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给孩子“定规则”总失败!常见的6大误区,爸妈太容易踩雷了

明明跟孩子订好了规则,他也答应了,可结果才执行了两天,娃就开始耍赖,甚至是一哭二闹,你逼也没用,他就是不干,让你崩溃,怎么办呢?

关于这事,咱先从规则本身说起。

第一、制定的规则是否清晰。

规则中的每一条是否清晰,能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规则执行的基础。

比如“每天写完作业之后可以看二十分钟动画片”,和“每次写完作业才能看动画片”相比,前面的规则就更清晰,明确规定了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就是不可以的。

第二、规则是否简单易懂。

制定的规则,需要确保孩子能够听得懂,用语可以口语化一些,不要生涩,也不要有歧义。

第三、规则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

要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制定出符合孩子年龄的规则,比如3岁的孩子,不能要求他每天写几个汉字之类的,并且要适当设定一些奖励来激励孩子遵守规则,这样孩子才能有行动力。

第四、规则在执行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孩子的个性。

规则制定好了,执行的过程更为重要。孩子非常聪明,他能从你一次次的妥协中试探出你的底线,让你不断降低标准。所以,规则一旦开始执行,就要严格遵守,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轻易妥协。

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家长也需要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3-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动,玩性大,容易遗忘,需要你不停地督促提醒。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大人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有耐心,温和地,多次地提醒孩子遵守规则。

也可以用设计一些有趣,生动的图片粘贴在孩子容易接触到、注意到的地方,让孩子在玩的时候不轻意间看到。

6-10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具有了基本的自控力,他们会在不用你提醒的情况下,可以独自完成一些任务,比如睡前刷牙,自己完成一部分作业,自己整理玩具,等等。

但他们还是孩子,依然会有很多行为达不到你的要求,比如做事拖拉、磨蹭,一行生字能写一个小时。

这时候,你除了要心态平和,还得和孩子斗智斗勇,比如对作业进行分级分段,先用15分钟做简单的,做完休息一会,再做15分钟中等难度的,做完再休息一会,然后慢慢地增加时间长度,20分钟休息一次,25分钟休息一次,等等,让孩子逐渐适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五、规则的制定是否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每项规则的制定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具体情况有变化之外,也要有一定的灵活度。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写二十个大字,但当天遇上了特殊的情况,就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而不是死守规则不能变通。

第六、制定的规则孩子参与了吗?

可能有的人认为不需要,但实际上儿童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性格和习惯形成都与这个时期紧密关联。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可以更好的让孩子在违反规则时,明白这条规则对自己的约束。

并且让孩子参与进行,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给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规则,也使他们明白规则制定了,就要遵守,坚持执行,从小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规则给人自由。”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看似是在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实际上是在保护孩子,当孩子知道了边界在哪,他才能在这个边界之内更好地挥洒人生,不是吗?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