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的大学生们在查看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CFP图
“5000:1的报录比,60:1的考录比”
“每年都是史上最难毕业季、就业季”
“考公热、考研热、教资热”……
一说起就业话题,不论在互联网上,还是人们的交谈中,或多或少总能感受到焦虑的情绪。
职场中,顶着名校毕业光环的“天之骄子”神仙打架的场面更是屡见不鲜。
曾经,深圳中学新入职17名教师,只有1名是硕士,其余全是博士博士后,清北、中科大、牛津……国内外名校齐聚,连浙江大学排在其中都显得星光黯淡;北京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的博士报考了街道的“城市管理执法岗”,中国地质大学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博士研究生,没有继续仰望星空,而是报考了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社区干事;今年,则是“211毕业生5年存款5000元、中传硕士在火锅店做保洁”、“文科生转码”在网上引起热议……
名校生到基层磨砺本质上是好事,不过其中也不乏专业与岗位的错配、个人的无奈选择,更不要说占高校毕业生绝大多数的是非985、211,他们的就业焦虑究竟从何而来?该怎么破?
CFP图
一
先来看一组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1年的115万,到2023年预计的1158万,22年以来,数据一直在增长。据研招网官方公布数据,2013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176万,10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474万,人数增长了300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10年间翻了66倍。
高校毕业人数的骤然增加,毕业生学历的水涨船高,频频吹起的“考证风”……光是摆出上面这些数据对比,相信就能让屏幕前的你倍感焦虑。如果说十年前,本科生还能包打天下,那么十年后的今天,“研究生学历”不可否认已经成为了部分体制内工作的入门要求、准入门槛。
激烈的竞争让有的毕业生嘴上直呼“太卷”,身体想躺平但实际却在咬牙坚持、默默奋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前的就业形势会给人造成如此“卷”的感觉,是毕业生们真的找不到工作吗?还是另有原因?
事实上,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
就业率不仅仅包括找工作,成为“打工人”,还应该囊括自主创业当老板。为了更加辩证,也更加切合实际地看待问题、分析数据,从2021届毕业生起,教育部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将创业率等指标也一并纳入,更加灵活准确反映毕业生去向。2022年,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多所高校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0%。
由此可见,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有些人找不到让自己喜欢、让家长满意的工作。
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工作,一边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另一边又不想蹉跎岁月、浪费时间,考研升学、考证武装,似乎成了不错的选择。“很多人考教师资格证,目的不是为了以后当老师,可能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抱着‘证多不压身’的心态,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考试能力。”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唐玲丽说。
继续抽丝剥茧,为什么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是现在毕业生的要求都变高了、胃口都变大了,还是另有原因?
CFP图
二
回答上述问题前,我们先来弄清楚目前在国人心目中,到底什么是令人满意的工作?
撇开“钱多活少”这种不切实际、白日梦般的空想外,体面、稳定、高收入、成就感或许是排在比较靠前的几个重要因素和考量指标。从上世纪80、90年代投入改革开放大潮下海经商,到本世纪初拥抱互联网上网弄潮,不安于现状、喜欢折腾、勇于挑战的部分人群获得了成功,吃上了时代红利。
即便如此,在当前中国,相信大部分父母甚至年轻人还是对体制内工作情有独钟,有的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盼望着祖坟能够“冒出青烟”,为什么?
其一,不确定、风险性成为了毕业生择业时的“心魔”。远的不说,光看近几年来的互联网大厂裁员潮,就让很多人对大厂敬而远之,35岁的码农被迫“毕业”后,找工作四处碰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再者,新冠疫情更是在一些原本怀着创业激情和理想的年轻人头上,来了一记“当头棒喝”,骨感的现实让部分毕业生们不敢、也不愿选择高风险工作。
其二,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自从中国古代“发明”了科举制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官本位思想和理念,深深地烙在老百姓的心中,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公务员即便从金饭碗退化成为‘铁饭碗’,在老百姓心目中还是首选之一,归根结底是没有形成多元的社会价值认可体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教授、博导,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丽君告诉记者,相对丰富、不错的隐性福利和待遇,让年轻毕业生对公务员队伍趋之若鹜,甚至有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刷行测题,背申论模板,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加入公务员队伍。
其三,相较30年前,如今的中国年轻毕业生,物质条件要好上许多,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部分“不差钱”的经商家庭,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灌输了“不要老想着钱,工作干好了,钱自然会来”的理念。家里希望“朝中有人”、办事不难,有的毕业生也一时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不如先听从家庭安排、报考公务员,于是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夸张的公务员考试报录比。
陈丽君表示,在有的国家,一流的人才首先选择去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如华尔街、硅谷。“加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本身应当具有强烈的公共服务动机,对宏观政策应当是很有见解和认知的,但是根据我们团队的调查研究,中国公务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看中了职业的稳定性,工作的体面感,以及权力的诱惑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对“满意工作”的定义和认知,不能以偏概全,但不可否认的是,稳定、可靠、有保障确实是大部分人的首选。
供给毕竟是有限的,位子只有那么几个,大多数人最终“上不了岸”,朋友圈里的焦虑自然就多了。
CFP图
三
抛除个人、家庭倾向偏好等主观因素外,学校的培养体系是否合理科学,人才的输送供给是否匹配就业市场的需求,似乎更值得我们探讨,也更有关注的价值和意义。
近期,知名民营企业家曹德旺等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合署名,呼吁重视改变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
什么是“工科理科化”?其典型特征,是用理论科学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重视论文发表,忽视实践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存在用工荒、招不到人的情况。不是招不到初级技术工人,而是较难招到能学以致用、投入一线生产,将所学知识体系流畅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根本原因还是学习教育中理论脱离了实践。
学习到底为了什么?有的人说是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文化修为;也有的人说是开阔眼界,丰富人生阙值……无论哪种观点都值得肯定,但如果拓宽格局,提高站位,学以致用,经世济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学习最终的归宿和目的。
客观来说,有的学校还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两张皮”的现象,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有的学校为了申报国家重点学科项目,为了获得各类头衔、称号,扩招开设了许多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却与实际严重脱轨的理论学科;有的学校把在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当作了学生评优、甚至能否毕业的衡量标准之一,而不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或许才是出现“工科理科化”,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后“水土不服”的背后原因,更是毕业生,甚至用工单位出现焦虑情绪的底层逻辑之一。
前段时间,湖南24岁女生孙卓(网名“安猪拉baby”)的经历引人关注。大学学的是兽医专业,毕业后无缝衔接进入养猪场,成为一名养猪达人。虽然很多人对于“美女去养猪”会投去异样的眼光,认为是否在炒作、是否想要成为网红,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安猪拉baby”身上,我们看到了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为什么在中国,有人的本科生涯是混过来的?因为在入学的那一瞬间,可能就知道大学这四年学的东西,毕业后甚至一辈子都用不上,为了拿到文凭顺利毕业,不得不装模做样、蜻蜓点水般地学习一下。
就业率98%、专业对口率92%。反观不少职业院校,专业与就业对口、学以致用得到了高度贯彻落实,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相关。然而,在当下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宁可送孩子去读一个三本院校,也不愿意送孩子去职业院校。为什么?
因为人们在思维理念根子上,还是认为成为职校生、“蓝领工”是没有社会定位的,是不体面的,在面子上过不去,在身份上立不起。相反,在德国等一些注重职业技能、职业人才培养的国家,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往往会受人尊重。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教授、博导,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丽君告诉记者。
当然,就业焦虑的成因远不止上文所述,扭曲的大学考核指标、“流量至上”的自媒体也是诱因和推手。
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顶着“就业率”的考核指标,想尽方法确保过关,一些高校鼓励学生去考研,或者出国留学深造,借此提升就业指标达标率。更有甚者,个别高校院系还把校友“当官”“做大官”作为育人成效的亮点。毕业生在如此荒唐的环境和氛围中能不焦虑吗?
还有些自媒体动不动就宣布“史上最难毕业季”,时不时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博眼球、吸流量,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焦虑情绪。奉劝这些自媒体,与其过多无意义地宣传“考公热”“考研热”“教资热”,不如多讲讲“高学历≠高能力、基层岗位≠低就”,不如把热搜榜单多留给科学家、农技专家、民营企业家……
“预计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规模是1158万人,这对就业来讲确实是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这是好事,这么多的年轻人走上新的岗位,一定会为我们这个社会注入蓬勃的朝气和新的活力。下一步,我们要广开就业渠道,帮助支持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奋斗去实现自己更加美好的人生价值。”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决定了一个事物是“危”还是“机”。不跳脱出来看问题,一直内耗在焦虑情绪中,无所作为,危险是必然结果;立即行动,用努力拼搏的确定性,应对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尽人事听天命,相信老天也会赐予你机会。
就业焦虑有解吗?答案就在你我手中。
执笔 | 王超
编辑 | 尉司晨
责编 | 张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