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上,一篇题为《终于知道为什么现在大学生那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了,因为一直到毕业就没机会自理过》的帖子,引发围观。该帖子说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相:家长总是不放手,令已经成年的孩子习惯于做着精神上的“巨婴”。
博主说,小姨的儿子19岁,读大一。她去小姨家吃饭,小姨说,她有一个“学生家长团购水果群”,家长各自给孩子下单买水果,再各自通知去取。此外还有家长群,群内,家长会讨论孩子这个学期应该选什么课、什么时候应该考四六级雅思,还会分享出国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和QS最新排名。这个家长群四百多个人,家长之间混得很熟。
此外,她儿子每个月要回家一趟把脏衣服带回来洗,每个学期还得带着爸妈先去宿舍收拾一遍再入住。博主觉得这很夸张,但小姨却说还有家长每学期都坐飞机送孩子去上学的。博主听了一番讲述,大为感慨,这些00后大学生还没有进入到生活,行走江湖全靠脑袋里想象,“想象不到他们毕业之后会接受生活怎样的毒打”。
我对博主的这句话深表赞同,要是连“生活小白”式的孩子都放过,“生活”岂不是会太寂寞?
相信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会这样“生活不能自理”,但即便是一部分人如此,那也挺怪异、扎眼的。
由于太清楚家校群是怎么一回事,不少大学生对建家校群是比较反感的。问题在于,校方和家长往往“绕”过孩子自作主张,一个递奶瓶,一个接奶瓶,活活把家校群给建成了。
据我所知,不少大学生的家长言必称“要和老师搞好关系”“要多帮孩子打理杂事,帮他们腾出空多学习”,且也付诸实施。2022年,武汉一大学建起学生家长群便受到关注,据称,多名家长对保研工作向校方提出过度诉求,有个别家长“事无巨细都找辅导员,一日三餐都要管孩子”。
顺应“家长民意”的学校也多了去了。2019年有报道提及,浙江的一所高校学生发帖称,学校最近以班级为单位建了“家校群”,要将学生日常的奖惩、出勤情况通过群聊告知家长。有学生调侃“学校是不是从幼儿园、小学的家长群获得的灵感”,并质疑学校的做法是否正常。
确实,小学和中学期间建立家校群,在群内布置作业、传达要求,以及相互查漏补缺,加强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实有其必要性。但要是大学还搞这一套,那就太夸张了,令人难以理解。
有意思的是,该校一本正经地回应媒体称,学校并非“从小学、幼儿园获得灵感”,而是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学生在宿舍打游戏、翘课等情况,“学生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三方面共同努力,所以有了这样的想法。主要想和家长之间多一点联系”。
说到“多一点联系”,我的朋友跟我说,多年前,他上大学,几年间父母压根就没和学校发生一点点联系。这并非一种不正常的状况。当成年后的孩子走出家门,去往远方时,家庭所带给他们的“脐带”就应该切断了。他们应该自己学会处世,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自己学会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家长对他们的牵挂,是人之常情,但应该克制,而不是泛滥,以至于自作聪明、徒增笑料。
孩子都上大学了,还被家长视为长不大的孩子,还捧在手心里照顾,不合适。这种做法恰恰是对孩子“成长公式”的扭曲,是对孩子个性和权利的不尊重,只能让孩子真的“长不大”,在生活上很拉胯。
一些大学生家长在家校群里非常活跃,对老师任何一句话都盖楼:“收到,老师辛苦了”,核心目的是维系与老师的密切关系,以备“不时之需”。要说小学和中学期间,“家校关系建设”还可能得到某种丝丝缕缕的“福利”或机会的话,那么在大学期间,则几乎不存在。有些家长希望在评奖学金等方面可以得到班主任、辅导员等老师的照顾,这种将正当议题世俗化、暧昧化的倾向,打算在孩子面前树立怎样的人设和形象呢?做了这样的事,又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
凡此种种,都促人思索。微信群的普及,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为我们带来了更为美好、怡然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大势下,让新技术用在无关紧要且无聊的地方,岂非暴殄天物?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