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生复试惊现“蔡元培”:名人为何总能成为人名? | 快评

近日,“北大考生蔡元培”上了热搜,引发舆论关注。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复试成绩信息显示,考生蔡元培复试成绩仍是专业第一。北大官方对此回应,是否录取这名考生仍然要等待最终名单出炉。“考生蔡元培”在此前北大国关学院公布硕士复试名单之时就已引发关注,其与上世纪上半叶北大老校长同名引发舆论骚动,网民也热议“重生之蔡元培回北大读书”。

众所周知,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一生横跨政界、学界、教育界,任职北大校长期间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脉动,是北大人心中永远的老校长,遗风遗泽传承至今。北大国关学院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学院公布的考研信息真实准确,一切以已经公布的信息为准。至于有学生名为蔡元培与老校长重名,“确属巧合”。

其实,与名人重名是史上常见的现象,除了那些“出生取名的时候名人还没有成名”的情况多属巧合之外,其余的重名大概率都是刻意为之。战国时代有赵国名相蔺相如,西汉也有个文人叫司马相如;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叫魏无忌,唐朝有名相叫长孙无忌。这两个案例,都是后人仰慕前人而故意取的重名,要么是父母所取,要么是自己后来改名。

而即便是在当代,不少重名也都会引发公众的兴趣。以明史专家张献忠为例,其“张献忠研究张献忠,为史上的张献忠洗冤”一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而据他本人介绍,“爷爷那时对农民起义军领袖又很崇拜,就给我取名‘张现忠’,后来老师老是写错,干脆就改名叫‘张献忠’”。明史专家张献忠的案例,集中了“长辈取名”与“自己改名”的两种情况。

心理学素有“自我归因”理论:一个人越是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越会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加强心理暗示,让自己尽可能地贴近那个心目中的理想型人格,取名/改名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暗示,其动机不仅是追慕前人,也隐含着自己的人生志向。在自我归因的心理作用加持之下,“自我实现”的概率也会增加,“考生蔡元培致敬校长蔡元培”与“张献忠研究张献忠”都反映了这一现象。

进而言之,“刻意重名”的行为也植根于人类古老的原始思维。世界各大文明都曾有“名字巫术”的历史,名字的起源与语言的起源大致同步,因此也就带有神奇的力量,被认为与人的身体血肉相连,由此还助推了两种看似截然相反但却同源同构的习俗:避讳与连名。人们会担心自己的名字被人窃取而受到伤害,也会寄望于袭取他人好名而收获好运,而这都源于“名字巫术”衍生的“名字崇拜”。

“你不可妄称神的名字”乃是不少宗教的一大戒律,比如旧约《圣经》里著名的那句“我乃是我者”(I am that I am),就显示了“一切在我,我生万物”的雄浑气魄,也在印证“语言魔力”“名字巫术”的原始思维;中国古代则有历史绵长的“避讳”传统,也是在认可名字本身的力量,因为提到上位者的名字会有冒犯乃至诅咒之嫌,西汉的“巫蛊之祸”与清朝的“叫魂恐慌”正是这一思维的现实写照。

而就“刻意重名”与“连名”而言,西方也有类似的传统,比如古罗马政治军事巨人“恺撒”的名号一直保留到了二十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让欧洲的两个“恺撒”跌落皇位:德皇威廉二世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头衔分别是“Kaiser”与“Czar”,两词在德语与俄语里都是“恺撒”的转写。而就人名的重复率而言西方也是远远高于中国,以至于要用中间名、“X世”“Sr”“Jr”等方式加以区分。

其实,现代社会依然或多或少地沿袭了这一“姓名巫术”思维:以名人之名命名地名、路名、机构名。即以本次新闻事件的北京大学为例,他们已经创办多年的元培学院早就是在以“刻意重名”的方式向老校长致敬,希望以此沿袭北大的办学传统,光大北大的社会声誉。这种情况在西方则更为常见。

在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神的九十亿个名字》里,僧人们借助计算机技术终于拼完了一切神祇的姓名。在那一刻到来之际,受命从事这项工作的科学家惊见“夜空中的星星一个接着一个地熄灭了”。作者借此暗喻,世界的使命就此完成,人类借助穷举之法已经窥破了世界运行的法则。“北大考生蔡元培”的新闻也显示,原始思维仍然影响着现代人,取一个好名字,依然有不可小觑的正面价值。

王兢

责编 陈斌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