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不接电话就不停打?考研复试“套磁”别丢底线

日前,据澎湃新闻报道,多所高校发布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热点问题解答,有的直接表示“报考期间考生不需要联系导师”,更多高校则表示“当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考生自行考虑决定是否联系导师、何时联系导师”。对于学生频繁给导师打电话的做法,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创就业服务信息网发布的考研复试“禁忌”表示:“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

面对越来越“卷”的考研形势,每个通过初试的考生,都不想在复试环节“掉链子”。但相比初试成绩完全取决于笔试答卷情况,面试环节的评分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很多考生希望能在复试前,跟导师建立联系,有人甚至在考研准备阶段,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师,会提前跟导师交流,进而增加录取的几率。只要是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这些做法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一些考生过于心切,用不合适的方式联系导师,不仅给导师制造了困扰,也对自己考研毫无帮助。比如,有些考生在要到心仪导师的电话号码后,就不分时间地打电话,可谓相当不礼貌。还有一些考生虽然跟导师电话交流时比较得体,但表达能力较弱,没能让导师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提前联系”,恐怕也是意义不大的。

一个客观事实是,联系导师最多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会对考研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考研初试成绩和排名,是考生能否被录取的重要参考。即便考生提前联系了导师,但初试分数过低,在竞争者中没有优势,也未必能被录取。而初试成绩名列前茅者,只要复试正常发挥,一般来说,是不太会“意外落榜”的。再者,按照规定,导师不能向考生透露任何有关复试的“秘密”。泄题或“特别照顾”,都是违规操作。考生无法通过提前联系导师,为复试增加一些“胜算”。

考研是一场漫长的征途。对于考生渴望升学的强烈愿望,其实导师们也都很清楚,导师最希望看到的还是一个真正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因此,考生联系导师的重点,应该放在观察“匹配度”上:自己未来的研究兴趣与方法,是否与导师相近,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与导师交流,让导师更加了解和认同自己。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考研调剂时联系导师。由于考研调剂时往往需要考生自己选择学校,联系导师的必要性,的确比正常情况下要高一些。但是,此时联系导师,同样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方面,要了解考研政策的具体要求,在符合调剂分数线的前提下,才好与导师对接;另一方面,在交流时要保持真诚与尊重,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优势,让导师可以准确研判。

现实中,有些学校和导师会明确表示“不用提前联系”,这不仅是为了避免出现一些“猫腻儿”,确保考研的公平公正,也是为了让考生安心备考。联系导师本质上是个“双向奔赴”的事情,并非只是导师选择学生,考生也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导师,但一切选择都离不开理性和文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