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林岩
来源丨深究科学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简称:NAS)成立于1863年,是美国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之一,大约有500名现任和已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得过诺贝尔奖。旗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成立于1914年,是当今发表原创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的国际学术期刊之一。
2023年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最新的院士入选名单,此次名单中有8位华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与往年相比,这可能是华人学者入选最多的一个年份。尽管美国科学院院士只是一个荣誉身份,但它足以肯定一位学者在所在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华人学者群体是美国科研工作者中重要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公布的院士名单中,麻省理工知名华人学者陈刚教授赫然在列。2021年年初,陈刚教授还受到“中国行动计划”的迫害,中断科研工作一年多。
当下,来自美国官方和民间对待华人学者的态度是“撕裂”的:一方面肯定华人学者的贡献;一方面因担心华人学者帮助自己的母国、削弱竞争力,而四处打压他们。
8位华人学者,新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消息,选出120名院士以及23名国际院士。表彰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有8位华人当选,其中有一位是去年因美国“中国行动计划”遭受迫害的陈刚教授。
对于当前中美科研关系紧张之际,如此众多的华人学者当选,属实令人意外。华人学者是美国科研群体中重要的一支力量。
此次美国科学院公布的名单,8位华人科学家分别为:
1.麻省理工学院动力工程教授、机械工程系主任陈刚教授;
2.霍华德修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理学系主任潘多加教授;
3.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量化基因组学项目协调主任、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林希虹教授;
4.艾伦脑科学研究所常务副主席兼主任曾红葵教授;
5.康纳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戴碧瓘教授;
6.霍华德修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Michelle Wang;
7.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肖书海教授;
8.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Zhou Min教授。
据悉,截至目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共有2565名院士,其中外籍院士达到526名。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并非政府部门,是一个私人、非营利机构,成立于1863年,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组织,其成员在任期内无偿地作为“全国科学、工程和医药的顾问”,是美国科学界荣誉性及政府咨询机构。
此前,我国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科学家有袁隆平、张启发、李家洋、卢煜明、施一公、杨焕明、高福、颜宁、曹晓风等。
陈刚教授成为美国“三院院士”
此次入选的华裔学者中,陈刚教授令外界格外关注。他在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前,为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早在2020年1月,陈刚遭受美国政府不公正的待遇,因“中国行动计划”被审讯,有一年多的时间无法工作,科研生涯当时岌岌可危。
2022年1月21日,陈刚被宣布无罪,随即撰文披露了当时自己的这段不幸遭遇。他称,2021年年初,美国联邦特工冲进他家,并给其戴上手铐,将其关进了监狱,理由是他在麻省理工就职期间,没有披露来自中国不同单位的资源。
陈刚教授,图片来自MIT
然而,陈刚也是幸运的,多人声援力挺陈刚,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MIT不但为陈刚支付诉讼费用,还给其带薪休假。一年多后,陈刚被宣布无罪释放。
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使他的研究中断了一年多,最终在多方努力下,陈刚于2022年1月重返麻省理工继续他的工作和研究。
如今他的科研工作继续得到美国科学界的认可,2023年5月2日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为数不多的美国工程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的“三院院士”。
在当下中美科研关系紧张之际,诸多华人学者因偏见受到伤害。实际上,他们是中美两国科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两个国家都是受益者。
参考资料:
http://www.nasonline.org/news-and-multimedia/news/2023-nas-electio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