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校、囿于本本、脱离社会,为何对文科生的危害更大?

几年前,一批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到车企总部,按集团规矩,应届毕业生都要下车间实习一个月,初涉皮毛了解汽车制造是咋回事。就连我这样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场老克腊,也曾穿产业工人的灰色工作服,在生产线见习一周。可其中一位名牌大学的哲学博士,实习未满就精神崩溃,在宿舍嚎啕大哭。

长期在学校学习脱离社会往往会酿成上述糟糕问题,长学制对文科的影响可能比理工科更严重些,因为人文社会学科,要有真知灼见,非得接触社会不可,纯读书、不出学校是不行的;理工科好歹还有一些试验与操作的机会。

一位亲戚今年31岁了,还在学校象牙塔里。前几天他妈来电话,说儿子不懂事,把她气得高血压。这位老姐年约60岁,思想当然保守些,其公子虽是人文学科,高学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出口成章,但确实缺乏人文关怀素养,独生子女本就过于自我,再加上从学前班到现在,在各级不同学校里辗转近25年,真不了解真实社会是怎样、具体生活该如何、人与人怎么相处才和谐。

尤其文科,就业本就难一些,更兼受经济周期影响,近期加剧之势。因此,大大延长学制、推迟就业,成了一些家长和学子们的策略:硕士读完,读博士;博士之后双学位、博士后……转眼小三十甚至三十多岁的真不少。但是,将学童模式延续到人近中年,不去品尝真实生活的酸甜苦辣,真有助于人的完整、健康成长吗?没有经历过逆境锤炼、困难考验,仅仅会背书、考试、手握一摞证书,就真的具备能力吗?

那位嚎啕大哭的博士,估计在其近30年人生里没受过啥挫折,从小学习很优秀,听到的几乎都是赞扬。象牙塔里的人生历程,使其内心太脆弱,他应聘的综合管理部职位,要参与对集团4万多员工的管理,而其连自己的情绪管理都做不到,又怎样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呢?此类书斋秀才直接进入管理岗位,各级领导、同事、员工还能否睡得着觉?

杜工部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多人将这句作为自己皓首穷经的依据,却忘了这首诗开篇警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古人早就警告我们:不要变成书呆子!后世俗人将杜少陵的诗词附会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虽有打油之嫌,但却是学文以成人的至理名言、不二法门。

文科社会学科,顾名思义,都是与人、与社会高度相关的学科,其与理工科那具体而严谨的实体科学不同。理科、工科的无限接近于精确性要求,使理工学科的学者们真有一辈子陷于理论、计算、实验的需求,譬如:爱因斯坦,在脑动脉瘤破裂前的生命最后一息,还在病床上计算着。但人文学科不能如此,人的思想、行动都融会贯通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人文学科要了解、理解、洞悉人性和人的思想、行为,岂能不接触现实社会、不工作、只看书?

象牙塔里的书斋,有点像个魔咒,戴上这紧箍后,很多人觉得自己就是美猴王,很难放下身段将就较低职位。譬如:年近30岁的哲学博士,觉得普通办公室职位都很屈才,更何况生产线工人的感受?尽管仅是正式岗位前的实习,但这种“美猴王”被派去干“小钻风”巡山工作,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实在太大,博士咬紧牙关“受辱”近四周,最后还是没挺住。

曾与这位哲学博士探讨过“电车难题”,并未得到啥新观点。他说:哲学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的方法。赞同这观点:其实,人文学科很多内容,都是关于思维方式的,怎样更好,却没有最好,正如民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如此,那为何不更早些走出书斋,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享受生活?用现实生活与工作,来验证自己所学理论、思考方法,以获取更多的反馈、经验、思维成果。

这位博士如果更早几年,硕士毕业就接触社会、开始工作,其心理落差还不会那么大,硕士当普通文员并不耻辱,几年后可能已升经理,生活与心态都会好些。

至于博士所读的那些书,工作之余照样可以学习,在职也能继续进修学位。而且学习是终身的事,本人年届五十,已无考绩压力,但每天都读书学习,且这种学习要继续到60、70、80岁。人文学科,不但是思考的方法,也是人生之快乐,鱼之乐或子之乐,又岂是一个博士学位就足够了?

文科,不能成为校园中温室里的花朵,而应该走出书斋、接触社会,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应用所学、验证所思、精进所悟,使自己的生命拥抱阳光、经受风雨、迎接彩虹、凝视星空,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吴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