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宁愿选择在体制内工作,但是每个月的月薪,仅仅只有4000块钱多一点?而不愿意去选择在私企工作,至少私企,能够拿到每月15,000块钱以上的收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多在体制内工作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在体制内工作之前,很多人都是来自于私营企业,一方面深知私营企业的,基本薪酬待遇体系是怎样的,另外一方面,既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取了体制内的工作,那么他们就是不会轻易的离开,更不会去选择再进入到私营企业单位工作,否则的话这对于他们考取体制内的单位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当然我们还要深层次的来分析这个问题,似乎从表面来看,体制内的工作只有4000块钱的薪酬待遇,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水平,按照当下的物价来看,绝对属于很多地区中等偏下的收入了,但是为什么依然是有很多人,愿意长期的稳定的留在这样的体制内来工作呢?
一方面体制内的工作是能够做到长期化和稳定化,它和企业单位相比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企业单位可能会面临裁员破产倒闭的情形存在,但是体制内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出现类似于企业的这种情形,所以说稳定性是有最基本的保证,这也是很多人群,愿意长期工作的根本原因。另外体制内的工作,也严格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执行,相应的朝九晚五的政策执行,相应的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工作,这在企业单位当中,尤其是私营企业单位当中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即便是工资待遇,薪酬水平不高,但是拥有一个稳定的朝九晚五,至少自己工作家庭两不误,比如说上下班接送孩子,再比如说照顾老人养老的问题等等之类的,那么是不是这样的,一份工作,对于我们很多人群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说原则上来讲,体制内的工作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言,而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仅仅不能够只看表面的工资待遇水平比较低,虽然私营企业能够拿到15,000块钱,但是那15,000块钱一定不是好挣的。
再一个就是在这个薪酬体系方面,我们应该全面的来看待,并不能够单纯的只看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应该综合化的来看每一年的年度综合收入。因为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人群,那么它有一个特征,除了每个月的工资之外,还有额外的一些收入,比如说节假日的福利奖金,比如说奖金福利待遇等等之类的,包括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奖金和一些年终奖。那么实际上这些综合收入计算下来,我认为都会远远超过自己每个月4000块钱的收入水平,可能最终平均下来,至少也能够达到六七千块钱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所以说这才是体制内的真实收入,而不能够单纯的去看工资收入。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