个比较忙,跟互联网公司的996差不多,另一个则有双休,朝九晚五,非常轻松。

待遇有多好呢?

虽然工资是七八千,看起来好像不多,但五险一金是买的很高,这一点就不得不羡慕,算上五险一金,实际的收入是突破万元的。

为什么要算五险一金呢?那是因为,国企的五险一金是真的很高,不同于私企的“应付了事”,所以,当然需要算五险一金。

还不止这些,每年的年终奖也能发好几万,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福利待遇,例如节假日一千元的奖金,每年五天以上的年假,以及各种带薪休假和旅游等等,这些算下来,其实待遇已经很好了。

而更重要的是,你的圈子以及你所接触到的人,也的的确确是不一样的。

国企的人事变动相对来说比较少,这也就意味着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会保持的更长久,这一点和过去的私企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因为私企的员工流失率更高,而国企则很低,除此之外,国企的背景和能力,都决定了你能够在国企遇到更多厉害的人物,见识到更多厉害的人物,也就更有机会进入一些圈子,或者拿到这个圈子的入场券,这非常重要。

有了圈子你才有了资源,有了资源才有可能办一些过去不那么好办的事情,尽管我们说今天已经不那么认人了,改为认手续了,但认人在某些时候,依然还是非常好用的,只要你有这个渠道,那么你就可以比别人花更少的力气,然后更快的办事。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当我们在说国企员工不愿意离职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去讨论,例如宏观经济环境、私企的活力、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

因为疫情结束的关系,的确经济上给人一种一片向好的感觉,新注册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但同样的,找工作依然比往年艰难。

以民企中最为代表性的阿里巴巴为例,过去一年时间里,阿里巴巴员工总人数差不多少了两万人,两万人是一个概念?

没有多少民企的员工人数能够有两万人,且能够在阿里的员工,必然能力上和视野上,都要宽广于一般性员工的,用人才来形容他们也毫不为过,但在裁员这件事上,很多人时候跟人没关系,而是跟业务有关。

过去民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候,往往也是宏观GDP增长最快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热衷于去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这样的大公司,等到公司上市,股票套现,然后实现财务自由。

这就跟摩拜单车的创始人一样,直接套现十几个亿走人,当时她才是三十多岁一点点。

而现在呢?

当经济增长开始放缓的时候,说明民营经济的危机和市场存量已然到了,而这个时候追求风险就不再是值当的一件事了,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稳定,而这个时候国企和考公又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于是我们开始看到,机会成本是如何影响每个个体的选择的。

在经济潜力更大的时候,机会成本更多,人们往往愿意搏一搏,创造更多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但在经济潜力放缓,甚至消失的时候,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就会趋于稳定和安全,这个时候国企和考公就成为了优先级更高的选项。

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我们只能说,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在自我理性优先的情况下,那当然就是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不同的时代每一代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标签: 公务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