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的就业:岗位还在,但能力要求变了|外滩大会

《科创板日报》9月10日讯(记者 黄心怡)自ChatGPT爆火出圈以来,AI大模型的热度也持续升温,而哪些职业将受到的影响最大,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GPT适应性高前十类职业,包括编辑、校对员、公证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检验试验人员、包装人员、安全保护服务人员、护理人员、行政业务办理人员、教育服务人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外滩大会上提到。”

在会后的采访中,曾湘泉对《科创板日报》表示,ChatGPT这类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较小,但对结构会有影响。岗位还在,但是能力变了。比如大学老师教的内容不一样了,编辑人员要了解和增加很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因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会有大量数字化的东西出现。”

曾湘泉强调,复合型的人才是当前最为紧缺的。“不是单一数字化的人才,而是既要懂专业还要懂数字化的人才。所谓的就业结构变化就是,可能岗位还在,但是人的要求变了。”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催生大量人才需求,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2022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人才缺口或将达到2500万人。

在大会上,智联招聘发布了《数字技术新职业趋势洞察报告》。报告显示,75%的企业预计今年将增加在员工数字技能培养上的投入,但44.2%的企业表示,在员工数字技能培养与提升中,培训内容体系化、专业度不高的问题是最大挑战。“企业的培训往往是点状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成本很高但见效非常慢。” 智联招聘董事长、CEO郭盛分享说。

郭盛还指出,金融企业过去热招的是商科领域人才,而现在它们的校招方向明显改变,理工科人才成为金融企业更加渴求的招聘对象。为招引数字人才,各行业纷纷开出高薪。其中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均招聘月薪达24959元/月。

曾湘泉认为,当前数字化人才缺口大,但产业分布呈现明显的失衡现象,大部分集中于信息通信和制造业等行业。据信通院数据,我国46.6%的数字技能人才来自数字基础产业,20.9%的数字技能人才来自制造业,两大行业吸纳了2/3的数字技能人才。

此外,数字经济一方面创造新工作和行业,增加就业机会,比如客户服务数字技术、系统维护等。另一方面也呈现替代效应,数字技术和自动化将减少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富士康工厂应用工业机器人,减少制造业相关岗位,银行前台岗位可能会消失。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会加剧不同技能要求岗位间的收入不平等。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人才招聘领域得到应用。“由AI来提问面试者,把结果提供给HR参考。“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介绍,“从效果来看,大模型可以做劣汰,把不适合的人排除掉。但还做不到择优。这是由于大模型不了解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价值观,无法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化。”

谈及AI大模型替代打工人,李强判断,初级白领类、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根据我们平台的数据,翻译、设计、客服的岗位数量下降很快。特别是设计类岗位,今年2月以来的降速高于平台整体均速。另外,一些数据分析类岗位也可能会被替代。在这个时代,就业者都需要提升数字化技能,学会怎么用好大模型。”

蔚来资深人力资源总监江锋则分享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你的工作容易被刻度化衡量,那么有可能会被大模型逐步取代。”

(财联社记者 黄心怡)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