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预防自杀的专栏文章中,提到了部分患者在重度抑郁发作时,会出现“扩大性自杀”的行为,尤其是产后抑郁症患者。
2021年,安徽合肥29岁的杨晓燕走到家里的阳台,带着4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一起跳下,3人从24楼重重地坠落地面,都不幸身亡。
2020年4月,长沙一名海归女博士带着5个月的女儿从小区楼顶跳下,当场死亡。这都是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扩大性自杀”行为。
“扩大性自杀”也可能会出现在男性患者身上。2020年1月,台湾艺人明道的哥哥在山林中勒死了妻儿后自缢,疑因欠债无力偿还导致精神崩溃。
今年2月,前谷歌工程师阿南德·亨利在家中枪杀了妻子,杀害了2个4岁双胞胎儿子,最后自杀!
这些悲剧非常惨烈,对大众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很多人感到无法理解:
“明明是TA自己不想活了,为什么在自杀前还要杀害家人?”
“都说虎毒不食子,这些父母怎么那么残忍,亲手杀死孩子?”
其实,有“扩大性自杀”行为的患者不是因为恶毒而杀害家人,而是因为对家人盲目的、不理性的爱,以及陷入了严重的灾难化思维中。
以下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对“扩大性自杀”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纠正部分大众对此的误解,看清真相,并且注意加强防范。
此图为AI生成
01、他们亲手杀死配偶、孩子,是因为盲目的爱
很多人觉得,如果一个人竟能亲手杀死家人、孩子,那TA肯定是特别狠毒、冷血的。但其实,有“扩大性自杀”行为的患者往往相反,他们在生活中很可能是非常善良的人,而且与家人、孩子的感情十分深厚。
当他们出现重度抑郁发作时,痛苦的程度和自杀的冲动都极其强烈,他们出现了严重的灾难化思维:
想到过去,他们悔恨自己曾经做过的选择,自怨自艾,深深自责过去太傻、太蠢;
想到现在,他们缺乏积极面对困难的能力及高逆商,认为自己无法逃脱目前的困境,心里十分悲观、绝望;
想到未来,他们觉得一切都没有了希望,未来只会延续现在的痛苦,甚至会更加痛苦,失去了憧憬与期盼。
比如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有些女性在婚后过得非常不幸福,她们后悔过去自己瞎了眼,不好好听父母的话,选了个“渣男”,很想离婚。
可是她们已经有了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害怕离婚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只好一直隐忍。有些女性生育后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断了经济来源,她们更加不敢离婚。
她们一想到没法离婚,立马又会想到日后还会继续被丈夫伤害,甚至遭遇老公出轨、婆婆刁难,认为这苦日子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根本看不到头。
在这种极端负性的思维内容下,她们想不起任何开心的事,也很难有意识地理性、积极起来,早就觉得生无可恋了。
不过,一开始她们为了孩子,还会试着忍着、坚持活下去。可如果她们反复多次出现重度抑郁发作和自杀念头,最终很可能再也忍受不了,决定一死了之。
有的患者只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把孩子留给家人。可有的患者灾难化思维更加严重,错误地认为自己死了以后,孩子也会活得非常痛苦,甚至可能会被后妈虐待、被人嘲笑。她们不忍心孩子受苦,但自己又活不下去了,所以带上孩子一起轻生。
同样地,男性患者出现“扩大性自杀”时,也有类似的心理活动过程。他们往往在生活、事业或者经济上遭受重创,出现强烈的自杀念头,但又想到自己去世后,深爱的妻子、孩子毫无依靠,很可能会被人欺负、活得非常痛苦。
他们想到了带上妻子、孩子一起离世。即使妻子极力反抗,他们在失去理性的情况,也会利用体型优势先将妻子杀害,再杀死孩子,最后自杀!一个家庭遭受“灭顶之灾”!上文提到的硅谷工程师枪杀妻儿案就是典型例子。
所以,这些患者出现“扩大性自杀”,不是出于残忍、狠毒,他们一般也没有严重的人格异常,不会伤害无辜、报复社会。他们杀害家人,是出于对家人、孩子的爱,只不过这种爱是极其盲目、无知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盲目、无知的爱反而剥夺了无辜的亲人,尤其是孩子的生命!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家人、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主宰权,他们根本无权剥夺!
02、具备这些知识,避免身边人出现“扩大性自杀
我们怎么避免身边人出现“扩大性自杀”的行为,避免发生悲剧?
第一,要高度关注身边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状态,尤其是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
有“扩大性自杀”隐患的群体不一定都是抑郁症患者,不过总的来说,抑郁症的占比是最高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抑郁症的存在,但仍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根本就没有这种病,总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太脆弱、玻璃心,只要学会坚强、看开点就没事了。希望这部分人要及时摒弃这种落后的认知。
当身边的人罹患抑郁症,尤其是家人,我们要给予陪伴、鼓励,成为他们康复道路上的心理支持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避免病情恶化。
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丈夫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不要把养育孩子的责任都交给妻子。如果妻子与自己的母亲存在婆媳矛盾,丈夫一定要出面协调,而不是一味逃避,让婆媳矛盾不断激化、升级。
丈夫要懂得真正体恤、关怀妻子,这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情绪,逐渐从产后抑郁症走出来。
第二,如果发现身边人有自杀的念头,家人要提高防范意识,降低他们真正实施自杀的风险。
部分患者在决定自杀之前可能会流露出相关想法,比如反复说“活着真没意思”、“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家人要重视这些信号,别以为患者只是随口说说。
当然,微笑型抑郁症患者擅长伪装,不容易将内心真实的想法流露出来,识别难度更大。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掌握识别微笑型抑郁症的方法。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自杀念头,家人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在患者身边,并将家里的刀具等危险物品收起来。如果抑郁症患者与孩子、伴侣的感情特别好,这更要警惕。家人或者朋友要深入与患者沟通,建立良性沟通,引导他们意识到孩子、伴侣都有他们各自的人生,且拥有自己生命的主宰权。
尤其是孩子,他们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但绝非父母的附属品,父母不能自行决定孩子的命运,这是非常自私的。
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患者出现强烈的自杀念头期间,最好将未成年孩子与他们适当进行物理隔离,让孩子跟着老人比如爷爷、奶奶生活。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扩大性自杀”行为的风险。
第三,家人尽可能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康复路线图,从根源上解决自杀念头。
比如最容易导致“扩大性自杀”的抑郁症,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不断自我否定导致的。
如果患者的主要叠加性心理创伤得以修复,归因模式恢复理性,抑郁症完全可以康复。
家属可以带患者寻求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高效化修复叠加性心理创伤,也可以先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了解抑郁症的心理根源,再结合“自我家庭治疗”,持续地改善家庭氛围,这也能逐步缓解病情。
虽然“扩大性自杀”行为在男性、女性身上都有可能出现,但是相对来说,出现在婚后女性身上的比例更高。
希望女性一定要提高自我觉察意识,要反省自己与父亲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是否有一定的“恋爱脑”,并学会在婚恋中识别“渣男”,即人格障碍患者,尽量避免遭受伤害;即使婚后生活过得不如意,也要尽快理性起来,及时止损,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心身健康。
而且,现代女性要做到真正的独立,包括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经济独立,拥有真正的自信,这是女性活得幸福、拥有安全感的真正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