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被褥先自费检验?学生不是肥羊,学校应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新的学年从九月开启,学子们满怀憧憬,或升上更高的年级,或上中学,或进大学。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氛围中,也不免有一些败兴的事情发生(更准确地说是被暴露),如新近曝光的两起学校指定学生购置床上用品的事件就是这样。

一起发生在一所大学。在山西能源学院2023年新生入学须知上,有一项名为“其他费用”的说明显示:“学校将集中招标采购学生公寓床上用品。学校提供的学生公寓用品是经过省教育厅进行资质审核、省纤检局检验合格入围产品,新生自带床上用品的须经省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费自理)。”引发网友群嘲。

大学新生是成年人,上大学或自带被褥,或自行购置,本是个人权利范围内的事儿,难道连这点选择自由都要剥夺吗?自带也好,自购也好,一般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既然让在市场上卖,就是推定合格的,怎么还“须经省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费自理)”,这种刻意刁难以逼迫学生买“学校集中招标采购的床上用品”,背后得有多大的利益啊?

在舆论发酵之后,山西能源学院工作人员表示,并非强制学生提供检验合格报告,自带床上用品的同学需向学校登记,质检部门会抽查,如果检验的话,今年不收检验费。可问题在于,学子自带床上用品为何要向学校登记?无非要制造一种“自带就是另类,对学校的好意不领情”的氛围,实施精神霸凌与逼迫而已,吃相实属难看。

另一起发生在一所中学。有家长反映,重庆忠县一中学要求家长在校购买学生的被褥等床上用品,268元一套。事情曝光后,当县教委发布情况通报:学校系应部分家长建议而统一提供,已责令该校再次充分征求家长、学生意愿,如有不愿意购买的,由商家予以退还。态度算是诚恳,也没有拿“集中招标采购”“检验合格”之类话语搪塞。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起事件,回应的主体是不一样的,回应所秉持的价值观与是非观也大相径庭。大学是自己回应,但并不认为自己这么做有什么错,只是迫于舆论今年稍稍对学生让步。中学由当地教委回应,尽管找了一些客观理由,但也没有说强制学生购买床上用品是对的,最后还表示“忠县教委将举一反三,避免类似情况出现”。

这背后,不仅仅是因为高校领导级别一般要比中学高得多,还因为高校的管理权力大大超过中学。这一差异,导致在与学校有矛盾或纠纷时,学生或家长的救济能力与渠道很不一样。如果面对的是中学,家长可以找当地教育部门反映,对引发舆论的事件,当地教育部门会积极调查与处置,忠县就是就此。但如果面对的是高校,某些高校对投诉与舆论“我自岿然不动”,奉行“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或者回应得理直气壮,家长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更进一步,这两起事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边界当在哪里?中国传统讲“天地尊亲师”,正面作用是带来了尊师重教的传统,负面作用是学生太弱势,权利与尊严有时得不到维护,甚至遭到践踏也缺乏救济手段。

在现代语境下,教育也是一种服务业,一些学校与老师听到“服务”这两个字便觉得陌生。但学校与老师的基础服务无非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就像法律咨询是服务业一样,底层逻辑上与其他任何服务业并无差别。学生及其家长是需求方,所以,供需两方权利平等、关系对等,是基本原则,这也应该构成最为基础的价值观。

在这个基础上,“尊师重教”才立得住。如果学校为了建立强制垄断以获取经济利益,不容许学生出校门消费、强制学生购买这购买那,那是把学生当肥羊,实际上已经对学生侵权了。只是大多数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形,敢怒不敢言,怕站出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而令孩子受到另眼相待。但学生会看到这一切,这不是学校与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

至于为了对学生进行服从性规训而滥用权力,不许学生干这干那,既是戕害诸多孩子自由勇敢活泼的天性,也与教育的精神与本源背道而驰。教育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之外,还有价值观的倡导与塑造。学校究竟想把什么样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与品质,是一个根本问题。

陈斌

责编 辛省志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