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知乎上有个话题:
有哪些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年少时不知其中深意,长大顿悟后只觉如鲠在喉?
点赞最高的回答说:《孔乙己》《范进中举》《骆驼祥子》。
年少读这些文章,并无太多感同身受。
直至成年后被抛入人海,饱经困顿辛酸,才发现小时候学过的课文里,竟藏着最真实的人生。
01
《孔乙己》:心在天上,脚在泥中。
在鲁镇的酒店里,一个曲尺形大柜台,将人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个阶层。
一拨是做体力活的“短衣帮”,囊中羞涩,只能花上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在柜外站着喝。
一拨是“长衫客”,体面而阔绰,往往会要上一壶酒几碟菜,悠闲地坐在座位上慢慢喝。
孔乙己却是这家酒店里,唯一一个穿着长衫,却要站着喝酒的人。
他读过几年书,却没有考取功名,靠着替别人抄书度日。
生活的拮据,让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喝着最便宜的酒。
读书人的清高,又使他穿着破烂的长衫,维持所谓的体面。
既放不下面子,又挣不来里子。脚在泥中,却心比天高。
这种纠结与挣扎,成为孔乙己人生困境的真实写照。
社会的冷漠,理想的破碎,生活的毒打,我们每个人多少也都受过。
区别在于,有人像孔乙己一样维持着虚伪的体面,有的人却坦然放下身段,担起生活的重担,匍匐前行。
就像那个凌晨还在街边等待接单的代驾司机。
曾经他也是上市公司高管,出入有司机开车,行程有秘书安排。
从光鲜的写字楼,到凌晨四点的街头,他却笑着说:好的坏的,都是生活。
就像那个去送外卖的硕士。
曾经被众星捧月,后来也要在城市街道里四处奔波讨生活。
从象牙塔走进生活的沼泽,他说:填饱了肚子,再去想梦想这回事。
人到中年才懂,真正的体面不是装出来的。
真正的体面,是理想碎了一地,依旧用全部的心力与生活继续斡旋。
02
《骆驼祥子》: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祥子去到北京拉车时,不到20岁。
他一腔热情地干活拉车,省吃俭用度日,梦想靠自己的能力在北平扎根,再娶一个清白的姑娘为妻。
然而现实常常事与愿违。
战乱频起的时节,他冒险出车,车被大兵没收了去。
他被关押起来,受尽折磨,最终牵着几匹骆驼死里逃生。
他想着东山再起,却没了本钱,只能去给刘四爷打工,刘四爷的独女虎妞见他踏实,对他一见倾心。
祥子虽不情不愿应了这门婚事,却也在琐碎生活中对虎妞生出牵挂与柔情。
当他安心想与虎妞过日子时,虎妞却难产离世。
后来祥子在小福子身上看到过希望,在他攒钱迎娶小福子的过程中,又得到小福子上吊自杀的消息……
生活的倾盆大雨,将祥子的热情与希望从头到脚灭了个透。
他彻底放弃了。
他不再是以前那个上进、善良、踏实的祥子,沦落为一个骗子、一个无赖,一个末流的车夫。
用老舍的话说,“他在北京这样的文明城里,变成了走兽。”
有人说,祥子没有选择,时代突变,命运无常,令他身不由己。
可我分明看到,跟祥子一样未曾被命运善待过的人,依旧有着坚定的信念,自己走出困境,一手一脚地讨生活。
人人都想平安喜乐过一生,可每个人都在生活的风浪中摇摆不已。
或许是你努力多年,突然被奔涌的时代浇灭了希望,前途渺茫。
或许你付出许多,好不容易安定了,却被命运忽然地连根拔起,失去了所有依仗。
中年以后才发现,生活的风雨从不曾放过谁。
命轻若蒲苇,又坚如磐石。
人人皆苦,人人皆可自渡。
03
《范进中举》:世情最真,人情最薄。
《儒林外史》中,范进金榜题名时,已经54岁了。
他从二十岁开始应考,30多年来考了20多次。
却因“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一直默默无闻。
终于,他等到了他的“伯乐”周进。
周进60多岁才考中举人,做了御史,多年来也曾受尽白眼,把辛酸困苦都尝遍。
功成名就之后,他发誓:“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细细看过,不可屈了真才。”
范进的文章,周进读了三遍.
他惊呼“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将范进填为第一名。
54岁的范进,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那之前,他活得潦倒不堪:没钱吃饭,赶考都拿不出盘缠,是老丈人眼中的“现世报穷鬼”。
得知他高中,丈人提了大肠与酒来道喜。
此前极尽粗鄙的讽刺,变成了极尽卑微的谄媚。
一朝之间,身边的所有人都跟川剧变脸似的,冷脸变笑脸,提了酒肉,变成了范进的亲朋好友。
一个当了几十年的“废物”,变成了人人恭敬的“范老爷”。
范进懵了,也疯了。
不到一定年纪,读不懂范进的悲凉,更不懂明明他等到苦尽甘来,却没来由地发了疯?
有了一定阅历,才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老实人将自己多年的苦闷、压抑,尽情释放的过程。
其中的艰难,越品越心酸。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当你弱时,世情最真,人情最薄。
身处低微时给人端椅子倒酒都不配,起高楼后高朋满座身边全是笑脸。
人到中年,我们痛过,也懂了。
生活给你的难看脸色,无非是因为你不够强大;世人给你的白眼奚落,不过是因你身处低处。
想要活得有底气,就为自己争口气。
脚踏实地去前进,拼尽全力去攀爬。
▽
苏格兰哲学家卡莱尔曾说:
“任何一本书,一篇文章的影响,莫过于使我们开始做内心的反省。”
行至不惑之年,课本中的辛酸,我尝过了;课本中的答案,我读懂了。
活在世界上,没有人不带伤。
点个赞吧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