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14.54万人,比上年增长6.11%。
然而,持续扩招的表象下,生源危机正在蠢蠢欲动。
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数跌破千万大关,仅有956万人。从2017年开始,这个数字以平均每年减少100多万的速率,最终下滑至负增长。
两个向着正负相反方向奔涌的数据,正不断拉扯着高校摇晃的生命线。
只是时间问题
人口负增长的寒气扑面而来,教育体系首当其冲,第一波冲击已然席卷到幼儿园。
2022年,我国幼儿园数量减少5000多所,这也是近15年来全国幼儿园数量首次负增长。“其实首轮幼儿园的关停潮已经到来了”。
受中国现有学制入学年龄的统一化影响,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今天幼儿园的窘迫,最终会在15年后蔓延至大学。
近些年来,受限于新世纪初期适龄人口的大幅下降,高校招生难已初露端倪。
据《202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事实上,近10余年来,没有一个省市能完成高考招生计划。而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在一些省市,最低仅有100分。
严峻的现实下,一些高校难以为继。今年1月,山西省政府同意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并入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撤销临汾学院的建制。
图 | 百年历史的临汾学院要“消失”了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临汾学院这类大专类师范院校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到达普及状态,未来对高校学位的总体需求将减少,对于不少学校而言,生源危机将逐步来临,部分高校未来将面临被撤销的命运”。
而亚洲其他低生育率地区遭遇的高校危机,恰恰验证着这一命运,这波“淘汰潮”,在冲刷过大专院校后,必然会向上卷入本科院校。
和樱花一起到来的倒闭潮
全球生育率最低的韩国,高校正深陷严重缺乏生源的困境中。
在高考报名人数已经低于大学招生人数的现实下,近5年,韩国地方大学已有20多个专业全部消失。2023年的招生中,报考人数为0的专业激增至26个。
招生荒的代价,是大学倒闭。2021年,韩国的西海大学已向教育部申请停止办学,东釜山大学也开始进入停止办学流程。
韩媒预测,在这次冲击中,至少有55所韩国地方大学将面临倒闭危机。这场倒闭潮将由南到北,和樱花开放的花期同步。
图 | 央视报道韩国地方大学面临关门危机
少子化在台湾高校内也刮起了一阵飓风。台教育主管部门此前公布,2022学年有19所大专院校新生注册率未达60%,创下招生缺额的历史新高。从出生率推算,招生缺额将不可避免地持续扩大。
因招生困难,台湾观光学院于2021年停办,创立22年的台湾首府大学也规划全面停办。
图 | 台湾首府大学成为历史
而这只是雪崩的开始。台湾行业工会预估,未来5年,至少还有40所院校将面临退场风险。
作为最早开始人口负增长的亚洲国家,日本的大学倒闭潮则从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2019年,全日本有210所私立大学在校生人数远低于规定数额,如果这些学校未来几年办学状况没有改善,结局只能是停办。
为了抵抗这股毁灭性的打击,高校唯有自救。
韩国一些大学采取了减免学费、提供高额奖学金、取消面试、放宽入学年龄限制等一系列积极措施,希冀可以打赢这场招生保卫战。
除此之外,单个高校的力量难以支撑,合并成为了应对危机的最优选择。
前不久,台湾科技大学和华夏科技大学成立整并推动小组,计划合并;台湾中山大学与台湾高雄大学也传出了重启合并协商的消息。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倒闭潮”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居安思危
“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教育部长怀进鹏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为高校的未来定下了基调。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逼近60%,“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生源的竞争成为了上好大学,而不是能不能上大学。
提质取代增量,众多省市已经迈出了控制高校规模的第一步。黑龙江、山东、山西等省份在“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中明确,原则上不再增设/支持申报设置新的高等学校。
严控下,许多新建大学被叫停。
据湛江市教育局透露,申请新设的湛江卫生中医职业学院,没有获批纳入广东省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同样,由于广东原则上不受理粤东粤西粤北地市政府提出的公办高等学校设置事项,此前谋划筹建的普宁大学、湛江大学、汕头健康护理职业学院、揭阳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广东云浮康养职业学院,恐难有下文。
图 | 揭阳市教育局透露广东高校设置规划
至于如何提质,通过合并整合资源,实现内涵式发展,仍然是高校的最优选择。
就在前两天,教育部等五部门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从专业设置上促进高校自我革新,在功能、类型上进行分化。
对于前方可预见的困境,各方都已严阵以待。唯有未雨绸缪,方能在风暴袭来之时,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