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询问家长“统一购买600元防攀比鞋”:目标错了,方法也不对 | 快评

近日,一则教育新闻引发舆论关注。2024年5月7日,安徽淮北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张调查表,引发网友热议。该网友称,这是淮北市一所小学向学生家长发放的调查表。询问他们是否支持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出钱,为学生配备价格在600元左右一双的校园健康运动鞋。

从网传照片来看,这份调查表的内文写着“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确保学生足部健康,建议各中小学如校服一样,由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出钱为学生配备校园健康运动鞋,每双运动鞋价格在600元左右,费用由家长承担,请您给出意见”。这份调查表引发家长反弹,不少家长认为价格过高。

根据《极目新闻》报道,向家长下发调查表的是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校方回应称“已注意到此事,其中存在误会”。调查表只是为了反馈家长的需求,并不是让某一个家长或某个学生必须去买。5月8日,淮北市教育局也回应称,此举只是为了采集信息,回复人大代表的议案,“为了有充分的数据支撑”,“采集学生家长意见数据”。此事虽然只是“误会”,也并未落地,但仍有值得一一辨析之处。

其一,六百元一双的鞋子就能“防攀比”?这个论断显然站不住脚。从实际的物价水平来看,六百元的鞋子已经是很好的上品。无怪乎有网友笑称,这个建议并非“防攀比”,而是“官方组织攀比”:考虑到现实中各个学生的家庭条件各有不同,六百元一双的鞋子对有的学生家长而言已经很贵,要求他们统一购买的话,无异于校方强行要求家长向上攀比,从技术上讲这个价格区间也不构成“防攀比”。

同时,“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出钱为学生配备校园健康运动鞋”的表述,难免令人联想起“订教辅资料”“订牛奶”“订报纸”的“童年记忆”:校方化身二级经销商,指挥老师做推销员,以种种威逼利诱的强制或半强制手段要求家长埋单。姑且不论这些标的物的质量如何、能否真正对孩子好,相关人等的“强买强卖”行为与影影绰绰的贪腐疑云,无异于将本该教书育人的学校变成了争利于市的生意场。

其二,中小学校园里是否需要“防攀比”,能否实现“不攀比”,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商榷。

各个学生的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可能在同一区间,他们的吃穿用度与生活条件本来就难以刻意求同,将小孩子之间的“炫耀”“羡慕嫉妒恨”统统解读为“攀比”与“攀比心理”,恐怕是将问题过于简化了。“不要轻视孩子”本来就是教育界的共识。未成年人彼此之间的“攀比”不一定就是“家穷的攀比家富的”,也可以是在学习、体育、艺术等多个层次“攀比”,达成“共学适道”“彼此激励”的正效应。

相较于赤裸裸的成人世界,未成年人的“攀比”反而会相对单纯得多,也要丰富多元得多。“攀比”未必就会带来“伤害自尊”“炫富拼爹”的效应,未成年人的“攀比”也不可能只是“攀比家境”。指望未成年人“不攀比”“防攀比”,这本身对“攀比”的定义就有问题,在现实中也完全做不到“防止一切攀比”。那样的话要么会造成这起事件中“官方组织攀比”的反效果,要么就是忽视家庭之间的自然差异。

最后,如果说“防攀比”真的有合理性的话,那么就需要对此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义:不鼓励家长给孩子买太贵的东西不止是为了防止“炫富”,而且是为了避免未成年人之间大额经济纠纷这样的负效应。

“女儿穿4000元裙子被同学扯坏,家长索赔后孩子却被孤立”的案例显示,未成年人之间一旦弄坏了彼此的昂贵物品,带来的负效应不仅仅是“要不要照价赔偿”而已,而是让本来单纯的打闹游戏变成了经济纠纷,造成“豪车上街别人都绕着走”的效应,把孩子之间的社交弄成了社会分层。换句话说,“攀比”容易让未成年人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样卷入大额经济纠纷,劣化彼此的社交关系。

近年来屡发的“家长群炫富”“中小学科创拼爹”事件显示,造成“攀比”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学校与家长,而不是心智未熟的未成年人。学校与其想方设法要求孩子“防攀比”,倒不如多搞“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样的德育,或者参考“德国禁止学校披露或了解学生家庭条件”“日本给食制度与制服文化”这种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尽可能地减少或是消除“攀比”作为贬义词的负效应。

王兢

责编 陈斌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