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森
不知时曾几何,中国式教育将我们的孩子教育标准统一为:学习成绩好,懂事、有礼貌,孝顺且乖巧。日常周末更乐意将孩子送到补习班,连观看的电视剧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类的,多想玩一会儿都担心会被别人拉开距离,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为孩子的付出可供天地可鉴,但并非所有的教育都是好的,对孩子好的教育未必是无限的约束,凡事进退得当,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给父母们几点小建议,成功的教育注意这3方面的适当“不管”:
01、让他们自己做决策,锻炼其独立认知
最悲哀的教育就是父母将孩子和自己“融合”,让孩子对自己极限依赖,无法成为一个脱离父母的个体,没有了父母的指点便茫然无知,最后父母遭“白眼”相待。
每个人都有初涉社会的时候,不必过于担心孩子涉世未深,不能透彻地了解人生。但实际即使你作为父母也不一定能够人间清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生死,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决策力的人,那么父母做得就算成功。
02:让孩子做自己的选择,使其心想事成
大部分父母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干预其选择,即高中分科学理或学文,其次就是高之后选学校和选专业上的苦口婆心,总感觉自己是为了他们好,但是如果是违背孩子心意的选择,在孩子的三观及心性的养出上毫无益处。
形成犹豫不决,飘忽不定的性格,凡是需要他们拿主意 ,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抉择权”的他们,没有经历,这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即使与孩子血脉相承,但始终都是两方独立的个体存在,父母无法为孩子决定人生事事,最理想的爱就是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03:在犯错时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
畅销书籍作者曾在某亲子课堂中说到,孩子将母亲最心爱的镜子打碎时,母亲并没有马上干预,没有指责,而是在一旁静观其变,看着孩子处理问题的举动。母亲觉得孩子应该会直接大哭,可意外的是孩子不仅没有哭,反而是自己扫干净地,收拾好垃圾,然后去向母亲道歉,今后再也没有去随意触碰易碎物品,母亲为孩子的行为所感动,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父母应该适当地做个旁观者,给孩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规范自己,构建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