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三年级才发现,不狠抓3个方面,会学得多痛苦

阿华的孩子在重点高中就读,从来不上课外兴趣班,学习之余还有不少玩游戏的时间,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问及育儿秘诀,这位陪读了10年的妈妈却说,“就两条。一是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二是学累之前,停下来休息。”

说实话,当时我听了有些发懵,阿华摊开讲了之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阿华一直以为,孩子只要多刷题,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能学好。可是现实却重重地给了她一拳

一二年级时,勤奋确实能换来好成绩,但是上了三年级之后,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

刚开始阿华以为孩子不够努力,给他加大了学习量,没想到孩子越学越痛苦。好在,走了一些弯路之后,她找到了症结所在:

一是自主学习能力差,写作业需要父母督促才能完成

二是学习效率低,三年级后学习难度翻倍,课程增多,如果还保持一二年级的学习节奏,很难跟得上老师的节奏

为了孩子能够脱颖而出,阿华开始狠抓这三个方面,帮其找到了高效的学习模式。

1.关注学习难度

同一本书,A看得津津有味,B却味同嚼蜡。

这是因为两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A的知识背景,刚好可以支撑他去读懂这本书,所以他觉得很有趣(很有用)。

B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所以他读起来很吃力,结果发现这本书没有大家所说的那么好。

叫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去画一条直线,是很难的,因为他的手部小肌肉、左右脑还没发育好,根本画不出来,但是叫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去画,三两下就画出来了。

所以,想要学习变得轻松,就要找到难易适中的地带,在保证学习的挑战性同时,激发成就感。

以前看到孩子学不好,阿华会冲孩子发脾气,知道这个原理后,她转而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孩子的学习拉伸区,引导孩子去梳理和分析那些“会做,但容易出错”或者“有点难懂,但再努力一下就能懂”的内容。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学霸都会这样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让自己在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去学习

2.学会制定计划

大脑很简单,它只想求生、求舒适,求享乐。

所以想要大脑调配所有的资源服务于学习,就要有清晰的指令去指引它。这个指令,就是跟孩子能力匹配的学习计划

可是孩子的技能不足啊,我们要充当他的大脑额叶,提高他的执行技能才能独当一面。所以要一步一步来。

第一步:跟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这时的主导人是你,但要插入一些选择,比如让孩子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先学语文还是先学数学,让他有控制感和参与感

第二步:当孩子熟悉第一步的流程后, 父母逐渐减少提示和支持,慢慢提高要求,并且引导孩子去拆解任务,直到所有步骤做起来像吃饭睡觉一起自然了,就能让他独立制定学习计划了。

第三步:计划制定出来了,父母还要跟一跟,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必要时为孩子提供足够支持(取决于任务情况,可以是口头鼓励,也可以是实际的支持),直到孩子完全掌握这个技巧,找到学习的最优体验,家长再放手。

3.限定时间做事

没有限制,人很容易分心,像考试一样限定时间去学习,孩子在危机感的压迫下,自然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更多的作业

发现孩子写作业慢,阿华定了两个家规,一是限定时间做事,二是不管作业有没写完,到了8点必须停下来。

她让孩子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做好优先排序,并写上时间,比如:数学15分钟,语文20分钟,收拾卧室 30分钟……

接着定一个闹钟,比如要15分钟写完日记,就用计时器设定一个15分钟的闹钟,让自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屏蔽其余所有杂念

现在她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家务、玩游戏,都爱设定闹钟。

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孩子不但时间感越来越强,对意识和专注力的控制也达到了出深入化的地步

比如刚玩完一局游戏,他可以毫无费力地撤回注意力,转而投入学习,然后又像一块磁铁一般,把所有能量吸引过来,再往这个地方上使

写在最后

世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自家孩子很想把学习学好,但是无论怎么努力就是学不好。为什么你家孩子很刻苦,每天挑灯夜读,成绩就是上不去呢?因为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他只能用蛮劲去学习了。

阿华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愿意且懂得如何为他引路的妈妈。当他成绩滑坡时,她第一时间帮他分析原因,并且一步一步地引导他。

正因为小学三年级时,妈妈狠抓这三个方面,帮他养成的这些好习惯,他才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学霸。

标签: 作业 三年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